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功法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標和心肺功能的影響
李洪臣邱玥1鐵英2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62)
摘要〔〕目的分析陳式太極運動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生化指標和心肺功能的影響。方法將已確診的100例T2DM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實驗組患者輔以為期1年的陳式太極功法有氧運動處方治療 。對照組根據自己以往的運動習慣進行鍛煉,如慢跑、快走、秧歌等有氧運動處方治療。結果實驗組患者的體脂百分比下降、腰臀比減小、脂肪肝改善、血壓下降;血紅蛋白、血脂以及心肺功能等指標在實驗后明顯改變,組間和組內都有顯著變化。結論系統、長期參加陳式太極拳功法鍛煉,可增加機體的代謝水平,起到減肥、降脂、降壓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治T2DM的并發癥。
關鍵詞〔〕陳式太極拳功法;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血糖;心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587〔文獻標識碼〕A〔
通訊作者:鐵英(1965-),女,教授,主要從事運動醫學保健研究。
1北京體育大學2吉林工商學院
第一作者:李洪臣(1963-),男,副教授,主要從事運動醫學研究。
我國太極拳門類、套路多樣,備具特色,但運動本質殊途同歸。陳式太極拳動作柔緩、連貫而圓活,其主旨在于“放大精神,恢復本能,加強自然力”,通過不斷地鍛煉,以獲得精神和形體的統一。本文擬探討陳式太極拳功法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生化指標和心肺功能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11年9月前,被吉大一院確診為T2DM的男性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年齡(62.91±2.48)歲,病程(7.83±2.16)年。對照組50例,年齡(63.27±2.86)歲,病程(8.14±3.19)年。
1.2研究方法
1.2.1運動處方實驗組采用陳式太極拳功法練習,由專業的教師每天在特定的時間指導練習,每次40~50 min,持續6個月。對照組按照個人的慣例,采用慢跑、快走、秧歌等有氧運動練習,每次40~50 min,持續6個月。
1.2.2標本采集兩組受試者均在實驗開始前及結束后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迅速離心,3 000 r/min, 3 min,收集血清。-20℃凍存待檢。
1.2.3檢測指標及方法采用臺式水銀血壓計測量受試者靜息狀態下的收縮壓、舒張壓,測量3次取平均值。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質量指數(BMI)。測量腰圍、臀圍,計算腰臀比。
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儀器檢測實驗前后空腹血糖(FPG),血脂〔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胰島素(FINs)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濃度。
肺功能測試:采用意大利科時邁肺功能檢查儀PONY FX檢測受試者的每分鐘最大通氣量,用力肺活量(FVC)等呼吸功能指標。
心功能測試:采用飛利浦IE33多普勒心臟彩超儀檢測左室射血分數(LVEF)、平均心縮射血速率(MSER)、左室周徑縮短率(MVCF)、射血時間(ET)等心功能指標。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0.0軟件行配對樣本t檢驗。
2結果
2.1陳式太極拳功法對T2DM患者體質指標的干預試驗后試驗組體質指標明顯改善(P<0.05),但對照組無明顯改善(P>0.05),見表1。


指標實驗組實驗前實驗后對照組實驗前實驗后體脂百分比(%)34.12±7.1829.42±6.7634.12±6.7234.34±6.72腰臀比0.93±0.040.87±0.060.94±0.040.94±0.05BMI(kg/m2)25.78±3.4724.1±3.2125.96±6.7825.77±5.18安靜心率(次/min)82.18±10.4680.19±9.7382.42±9.1282.41±9.96收縮壓(mmHg)148.24±10.28136.76±9.98149.01±10.86148.75±10.08舒張壓(mmHg)88.18±9.78780.19±9.7288.46±10.0687.98±9.81
與本組實驗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2.2陳式太極拳功法對T2DM患者FPG及HbA1c的干預中強度的陳式太極拳運動處方可有效降低HbA1c。見表2。
2.3陳式太極拳運動對T2DM患者血脂指標的干預實驗后實驗組TC、TG、LDL明顯降低(P<0.05),對照組實驗前后血脂變化不明顯(P>0.05)。見表3。


組別實驗組實驗前試驗后對照組實驗前試驗后FPG(mmol/L)7.03±3.127.02±3.047.04±3.987.04±4.19HbA1c(%)5.18±2.143.98±1.361)2)5.72±2.735.59±2.08FINs(μIU/ml)24.12±3.4723.2±3.2128.46±6.7827.97±5.18


