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細胞結合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中晚期腎臟腫瘤
趙俊峰李保東1張林超2陳瑞庭崔洪泉羅宏偉3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河南鄭州450002)
摘要〔〕目的探討殺傷細胞(CIK)細胞結合復方苦參注射液對中晚期腎臟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隨機將98例中晚期腎臟腫瘤患者分成對照組(CIK治療組35例、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組33例)和實驗組(CIK+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組30例),分別觀察不同分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及瘤體變化并計算有效率。結果治療前后各組生存質量及瘤體變化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生存質量及瘤體變化與兩個對照組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在改善生存質量及縮小瘤體方面CIK組、復方苦參注射液組都有一定效果,但實驗組優于復方苦參注射液組和CIK組。結論CIK細胞結合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中晚期腎臟腫瘤效果較好。
關鍵詞〔〕CIK細胞;腫瘤;腎臟;復方苦參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R737.11〔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鄭州市科技攻關項目 (No.10PTGS486-9)
通訊作者:羅宏偉(1966-),男,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腫瘤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1河南省腫瘤醫院2鄭州市中心醫院3鄭州市中醫院
第一作者:趙俊峰(1966-),男,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腎臟腫瘤的RNA干擾以及臨床方面的研究。
手術是腎癌唯一具有肯定療效的手段,中晚期腎癌因此喪失手術機會,造成中晚期腎臟腫瘤的治療效果較差,生存期短。目前主要通過增強機體免疫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總體有效率不盡人意,其中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細胞)過繼治療可能成為目前此類腎臟腫瘤免疫治療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中藥復方苦參注射液療法可能通過改善造血功能、增加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擴散,有效地抑制腫瘤進展。本文采用CIK細胞過繼治療以及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中、晚期腎臟腫瘤患者,觀察臨床療效。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中、晚期腎臟腫瘤患者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齡30~75〔平均(54±13.4)〕歲,隨機分為CIK治療組、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組、CIK+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組(聯合組)。腎透明細胞癌64例,乳頭狀腎細胞癌21例,嫌色細胞癌11例,集合管癌2例,均為中、晚期患者(TNM分期法):Ⅲ期61 例,Ⅳ期37 例。預計生存期>3個月,治療前行心電圖、彩超、CT、磁共振成像(MRI)及生化、腫瘤標志物等檢查,重要臟器(心、肝、肺、腎)功能正常,采血前2 w及治療期間未同時行放化療并常規化驗血常規、免疫球蛋白以及外周血淋巴細胞等,所有自愿接受該治療者,同時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禁忌用于對生物制品敏感者。
1.2方法
1.2.1外周血細胞分離及CIK細胞的制備治療當日晨在患者空腹狀態下抽取自體外周血50 ml,采用1∶1或1∶2淋巴細胞分離將人外周抗凝血的淋巴細胞分離,吸取單個核細胞層,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3遍,用含10%人AB血清的RPMI1640培養液,調細胞濃度為1.0×106/ml∶第1天加入干擾素(IFN)-γ 1 000 U/ml,24 h后加入白細胞介素(IL)-1α 100 U/ml、IL-2 500 U/ml、CD3單抗50 ng/ml,此后每隔3 d換液1次,并補加IL-2及CD3單抗。第7天取樣顯微鏡下計數,測定增殖速率。第10~13天細菌、霉菌培養陰性收獲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3次后混懸于250 ml生理鹽水中制成CIK混懸液備用。
1.2.2CIK細胞輸注依照衛生部“人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質控要點”和中國免疫學會制定的“過繼性免疫治療癌癥規范”,CIK細胞混懸液均為新鮮配制,每位患者治療4個療程,每個療程需要輸注新鮮配制的CIK細胞4次(1~2次/w),輸注新鮮配制的CIK細胞數不低于(1.6~6.5)×109次,間隔28 d。
1.3評定指標治療結束1個月后按照國際抗癌聯盟(UICC)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進行評價: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輕度緩解(MR)、穩定(SD)和進展(PD),CR+PR+MR為有效,而且評價的臨床療效各項指標持續4 w以上。不良反應評價:按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抗癌藥物毒性分類標準:0-N度進行評估。疾病控制率(有效率)=〔(CR+PR+ MR)/治療總人數〕×100%。所有患者均通過CT測量腫瘤大小的變化。生活質量采取Karnofsky百分法,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和不良反應,一般情況觀察患者食欲、體力、睡眠、疼痛、體重的變化;不良反應觀察患者治療過程中畏寒、發熱、皮疹、脈搏、呼吸困難等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軟件行和χ2檢驗、t檢驗。
2結果
