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cotrend監測在老年開胸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龔清安李熳1
(南陽市中心醫院麻醉科,河南南陽473009)
摘要〔〕目的探討Narcotrend(NT)監測在老年開胸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 方法在該院擇期行開胸手術的老年患者7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7例。兩組均給予全身麻醉,對照組根據患者臨床體征結合臨床經驗調整麻醉藥的用量,觀察組在臨床體征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參考NT監測調整麻醉藥的用量。結果觀察組患者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用量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少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患者T2~T5各時間點Ramsay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患者躁動惡心、嘔吐、血壓升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采用NT監測指導老年開胸手術患者的麻醉管理,可有效減少麻醉用藥量,麻醉效果優秀,能有效縮短蘇醒時間,減少不良反應,利于患者恢復。
關鍵詞〔〕丙泊酚;雷米芬太尼;Narcotrend監測;開胸手術;麻醉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81473768);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No.2008890)
通訊作者:李熳(1973-),女,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疼痛和針刺鎮痛研究。
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
第一作者:龔清安(1976-),男,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麻醉、重癥監護、疼痛治療研究。
開胸手術具有創傷大、手術時間長、應激反應強烈和并發癥多等特點〔1〕。合理有效的麻醉能夠有效降低開胸手術應激反應及并發癥。老年患者由于各項身體機能衰退嚴重,因此對行開胸手術患者的麻醉要求較高〔2〕。Narcotrend(NT)監測是一種新型的腦電意識深度監測儀,能有效監測患者的麻醉深度〔3〕。本研究對老年行開胸手術患者行NT監測,并與傳統僅憑臨床體征和臨床經驗的麻醉管理模式做比較,旨在探究其臨床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需要擇期行開胸手術的老年患者74例,年齡60~84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齡(70.7±4.3)歲;其中肺癌12例,食道癌9例,支氣管擴張8例,賁門癌6例,縱隔腫瘤2例。觀察組37例,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齡(71.2±4.5)歲;其中肺癌13例,食道癌10例,支氣管擴張7例,賁門6例,縱隔腫瘤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術前,兩組患者均常規禁食、禁飲8~12 h,進入手術室后常規監測血壓(B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 心電圖(ECG)及呼氣末二氧化碳(PETCO2),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咪達唑侖(浙江九旭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87)0.05 mg/kg、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360)1.5 mg/kg、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00)3 μg/kg進行誘導,待患者意識消失后,靜脈注射維庫溴銨(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133079)0.08~0.1 mg/kg,氣管插管后機械通氣,潮氣量8~12 mg/kg,呼吸頻率12~16次/min,吸呼比I∶E=1∶2,PETCO2為4.2~5.4 kPa。術中麻醉維持,兩組均采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并單次靜脈注射維庫溴銨。對照組患者由麻醉醫師根據患者BP、HR等臨床體征及自身的臨床經驗調整麻醉藥用量。觀察組患者在臨床體征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采用NT監測指導麻醉管理,用酒精棉球清潔前額和雙側眉弓的皮膚,待干燥后粘貼NT儀器的3個專用電極,連接NT監測儀(Narcotrend-Compact,德國)開始采集數據,調節電極電阻<5 kΩ,同時確保各電阻間的差值<3 kΩ,術中將NT值控制在D1~E2。手術結束前適時停止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的輸注,待患者清醒后,予以拔管。
1.3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患者術中麻醉藥用量以及麻醉時間、手術時間、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2)分別于麻醉誘導前(T1)、麻醉誘導后(T2)、蘇醒時(T3)、拔管時(T4)、離開手術室時(T5)5個時間點采用Ramsay評分標準〔4〕評定兩組患者的鎮定效果:患者焦慮、躁動不安或煩躁計1分;患者配合、定向力良好或安靜計2分;患者對命令有反應計3分;患者對輕叩眉間或強聲刺激反應敏捷計4分;患者對輕叩眉間或者強聲刺激反應較為遲鈍計5分;患者對輕叩眉間或者強聲刺激無任何反應計6分。(3)觀察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術中知曉的發生情況。

2結果
2.1兩組術中麻醉藥用量觀察組患者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用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組別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維庫溴銨對照組538.1±122.32.6±1.519.5±2.4觀察組475.6±120.41.7±1.418.6±2.3t/P值2.215/<0.052.668/<0.011.647/>0.05
2.2兩組麻醉、手術、蘇醒和拔管時間對比觀察組患者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少于對照組(P<0.01)。見表2。


