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
陶建青
(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上海201800)
關鍵詞〔〕血糖;急性腦梗死
中圖分類號〔〕R743〔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陶建青(1971-),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神經內科方面的研究。
腦梗死是由于腦組織血液循環異常引發的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死亡率高〔1〕。處于急性階段的腦梗死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血糖水平出現異常增加,血糖水平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關系得到了國內外諸多專家的深入研究〔2〕。本文對我院接收的90例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血糖水平進行臨床相關治療,對其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90例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血糖水平將患者分為糖代謝異常組、糖尿病組以及血糖正常組。糖代謝異常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60~84〔平均(65.25±2.31)〕歲。糖尿病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62~83〔平均(66.06±2.01)〕歲。血糖正常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60~80〔平均(63.75±2.09)〕歲。三組患者經CT檢查以及MRI檢查以及其他診斷后,均符合急性腦血管疾病誤斷標準,且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均排除患有嚴重肝臟、腎臟以及相關疾病患者。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糖檢測方法三組患者均在空腹狀態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患者靜脈血糖含量〔3〕。
1.2.2分組方法空腹血糖含量6.0~7.0 mmol/L分為糖代謝異常組;有過糖尿病史的患者或者患腦梗死后又被確診為糖尿病者均納入糖尿病組。空腹血糖3.6~6.1 mmol/L的患者納入血糖正常組〔4〕。
1.2.3治療方法三組90例患者均進行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梗死面積較大患者給予降顱高壓,并做好水電解質平衡維持治療,若出現異常及時進行對癥治療。注意觀察患者腦水腫情況,盡可能減輕水腫程度以保護患者腦組織。對于糖代謝異常組以及糖尿病組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對血糖水平進行控制〔5〕。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以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為依據,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標準采用腦血管病學會通過與使用的相關標準,對患者在入院時以及治療后分別觀察血糖、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指標并記錄。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基本治愈:治療后患者的神經功能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治療顯效:治療后患者肌力等級提高幅度超過2級,生活自理能力正常;治療有效:治療后患者肌力等級恢復幅度在1級~2級范圍內;治療無效:患者肌力恢復幅度為零或者恢復不明顯或者治療后死亡〔6〕。

2結果
2.1治療前各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情況入院時糖代謝異常組、糖尿病組、血糖正常組血糖水平分別為(6.73±0.14)、(12.02±1.33)、(4.89±0.41)mmol/L,三組患者入院時血糖水平差異明顯(F=379.484,P=0.000)。
2.2預后與血糖水平之間的關系三組患者在治療后,神經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以血糖正常組的治療效果最好,糖代謝異常組次之,糖尿病組最差。三組治療效果在基本治愈、治療顯效、治療有效以及治療無效等方面對比差異明顯,尤其是三組患者治療無效率差異最大,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292,P=0.000)。見表1。
表1三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組別n基本治愈治療顯效治療有效治療無效糖代謝異常組258(32.0)1)8(32.0)4(16.0)5(20.0)1)糖尿病組354(11.4)5(14.3)9(25.7)17(48.6)血糖正常組3013(43.3)10(33.3)5(16.7)2(6.7)
與其他兩組比較:1)P<0.05
3討論
腦梗死患者在急性階段不僅表現為腦組織的血液循環功能異常導致血液與血氧供應缺乏,出現血栓以及動脈粥樣硬化〔7〕,更重要的是腦梗死的發作往往與其血糖水平有著重要的關系,且在疾病發作期間容易患糖尿病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血糖異常上升。因此,處于急性階段的腦梗死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糖水平與急性腦梗死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預后關系得到了國內外諸多專家的深入研究〔8〕。在劉春紅等〔9〕以及杜飛等〔10〕的相關研究中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清淀粉樣蛋白A以及纖維蛋白原Bβ鏈進行研究,得出了其對疾病的預后有關的結論。侯書敏〔11〕也在其研究中提到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的分析與血糖含量有關系;在關穎等〔12〕的文獻中分別采用人尿激肽原酶聯合依達拉奉與阿替普酶超早期靜脈溶栓法對腦梗死疾病進行治療取得顯著的療效,其中也提到與血糖的關系。
血糖水平的高低與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血糖水平正常的患者在治療后,治療效果往往比糖尿病以及高血糖含量患者更好,且不同血糖量的患者與腦梗死的梗死灶大小也有關系,正常血糖含量的患者發生腦梗死病灶與其他患者相比較小。此外,處于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在神經受損方面亦有關系,血糖正常,則患者神經功能受到損害的嚴重情況較輕,更關鍵的是糖尿病患者若患上急性腦梗死,其死亡率可能較高。
本文研究結果說明對不同血糖水平的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相關治療后,血糖水平正常的患者在治療后能夠提高治療成功的可能性,降低治療無效率,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應把握其不同的血糖水平進行相關治療,血糖水平正常的患者療效好,并能夠為患者預后提供參考依據,值得臨床上研究與推廣。
4參考文獻
1吳修信,李立新,廖品君,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樣蛋白A的臨床和預后價值〔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2;33(2):255-8.
2元小冬,除建輝,張楠楠,等.纖維蛋白原Bβ鏈七個位點基因單體型與腦梗死的關系〔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2):172-5.
3杜育剛,王微.人尿激肽原酶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25):34-5.
4劉春紅,唐娟,余鵑,等.不同血壓水平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5):3160-1.
5朱煥偉,王紅,王慧,等.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惡化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2;11(7):722-25.
6魏琰,崔永健,王曉莉,等.腦梗死患者溶血磷脂酸的檢測及相關性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6):599.
7王洪敏.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惡化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470-3.
8樊福強,劉美萍,劉志輝,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入院時糖代謝水平與血清sICAM-1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817-8.
9劉春紅,孫侃,王宏,等.血清S100β蛋白與2型糖尿病腦梗死的關系〔J〕.廣東醫學,2012;33(12):1797-800.
10杜飛,郭艷霞.MRI與CT在老年多發性腦梗死病人診斷中的臨床結果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487-9.
11侯書敏.超敏C反應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老年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2;52(28):70-2.
12關穎,畢齊.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與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的臨床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7):734-6.
〔2013-02-17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