2.1治療效果聯合組、CIK組、復方苦參注射液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是63.33%、51.43%、48.48%,聯合組顯著高于其他兩組(均P<0.05),其中CR 2 vs 1 vs 1例,PR 8 vs 7 vs 6例,MR 9 vs 10 vs 9例,SD 8 vs 12 vs 11例,PD 3 vs 5 vs 6例。三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生存質量、瘤體變化見表1。


組別n生存質量治療前治療后瘤體長(cm)治療前治療后瘤體寬(cm)治療前治療后聯合組3070.80±3.7791.58±4.466.51±3.254.42±1.824.97±1.853.09±1.44CIK組3569.98±3.4582.82±5.911)6.86±1.584.56±2.031)4.56±1.763.72±1.261)復方苦參注射液組3370.96±3.1481.93±6.011)2)6.44±3.044.70±1.991)2)4.35±0.993.40±1.211)2)
與聯合組比較:1)P<0.05;與CIK組比較:2)P<0.05
2.2不良反應聯合組與CIK組中8例(12.31%)出現畏寒、發熱,經簡單處理后均在1 d內自行緩解,其中6例發生在輸注的6 h以內,2例為輸注當天但是超過6 h;出現皮疹2例,未予特殊處理,其余均無明顯不良反應。
3討論
腎腫瘤是泌尿系最常見的惡性腫瘤,2013年美國統計新發腎腫瘤占所有新發實體腫瘤的3%〔1〕。由于起病隱襲,死亡率高〔2〕,所以有大約20%的患者在初次就診時有轉移,而腎癌根治術的患者將有50%出現遠處轉移〔3〕。因此腎癌患者中有30%~50%最終將發展成為轉移性腎癌〔4〕,腎癌一旦出現轉移,5年生存率不到10%,平均存活時間<2年。由于腎癌對放化療均不敏感,手術后需要進一步治療或者出現進展的患者往往需要繼續進行其他治療(免疫治療),可是免疫治療腎癌總的有效率不超過25%〔5〕。因此近年很多學者開始關注中藥治療腫瘤的可行性,其中復方苦參注射液已經應用于臨床,但關于腎癌的報道還很少〔6〕,而實驗研究也不多〔7〕。目前研究顯示它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或誘導其凋亡,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轉移,達到控制或治愈腫瘤的目的。另外在此之前有學者利用自體CIK細胞過繼性免疫治療腫瘤取得一定效果〔8〕,它通過體外擴增激活自體免疫效應細胞,然后再輸注給患者,以殺傷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由于CIK細胞具有增殖能力強、殺瘤活性高、殺瘤譜廣等特點,尤其對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效果更好。
本研究提示細胞治療將是中晚期腎臟腫瘤患者的一種重要輔助治療手段,它通過幫助促進患者免疫系統的修復、微小病灶的清除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CIK細胞其具有較強的增殖能力和細胞毒性且殺瘤譜廣已在臨床上顯示出良好的應用效果〔8〕,而且CIK細胞抗腫瘤作用主要是CD3+CD56+細胞和CD8+細胞的直接殺傷作用,這種殺傷作用不受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限制,因此它可以用來治療眾多的腫瘤患者,同時CIK細胞自身還能分泌IL-2、IL-6、腫瘤壞死因子(TNF)和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細胞因子〔9〕,提高細胞毒性,這就大大增加了其抗腫瘤活性。
復方苦參注射液是一種純中藥復方抗腫瘤制劑,由苦參和土茯苓兩味中藥經現代工藝提取而成,具有止血、止痛、抑制腫瘤細胞擴散,同時還可改善造血功能、增加機體免疫力、保護肝功能等作用,對正常細胞無抑制作用。現代藥理實驗證明,苦參中含有的苦參堿可抑制端粒酶活性,阻止腫瘤細胞進入S期,抑制DNA復制,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能力,抑制腫瘤細胞與內皮細胞的黏附,阻止腫瘤的轉移,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成,對腫瘤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能誘導腫瘤細胞分化和促進腫瘤細胞凋亡,苦參堿也是一種免疫調節劑,能提高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含量,增加乙基嗎啡N-脫甲基酶,為細胞色素P450的誘導劑,減少腫瘤患者在化療中所引起的白細胞減少〔10〕。
4參考文獻
1Siegel R,Ma J,Zou Z,etal.Cancer statistics,2014〔J〕.CA Cancer J Clin,2014;64(1):9-29.
2Mulders P,Figlin R,de Kernion JB,etal.Renal cell carcinoma: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J〕.Cancer Res,1997;57(22):5189-95.
3Janzen NK,Kim HL,Figlin RA,etal.Surveillance after radical or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disease〔J〕.Urol Clin North Am,2003;30(4):843-52.
4Ljungberg B,Hanbury DC,Kuczyk MA,etal.Guidelines on renal cell carcinoma〔J〕.Eur Assoc Urol,2008;58(1):10-2.
5Lam JS,Shvarts O,Leppert JT,etal.Renal cell carcinoma 2005:new frontiers in staging,prognostication and targeted molecular therapy〔J〕.J Urol,2005;173(6):1853-62.
6張湘平.復方苦參注射液加直線加速器放療中、重度癌痛68 例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09;25(S1):45-6.
7種鐵,牛建強,王子明,等.苦參堿抑制人腎癌細胞系GRC-1細胞株增殖和促凋亡的實驗研究〔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6;4(4):388-91.
8Schmidt-Wolf GD,Negrin RS,Schmidt-Wolf IG.Activated T cells and cytokine-induced CD3+ CD56+ killer cells〔J〕.Ann Hematol,1997;74(2):51-6.
9Yu YY,Si CW,Tian XL,etal.Effect of cytokines on liver necrosis〔J〕.World J Gastroenterol,1998;4(4):311-3.
10劉魯明,楊宇飛.腫瘤科中西藥物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08-9.
〔2013-12-06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