組別麻醉時間手術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對照組68.9±17.651.7±16.216.5±5.222.4±2.7觀察組69.4±18.152.3±16.812.4±4.717.3±2.5t/P值0.121/>0.050.156/>0.053.558/<0.018.431/<0.01
2.3兩組不同時間點Ramsay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T2~T5各時間點Ramsay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組別T1T2T3T4T5對照組1.37±0.683.85±0.913.47±0.983.13±0.853.02±0.74觀察組1.39±0.702.52±0.842.31±0.922.19±0.772.06±0.65t值0.1256.5335.2494.9855.929P值>0.05<0.01<0.01<0.01<0.01
2.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患者躁動(3例,8.11%)、惡心、嘔吐(4例,10.81%)、BP升高(2例,5.41%)發生率低于對照組(14例,37.84%;16例,43.24%;13例,35.14%)(P<0.01)。
3討論
開胸手術是心胸外科常見的手術術式〔5,6〕,包含肺部、食道及其他位置手術〔7〕。其中,肺部開胸手術主要有肺楔形切除術、肺葉或袖式切除和全肺切除等,食道開胸手術為右徑三切口和左右徑兩切口等,其他位置開胸手術包含縱隔、胸膜術等。開胸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7〕。需要采用雙腔氣管導管控制通氣,容易引起氣道反應。患者在蘇醒時常會出現躁動、惡心、嘔吐、BP升高及HR增快等不良反應〔8〕。老年患者大部分合并有諸多內科病癥,耐受性較差,老年患者行開胸手術,術后極易出現肺部、心腦血管系統的并發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9〕。因此,老年患者行開胸手術要求麻醉師科學合理地進行術中麻醉管理,力求麻醉深度適宜,整個麻醉過程平穩、精確,從而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最大限度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10〕。
NT監測是一種新型的腦電監測系統,通過普通心電電極在頭部采集腦電信號,然后采用Kugler多參數(包括原始腦電波的功率、頻率、幅度)統計和微機處理對腦電信號進行分析,最終顯示出患者的麻醉深度狀態〔11〕。本研究提示NT監測可有效減少麻醉用藥量,縮短蘇醒時間。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該系統將腦電信號分為A~F 6個階段,其中B、C、D、E階段下又分出0~2 3個亞級別,F階段僅包含0、1兩個亞級別,每個級別都對應一定的Nt值,通過這6個階段15個級別,形成0~100的量化指標,以反映患者的麻醉深度〔12〕。A階段代表清醒狀態,B階段(B0、B1、B2)代表淺鎮靜狀態,C階段(C0、C1、C2)代表常規鎮靜狀態,D階段(D0、D1、D2)代表常規麻醉狀態,E階段(E0、E1、E2)代表深度麻醉狀態,F階段(F0、F1)代表多度麻醉狀態(爆發抑制)〔13〕。NT監測讓麻醉管理更為精確、安全、有效,對于指導個體化麻醉用藥、控制麻醉深淺、避免術中知曉等具有重要意義〔14〕。
綜上所述,采用NT監測指導老年開胸手術患者的麻醉管理,可有效減少麻醉用藥量,麻醉效果優秀,能有效縮短蘇醒時間,減少不良反應,利于患者的恢復。
4參考文獻
1Barbosa FT,Barbosa TR,da Cunha RM.Comparison between continuous thoracic epidural and paravertebral blocks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tomy: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J〕.Braz J Anesthesiol,2014;64(5):373-4.
2江家美,鄒振民.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與單純全身麻醉在開胸手術中麻醉效果比較〔J〕.吉林醫學,2011;32(3):432-3.
3李仁虎,李家寬,鄭立東,等.Narcotrend監測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10):968-70.
4肖和平.Narcotrend監測系統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328-9.
5王圣華,孫振海,王月新.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用于開胸手術的研究〔J〕.河北醫藥,2013;35(18):2811.
6段東奎,李偉,金哲.胸腹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老年食管癌的對比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6):4067-8.
7吳月明,藏東玉.老年患者開胸手術圍術期呼吸循環變化與呼吸并發癥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251-3.
8崔劍,吳艷,陳志美,等.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開胸手術患者術后早期蘇醒質量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2):142-4.
9王宏志,韓沖芳,韓靜,等.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開胸手術全身麻醉圍術期的臨床應用〔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3;25(8):566-8.
10王俊義,張鵬.異丙托溴銨與鹽酸氨溴索霧化改善胸部手術老年患者術前肺功能的療效〔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3):275-8.
11萬朝權,梅莉,王春曉,等.Narcotrend腦電監測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11):1076-8.
12高珊,周寧,陳春龍,等.不同Narcotrend分級指導下全身麻醉對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東南國防醫藥,2014;16(1):14-7.
13俞增貴,龔燦生,陳彥青,等.腦狀態指數和Narcotrend指數用于預測全麻蘇醒期意識恢復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12):1181-3.
14路志紅,董輝,劉明富,等.頭低體位對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Narcotrend指數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3;33(8):1020-1.
〔2014-05-11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