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心理干預對化療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
胡詩芳
(海南省婦幼保健院外科,海南海口570206)
摘要〔〕目的探討選擇性心理干預對化療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該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健康教育和化療治療,研究組同時給予選擇性心理干預,治療時間為3個月,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比較治療前后兩組T細胞亞群和HAMA、HAMD評分。結果研究組治療后CD3+、CD4+和CD4+/CD8+均顯著上升,CD8+顯著降低(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HAMA和HAMD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選擇性心理干預對化療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具有較好的效果,能顯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
關鍵詞〔〕選擇性心理干預;乳腺癌;化療;免疫功能;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737〔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胡詩芳(1973-),女,主管護理師,主要從事外科護理方面的研究。
化療是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方法,但會使患者產生焦慮和抑郁的情緒,而一些負面情緒會引起患者體內生物學等指標出現變化,導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1〕。心理干預對患者情緒的影響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也引起重視。本研究旨在分析選擇性心理干預對化療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20例,納入標準〔2〕:①所有患者均確診為乳腺癌,且屬于Ⅰ~Ⅲ期;②患者準備進行化療治療;③年齡>60歲,文化程度為小學或者以上。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病史者;②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者;③存在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④伴隨免疫系統的疾病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研究組年齡60~75〔平均(65.3±3.4)〕歲,改良手術29例,根治術30例,保乳手術1例;對照組年齡61~74〔平均(66.3±2.3)〕歲,改良手術28例,根治術30例,保乳手術2例,兩組年齡及手術方式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的健康教育和化療治療,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注意患者的飲食。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選擇性心理干預,每天由患者進行自主選擇需要實施的干預項目,并且每天監測活動完成的情況。可供選擇的干預項目:①緩慢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拳,根據患者的情況實施運動量;②患者可以聽一些輕音樂,使內心充分放松;③自己學習乳腺癌的科普知識,并且做好記錄,明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④由專業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患者可以隨便傾訴內心的想法,然后專業人員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疏導,幫助患者解決內心的困境,囑咐親屬要及時關懷患者;⑤讓患者聽一些相聲或者喜劇小品,根據個人的情況及時完成個人衛生,每天都記錄自己對自己最滿意的事情,并且和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兩組均進行3個月的治療。
1.3評價指標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越嚴重。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均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約2 ml,應用磷酸酶橋聯酶標法檢測其T細胞亞群的情況,檢測的項目有CD3+、CD4+和CD8+。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的變化情況比較研究組治療后CD3+、CD4+和CD4+/CD8+均顯著上升,CD8+顯著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見表2。兩組治療后HAMA和HAMD評分均顯著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項目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治療前治療后CD3+51.5±3.253.2±2.851.3±2.368.2±1.41)2)CD4+30.2±1.531.5±2.429.3±1.440.8±2.21)2)CD8+29.8±0.228.2±0.828.1±0.820.8±1.11)2)CD4+/CD8+1.0±0.31.1±0.41.1±0.31.9±0.21)2)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HAMA治療前治療后HAMD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23.8±1.415.9±0.824.2±1.216.3±0.9研究組24.3±0.75.8±1.31)25.1±1.37.9±0.81)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3討論
現階段心理干預的基礎主要為人本理論和認知行為,人本理論指的是在特定時刻,人自行選擇行為,心理干預是以間接形式進行,而認知行為則是改善患者加工信息,設定環境,期望較多的健康行為出現的。心理干預對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情緒的影響在國外研究較多,也有一定的基礎,心理干預大多集中在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干預,給予患者音樂、應對技巧、情緒表達和放松等訓練,而適量的鍛煉對老年患者具有積極作用,也已經被研究所證實〔3〕,并被推薦應用于乳腺癌干預中,這些理論基礎均為選擇性心理干預應用于化療期老年乳腺癌患者提供了理論基礎。乳腺癌患者處于化療期會出現一般腫瘤患者具備的心理應激反應,加上手術失去乳房對患者帶來的打擊,患者很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等情緒,同時乳腺癌患者可能伴隨著免疫功能紊亂,據研究,T細胞在腫瘤的免疫中發揮重要的作用,T細胞亞群的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體內的免疫功能〔4〕。有研究發現,經過手術治療以后的乳腺癌患者會出現T細胞亞群的變化,其中CD3+和CD4+會顯著減少,提示乳腺癌的患者經手術治療后會出現免疫功能的下降〔5〕。現階段許多研究均證實,心理干預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6〕。
本研究還發現,兩組治療后HAMA和HAMD評分和其他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7〕,提示選擇性心理干預可以改善化療期乳腺癌患者的應激情緒反應,進而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另外,選擇性心理干預能提高化療期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機體狀態〔8〕。充分證實選擇性心理干預可以改善乳腺癌化療患者的情緒應激反應,進而改善其焦慮和抑郁情緒,可以顯著提高T細胞亞群CD3+、CD4+和CD4+/CD8+比值,推知選擇性心理干預能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的免疫功能。許多研究發現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可以減少患者的應激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對于外周血液循環中的自然殺傷細胞有較好的作用,也可以顯著增加T細胞的吞噬作用〔9〕。通過選擇性心理干預可以舒緩患者的內心焦慮和抑郁情緒,幫助患者疏通情緒〔10〕,和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化療期乳腺癌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焦慮抑郁情緒,應用選擇性心理干預能顯著提高化療期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且能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選擇性的心理干預是否同樣適用于乳腺癌圍術期以及該干預方式和其他心理干預方式的效果是否一致尚需進一步研究。
4參考文獻
1薛繆群,蘇磊,桑劍鋒,等.乳腺癌干細胞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8):1590-3.
2程興福,黃倩映,胡洪進,等.乳腺癌患者術后心理改變及心理干預的影響研究〔J〕.腫瘤學雜志,2014;20(4):290-3.
3南華,常艷玲.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9):1441-2.
4李曉艷.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負面情緒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免疫學雜志,2013;29(12):1048-51.
5曾和英,何建群,施勇,等.舒適護理對化療期乳腺癌患者負性情緒和生命質量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3):129-31.
6Martin-Castillo B,Oliveras-Ferraros C,Vazquez-Martin A,etal.Basal/HER2 breast carcinomas:integrating molecular taxonomy with cancer stem cell dynamics to predict primary resistance to trastuzumab (Herceptin)〔J〕.Cell Cycle,2013;12(2):225-45.
7施春艷,趙紅姬,張陽,等.心理干預對改良根治術后乳腺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1):4855-7.
8李佳瑩,王立平,李沙沙,等.化療期乳腺癌患者情緒狀態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15):2943-6.
9楊秀木,馬語蓮,陳永俠,等.綜合心理干預顯著改善圍術期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情緒和免疫功能〔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399-401.
10唐梅,吳彩霞,陳秋菊,等.焦慮和抑郁情緒對化療前后乳腺癌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4;43(2):161-4.
〔2014-08-12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