指標實驗組實驗前試驗后對照組實驗前試驗后TC5.71±1.084.82±1.031)2)5.72±1.255.71±1.31HDL1.51±0.271.59±0.341.52±0.341.52±0.36TG2.18±0.321.92±0.521)2)2.17±0.312.17±0.35LDL3.28±0.572.91±0.641)2)3.26±0.573.26±0.56
2.4陳式太極拳運動對T2DM患者心肺功能的干預實驗后,實驗組的EF小于對照組,MSER和MVCF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指標實驗組實驗前實驗后對照組實驗前實驗后肺活量(ml)2615.42±313.722101.65±420.721)2)2615.18±315.782616.83±513.46肺活量/體重41.42±3.1533.54±8.151)2)42.35±3.6841.97±7.43FEV1(L)104.4±5.4893.4±4.731)2)104.75±4.18106.78±6.47LVEF(%)0.64±0.070.67±0.070.65±0.020.63±0.06ET(s)0.29±0.020.31±0.010.28±0.050.29±0.07MSER(cm/s)1.12±0.021.06±0.071.18±0.041.19±0.05MVCF(cm/s)235.78±10.18227.86±16.75236.11±13.26236.38±16.48
3討論
陳式太極拳重視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強調整體的位移有賴于局部的旋轉,整體的位移以局部旋轉為軸心,通過髖部、腰部的旋轉實現位移時重心的改變,達到四肢和軀體運動的協調一致,使整體協調、運動圓整。練習過程中,要自始至終恪守“上下相顧,左右互盼,動靜相爭,虛實交歸”的動作要點,做到“形體服從于精神,精神服從于需要”,達到完善人格、葆精毓神、疏經活絡、調氣和血、營養腑臟、強壯筋骨的治病強身的目的。
陳式太極既重視形,又重視神,講究動作的連綿、折疊、起伏、揮灑;動靜之間神氣內斂,精神專一而放松,只有精神內守,才能體悟動如脫兔、靜如處子、力發于髓,于和緩之中體味動靜觀之真意。
馬來西亞的一項調查顯示,患者在完成12 w的太極拳練習后,HbA1c水平顯著降低,體內的調節性T細胞數量增加,人體免疫功能增強。長期的陳式太極拳運動能夠減少脂肪堆積,降低體脂百分比,減少腰臀比,從根本上解決由于肥胖誘發糖尿病的病因〔2〕。
經過長期系統的陳式太極拳功法練習后,患者體內的能量代謝系統發生較大變化。同時,運動能夠使骨骼及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4活性增強,來干預骨骼和脂肪組織之間葡萄糖的轉運。運動停止后,體內肌糖原含量的減少會刺激干細胞內胰島素刺激的葡萄糖轉運磷酸化的能力增強,糖原合成速率增強,促進肝臟和肌肉對葡萄糖的吸收,補充人體運動中消耗的糖原。這對防止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謝紊亂而導致的多種并發癥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5〕。
經過系統的中強度陳式太極拳功法訓練后,脂蛋白酶活性增加能夠促進肌肉攝取和利用更多的脂肪酸和膽固醇,加快膽固醇和磷脂轉移到HDL上,血液中TC、TG水平降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緩解和預防膽固醇在動脈管壁的沉積,從而達到減少和預防、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6〕。尤其是對胰島素抵抗較嚴重的肥胖T2DM患者,能有效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胰島功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反應,對于肥胖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中等強度陳式太極拳功法的鍛煉要求呼吸和動作之間協調配合;同時,在運動中還需要通過不斷改變胸腹壓以適應運動中對氧的需求,從而使呼吸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有效維持和減緩老年人肺通氣老化〔7〕。陳式太極拳功法運動柔和、緩慢、連貫,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更有獨到之處。太極拳運動后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將有助于全身黏膜系統免疫功能加強。咽下的唾液對消化系統黏膜免疫功能的加強也有裨益。練太極拳時舌尖輕抵上腭,牙齒勿緊咬,有唾液時及時吞下,不可吐掉,視為“金津玉液”。氣功家把舌抵上腭,形象地比作“鵲橋高架”,認為這樣有利于督、任二脈溝通,起到引“天河水”下降滋潤周身的作用。
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腹壓增高時,腹腔的靜脈受到壓力的作用,把血液輸入左心房;反之,當腹壓減低時,血液向腹腔輸入,由于持續交換,促進了血液循環。
陳式太極拳運動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全身肌肉群得到充分協調、和諧運動,充滿哲理和趣味,鍛煉不受場地、器材條件限制、對T2DM患者康復效果明顯,有利于社區開展。
4參考文獻
1吳李花,陳娥.醫療步行干預對Ⅱ型糖尿病臨床相關指標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9A):2518-27.
2薛桂月,陳青云,李霞,等.糖尿病量化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J〕.體育科技,2009;(1):18-9.
3牛鵬,王愛民.運動療法對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影響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0;24(12):3512-4.
4吳毅,吳軍發.運動療法在糖尿病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22(5):421-2.
5譚思潔,張棣,李偉.康復運動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身體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8):775-8.
6郭慧.體力活動的增加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和醫藥費用影響的隨訪研究〔D〕.南京:南京醫科大學,2007.
7劉莉莉,江鐘立,李駿,等.等熱卡不同運動方式糖尿病患者代謝因素和心血管反應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5):419-21.
〔2013-12-03修回〕
(編輯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