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王守信 許平
摘 要:體育教師教學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幸福感,教學成績的考評涉及到體育教師的評優晉先、職稱評聘和工資福利等切身利益。因此只有制定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考評細則,合理選擇考評內容、采用多樣的考評方法、發揮多方面考評主體的作用,才能真實地反映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真正發揮激勵功能,激發每一位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教學工作效益。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成績;考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1-0046-02
一、對考評內容的思考
以往一般以帶隊比賽成績、民主評議或抽測學生體育成績等來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考評。筆者認為,這幾種考評制度分別存在片面性、透明度差和偶然性大等弊端,導致體育教師只關注班級少數的體育特長生,而忽略了班級大部分學生的整體發展,出現體育教師重訓練輕教學的現象,教學成績優秀而“人緣”不好的教師就遭受打擊;隨機抽測的偶然性比較大,很可能導致一些教學成績好的體育教師被抽測到所帶的體育學困生,可能考試成績不理想,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體育教師真實的教學成績。因此考評內容要全面,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課余訓練要考慮訓練費并參照訓練成績進行加分。九年級體育考評就針對體育中考項目制定考核項目。通過這樣的考評設置,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學生運動技能學習、科學從事體育鍛煉、自我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表1為七年級一學期體育教師考評內容。
二、對考評人數的思考
在以往的考評制度中,采用隨機抽測每位教師所帶班級男女相同人數的3~5人參與考評,最后取平均分來評定該教師的教學成績,筆者認為,這種抽測的偶然性較大,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定每一位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應該抽取體育教師所帶班級中的一個班級進行抽測,因為體育教師所帶班級一般都是5~6個平行班,這樣抽測就可比較客觀地反映一個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如有暫時傷病及其他特殊因素的學生,必須要出示相關證件(均為原件),并提供書面申請,申請由班主任和年級主任簽字,學校加蓋公章,可不參與測試,也就不計入班級成績。
三、對考評方法的思考
以往以抽測學生的平均分進行評定教師的成績,這樣評價方法不能對體育教師進行整體地評價。筆者認為,在各年級考評內容相同、考評難度系數相同的情況下,可運用均分差來評價,能科學地評定每一位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如表2是我校對全校體育教師的成績分析,評價方法是先求出每個班的平均分,再求出年級均分,最后求出每個教師與年級均分的均分差,按差值評定每個教師的教學成績,這樣就一目了然地反映每個教師的成績,能更科學、更公平地評定每個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
四、對組織考試的思考
好的制度要用嚴格的執行來保證,保證組織過程規范,考評結果公平和公正。因此,認真執行是考核機制的重要環節,如,測試人員的組成,測試時間的長短等都是導致測試的誤差的因素。測試人員的組成,一定要由多方參與,由學校分管校長、體藝科主任、年級主任、班主任、體育教師和學生骨干共同組成,分管校長負責組織,體藝科主任負責監督,年級主任、班主任、體育教師和學生骨干負責測試,可以進行分組測試,測試內容安排先理論后實踐,測試時間在期中和期末考試前一周左右,利用三個下午時間分別進行三個年級測試。通過這樣的安排,能極大地保證測試的公平性。另外,在抽測中,一定要防止出現學生替考現象,抽測時,將學生學籍照片匯總成學生對照表,一一核實測試學生的身份,以保證測試學生身份的真實性,有效杜絕替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