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齊
摘 要:經濟是支持國家發展重要基礎,而融資體系的多元化可以多渠道的集合國家在各個方面的有效資金,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幫助。在風險較大的金融事業當中,加強金融風險的防范也是保障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然而,在現階段的經濟運行過程當中,我國在融資體系的建設與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上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繼續推進與完善融資體系多元化的建設,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多元化體系,同時積極探索研究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保證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
關鍵詞:融資體系;多元化;金融風險;防范措施
建立建設多元化的融資體系,不僅使經濟建設在資金上有了保證,還可以集合國家多個領域的有效資源促進經濟。隨著市場多元化的發展,投資的方法也越來越多,單一的銀行融資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的項目投資,多系統的項目融資方式營運而生。融資體系的多元化勢必加深其內部運營的復雜性,風險也逐步加大。所以,為了適應融資體系的多元化的發展,風險的防范系統也要不斷加強。才能保證我國金融體系的健康平穩發展。
一、我國融資體系多元化的發展
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以計劃經濟為主線,經濟融資大多以政府、銀行為主。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融資體系也不斷改變。由單一的融資系統不斷延伸拓展,發展了多元化的融資模式。由于單一的融資體系、效率低下,并不適合多元發展下的市場經濟,為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新的融資體系營運而生。在我國,雖然多種融資方式均有存在,但占據主導地位的仍舊是受企業信賴的、安全高效的銀行融資。多年來,我國證券市場也在不斷發展,相信在未來的融資模式中也必將占據重要地位。現今,直接融資的方式將逐步代替銀行信貸,同時也避免了銀行信貸中的高度的債權債務關系矛盾。近年來,融資中介機構的不斷成立,也促進了融資體系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二、融資結構不協調下的多元融資體系
融資結構不協調,導致企業過度的依賴銀行信貸,負債比例失調,使得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風險也隨之越來越大,因而,在市場與經濟的運行上,企業與銀行形成了兩個矛盾的主體,雙方需要各自承受再企業融資過程中帶來的弊端。因而,優化融資結構,合理配置國家資本應用一進稱為了企業與國家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優化信貸方面的基本運營,通過將貸款轉成資本金、減免本息、核銷不良貸款項目的運營方式,鼓勵企業實施優勢兼并與企業聯合,而對于負債較多、才增負擔較重的企業實施破產,從而優化國家可運營的資本。
80年代初,我國的貸款承受能力較強,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25%左右,因而企業在集資方式上大多以貸款為主,貸款額度大幅增加。而在90年代中后期以后,國有工業企業賬面資產負債率為65%左右,而在剔除賬面的無效資產后,實際負債率也可達到80%以上,也因此,少數行業中出現了資不抵債的現象。
另一方面,近年來由于項目資金的融資困難,很多的新興項目資產負債率較高。以山東省淄博市為例,該市企業自有流動資金比重逐年下降,由1998年的42.5%下降至2004年的26.1%;而銀行貸款比重持續上升,由1998年的57.5%上升至2004年的73.9%。從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看,銀行貸款所占比重也逐年提高,由1997年的19.82%—上升到2003年的29.32%。所以,我國的融資體系的不協調對于國家經濟的的發展有著制約性作用,要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就需要建立和諧多元的融資體系。
而融資多元化的建設,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究與摸索,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1994年以來,國家不斷開展“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工作,例如在1997年齊魯石化公司兼并淄博化纖總廠,通過實施兼并共減免淄博化纖總廠貸款本息8億多元人民幣。1999年我國又成立了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部分負債率高、財務負擔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債轉股。根據國家經貿委產業政策司公布的情況,在國家經貿委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開發銀行推薦的601戶企業中,全國確定實施債轉股的企業共有580戶,債轉股總額4050億元,占各商業銀行和開發銀行剝離貸款總額13939億元的29%。而在2000年4月1日債轉股企業從正式停息之后,企業負擔大大減輕,據統計,節約資金約700億元,企業負債率也大大下降。如山東崇正建材有限公司改制前為淄博市華辰集團,在 2000年底,銀投資失當而一起的企業負債虧損高達43031萬元,成為淄博工業系統的虧損大戶。在實行債轉股后,總負債由轉股前的183164萬元降為98198萬元,資產負債率由97%下降為52%,企業競爭力也大大加強。自2001年起便由淄博市虧損大戶一舉成為盈利大戶。因此,實行企業的新型融資模式,創新段元化的融資渠道勢在必行。
三、建立多元化融資體系,降低金融風險的對策
1.完善金融機制,加強立法保護
法律是有效保證一切合法機制運行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國家與政府應大力加強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完善金融機制與信貸制度,有效規范融資行為,建立有序合法的金融投資體系,堅強法律對投資雙方的保護。
2.完善金融風險的處理手段
(1)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完善資本結構
