○ 本刊/方廷松
獸藥產品有了電子追溯碼,真假一掃清
○ 本刊/方廷松
2015年1月21日農業部發布第2210號公告,就國家獸藥產品追溯系統實施獸藥產品電子追溯碼(二維碼)標識制度的實施安排,要求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生產企業在7月31日對出廠上市的疫苗全部賦二維碼;所有獸醫生物制品、獸用原料藥和獸用處方藥類產品在12月31日前賦碼出廠上市;到2016年6月30日前,所有獸藥產品賦碼出廠上市。2015年7月1日起,廣東、廣西和內蒙古啟動獸藥經營、監管環節的追溯管理試點,從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實施獸藥經營和監管環節追溯管理工作,推進獸藥經營進銷存信息管理,實現獸藥生產、經營、監管信息的互聯互通。
雖然公告規定在上述3個截止日期前生產的未賦二維碼相應獸藥產品,在產品有效期內仍可繼續流通使用。鑒于當年清理不規范標簽的經驗,為避免市場退貨潮的出現,大部分生產企業都會盡早落實二維碼賦碼工作。
根據《公告》的要求,獸藥二維碼至少需要包含:追溯碼、產品名稱、批準文號、生產企業簡稱、聯系電話等5項信息,最小銷售包裝為20 mL以下的,在保證追溯碼完整的前提下,可適當調整。
二維碼的尺寸和所包含信息的長度成正比。因此為了保證易于掃描識別,在印制二維碼時要考慮標簽材質、印刷精度、識別設備對識別度的影響,不要一味地追求小尺寸,如果采用在線噴碼,設計標簽要做好足夠的空間預留且不要覆膜。由于追溯碼制度要求對涉及多級包裝的產品進行匹配,便于出廠后拆包銷售的追溯。裝箱工序是生產企業最關鍵的環節,每一箱的箱簽二維碼要對應該箱里面每一盒的盒簽二維碼,每個盒簽二維碼要對應這一盒內的所有產品簽二維碼。企業應該重視包裝工位上的二維碼采集設備的


選型和配置,而標簽在線噴碼并不是必要的設備,現有的印刷企業基本能做到可變二維碼的印制,由于有二維碼采集上傳的環節,且追溯碼和生產批次及生產日期無關,企業不必過于擔心印刷企業泄露二維碼會引發損失。也就是說即便有不法分子得到了二維碼文件,不知道企業的具體生產批次和生產日期,仿冒的二維碼無法通過追溯系統的驗證而難以實現仿冒。
任何一款智能手機安裝國家獸藥查詢APP(下載頁面:http://www.ivdc.org.cn/2wm/)后,即可使用APP內置的獸藥產品二維碼追溯查詢功能掃碼追蹤該產品的來源,或者通過其他掃碼軟件(如微信、360手機助手等)識別出24位追溯碼,在http://www.ivdc. org.cn/sjklj/zsmcx/頁面輸入24位追溯碼來驗證產品身份。注意僅僅識別到二維碼信息是無法確定產品真偽的,在市場上見到的產品肯定是生產企業已經銷售出庫的產品且已經在追溯系統備案的,只有顯示了查詢信息部分,而且生產批次等信息與產品標簽上標識一致的方為真品。
追溯系統能否有效運作,需要生產和經營企業都認真履行獸藥產品電子追溯碼(二維碼)標識制度,同時用戶要提高防范意識,才能有效杜絕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的流通。■(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