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憬
關鍵詞:體育特色; 南陽路第三小學;陽光體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1-0030-01
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第三小學地處金水區與惠濟區交界處,學校由于特殊的區域位置及村辦小學歷史背景,并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強校,學校的硬件、師資、周邊環境等方面較為薄弱。結合實際情況,學校把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作為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徑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圍繞“健康第一”這個中心,以培養陽光自信的南三魅力少年為宗旨,以養成學生終身體育的能力為目標,扎實開展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走出了一條具有學校特色的陽光體育之路。
一、課程化管理精細規范,大課間活動廣泛贊譽
自2006年以來,學校從大課程觀的視角,按照“學技能—強體質—養興趣”,將陽光體育運動的三大平臺即體育課堂、大課間活動、體育社團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基本形成在體育課堂學技能,大課間活動重強化,體育社團求提升的體育教學活動格局,大課間活動受到廣泛贊譽。
在設置大課間活動內容時,學校根據師資力量、場地條件、傳統特色等多種因素和具體情況,與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特色課程有機結合,設置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需求,使其逐步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步形成了具有制度化、季節化和特色化的陽光體育運動特色。學校根據人均運動場地面積僅1.5平方米的情況經過反復教研、實際測量、精密計算,學校首創了“趣味O形跑”,既達到了預期的鍛煉效果,也確保了活動安全。
學校十分注重文化引領,豐富大課間活動。例如結合學校以校本課程“中國結·龍蒂花編制”為切入點,逐步形成以“養正教育”為核心、中國結為依托的辦學特色。自主創編“結藝操”將輕巧簡便的兩公分寬的紅色皮筋首尾相接作為鍛煉器械,模仿穿插編制中國結的動作進行藝術夸張設計,利用皮筋的拉伸性有效鍛煉身體各部位肌肉,動作新穎獨特,易學好記,與日常學習生活聯系緊密,深受學生喜愛。
大課間中例如拉伸練習、校園集體舞等一批活動項目的選定、技術支撐還來自于體育、藝術課堂。體育、藝術教師日常課堂教學中選定課間活動的項目,在體育、藝術課堂上進行技能教學,學生初步掌握技能以后,在大課間活動中進行練習、鞏固和強化。然后,針對課間活動出現的重難點問題在課堂上解決。
二、科研提升活動內涵,扎實體育課堂教學
與此同時,不斷提高教研質量,促進課堂教學水平提升是陽光體育運動不斷煥發活力的重要保證。以體育課堂教學為例,學校通過不斷探索,扎實教研,每年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外出培訓提升,并作為“全國體育聯盟”教學改革活動示范校和鄭州市“運動處方”試點學校,借力專家引領,參與實驗研究,有力地提高了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學校現有的6名體育教師,近年來榮獲了國家級體育優質課2節,省級優質課1節,省、市級基本功比賽第1名,還實現了“跳山羊”“背越式跳高”等久違的體育項目重返小學體育課堂。
三、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多彩體育社團繽紛綻放
除了參與體育運動的廣度和質量,學校還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和個性需求。學校結合自身特點及教師特長,組建了“紅結飛揚”啦啦操隊、陽光田徑隊、小飛人籃球隊等多個體育社團,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活動,體育技能不斷提升、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也不斷得到增強。同時以啦啦操作為學校品牌體育項目,創建學校體育文化。開發啦啦操課程內容,使學生初步掌握啦啦操運動技能;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和堅強的意志品質,進一步強化團結、進取的精神。通過學生啦啦操特色項目的技能培養,形成學校體育特色品牌,打造學校陽光、動感、健康的體育文化。“紅結飛揚”啦啦操社團多次參加國家級比賽榮獲冠軍,2012年、2014年,兩次作為中國代表隊成員,遠赴美國奧蘭多參加世界啦啦隊聯賽,與世界各國強隊同場競技并挺進決賽。
目前,學校通過陽光體育運動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德育建設和提升文化品位的思路已經十分清晰。學校將以此為突破口,打造特色校園文化,構建魅力課程體系,促進師生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