企業債券是有種有效合理,且安全靈活的融資方式。它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流動性資本,還能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所以,國家與企業應當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融資模式,努力創建新體制下的債券發行方式,鼓勵企業在保證自我經營運行的過程中以自身誠信作保,大力發展規模合理的債券融資,同時加強對債券市場的嚴格監管,完善債券市場的信息紕漏制度,適當提高市場透明度,保證債券市場的平穩運行。大力宣傳與普及債券及企業債券的基本認識,為債券市場提供主體支持。
盡快解決企業債券流通問題,為企業債券上市交易創造條件,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債券上市交易,放寬企業債券上市交易的限制條件。
(2)大力發展股權融資,疏通社會資本通道
股票融資也是企業融資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由于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發展時間較短,形式與模式還未形成完整的系統,資本流動性與整合較弱,股票市場的發展仍舊未能有所突破。股票市場的總體規模較小,市場化程度也并不高。因此需要國家不斷地進行深化改革,擴大股票市場交易,完善股票市場的交易原則,建立健全市場運行機制。另外,為了防范金融投資的風險,要不斷的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及時處理與明確股權分配制度與股份轉讓系統的問題,充分發揮證券交易所的作用,同時建立高校科學的風險防范措施與安全機制。
(3)建立場內、場外兩個市場,支持高科技和風險投資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向教育發達國家而言經驗較少,對于資本運行與企業的集資運作方面,發達國家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經驗教訓。積極開辟多元的融資渠道,鼓勵和支持優質企業到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同時,逐步完善企業的風險投資體系,將風險市場化。
(4)逐步放開資本市場,引進戰略投資者
擴大融資范圍,鼓勵廣大的國內企業拓寬市場,積極引進國外的有效資金,例如發展中外合資企業、發行證券等,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在解決融資問題的基礎上提高企業運行的安全性,降低融資風險。有效利用國際關系,賬務經濟運行的游戲規則,有計劃地與國際的資本市場建立聯系,提高國內市場的競爭水平。
(5)運用金融租賃和信托業務,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開展多渠道的信貸業務,創新融資方式,運用租賃和信托業務,為企業有效的提供可利用資金。完善國內的金融租賃市場,允許企業設備,房產與汽車等消費品的融資租賃。深入探索信托業的發展形式與規模并建立相關的規范監督機制,建立公平合理的信托業法律體系,保障信托制度的合法性與規范性,降低信托產品規模的限制,制定信托產品的受益權轉讓規則,有效促進資金信托產品的流動性,增加居民的投資渠道,通過對信托產品的開發,將儲蓄與投資聯系起來,并有效促進二者的轉化。
(6)利用民間資本,為中小企業服務
在我國,民間借貸在民營經濟與農村金融的發展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由于其影響較大,國家更改加強對他們的關注與保護,適時地納入法律保護的體系當中,以擴大其發展規模。除此之外,國家更應加強對于民間借貸的法律保護,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借貸的發展。另外,要積極開辟新的有效渠道,創造更為廣泛的民間資本的發展空間。創新金融服務的模式,發展信貸中介服務,加強民間資本的有效轉化,并保證融資行為的規范化與合法化,降低風險。同時促進民營企業在多方面的資金轉化,將其有效的引入到金融體系的領域當中,發放金融牌照,保證其合法規范性。
(7)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單一的金融的集資方式已很難滿足多元化市場的需求,需要積極開展,勇于創新融資的新模式,需要在銀行信貸基礎下,拓寬融資范圍,創新融資方式。在信貸的信用度上,放寬限制,允許以專利、技術等具有前景性與價值性的產品作為信貸的信用基礎,拓寬融資渠道。
3.創建完善的金融網絡系統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技術被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發便快捷,避免了在現實過程中的種種程序負擔,提高了辦事的時效性。網絡系統也被大范圍地應用于融資系統的營運過程中,但由于網絡系統自身的不安全性,從而也會加深金融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風險性。因而,需要我們不斷創建完善金融網絡系統,在保證網絡安全的同時規避金融網絡的風險。另外,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電子商務與網絡金融的相關融資系統,安全高效的利用網絡進行日融資。
四、結束語
在市場多元化的不斷發展中,融資體系更要不斷地適應時代的需要,改革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融資發展方式,積極探索研究出適合當今時代金融發展的、科學合理的新方法,建立健全融資體系的多元化模式。全面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防范,促進融資體系的科學化,更加適應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我國在經濟建設中所面臨的項目投融資困境的出現,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中創新城建投融運作模式作出了新的要求。建立有效創新機制,實現多渠道融資模式,項目融資主體的多樣化,是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也是提高居民生活保障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鄭慧.我國商業銀行存貸差擴大原因的實證分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
[2]賈亮.新形勢下高速公路投融資模式淺析[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論文集(2010卷)[C],2010.
[3]張艷.現代金融中介觀:理論演變與現實選擇[A].2002中國經濟特區論壇:現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
[4]張永.行為金融視角下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1.
[5]王小平.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市場努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A].2007環渤海區域金融合作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