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北京市;高中;體育課改;現場研討會;馬凌工作站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1-0079-01
近日,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組織的“北京市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現場研討會”在潞河中學召開,研討會旨在對一段時間以來的北京市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成果進行研討與交流。北京市各區縣教師代表近300人參加了現場課的觀摩與研討。
潞河中學11位體育教師分別進行了田徑(必修)、體操(必修)、健美操(選項)、籃球(選項)等11節課的現場展示,現場展示課教學組織規范,教學流程嚴謹,游戲中學習技能,嚴肅中不失活潑。現場觀摩展示課后,北京市特級教師張立新老師、索玉華老師、韓玲老師作了簡潔有效的點評,為體育教師的優秀表現及展示課中的亮點點贊,同時也指出了某幾節課中存在的小缺點和不足,為執教教師及觀摩教師的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馬凌主任作重要發言,他結合目前正在進行的高中課標修訂工作高度評價了北京市高中課改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并提出對未來高中課改的期望。
潞河中學是我國開展近代體育最早的學校之一,學校長期以來堅持“讓潞河師生人人擁有健康”的體育工作方針,通過不斷加強體育課程建設來打造體育課程特色。潞河中學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進行了多次多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2004年《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的頒布,標志著新一輪的高中課改拉開帷幕,潞河中學的體育課程改革從此邁入選項課階段。2005-2009年,高中部體育課采用“5選6”(5個班6個老師)的選項課教學模式并進行了每天一節體育課的嘗試。2009-2014年,高一年級兩個行政教學班男女生分班教學,高二、高三采用5選6的教學模式。2014年至今,高中部實行7選7(7個班7個老師)的選項教學模式,高一年級為課標規定的必修教材內容和游泳教學,高二、高三年級為選項教學和田徑必修教材內容教學。學校首先做好課堂教學、課外活動、體育競賽的基本設計,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其次,進行體育課、校本課、體育社團的全方位立體設計,鼓勵并提供條件讓學生自己成立各個項目的體育社團和興趣小組,滿足大多數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愛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三,面向學校體育優質學生、體育運動愛好者、體育運動參與者,開設田徑、游泳等十余項校本課程,以滿足這些學生對體育運動更高層次的需求。學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班級間、年級間、校級間的體育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和關注體育運動,進而培養和滿足體育邊緣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