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本市銷售的其他食品進行了商品包裝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86批次商品,經檢驗,不合格27批次。合格率為68.60%。
以下榜單內容節選自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官方授權發布的抽查公告,排名不分先后,更多詳情可查詢http://www.shzj.gov.cn。

質量紅榜

質量黑榜
報告解讀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 23350-2009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JJF 1244-2010 《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計量檢驗規則》的要求,對其他食品商品包裝的下列項目進行了檢驗: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以及包裝成本與銷售價格比率。本次抽查的主要不合格項為包裝空隙率(包裝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包裝容器的堆積體積中,顆粒之間的空隙體積占堆積體積的百分率)。
對比分析
2015年上海其他食品商品包裝監督抽查較2014年第4季度上海市其他食品商品包裝監督抽查,抽查依據和檢驗項目基本相同,2014年第4季度商品包裝監督抽查的檢驗項目為: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及包裝成本。共抽查了282批次,不合格26批次,合格率為:90.78%。不合格項也是包裝空隙率。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GB 23350-2009對其他食品銷售包裝的限量要求,包裝空隙率不得大于45%。
選購指南
▲包裝美觀大方一點,有利于商品銷售。恰當的包裝是必要的。但如果包裝走向另一個極端,則不僅浪費了資源,還使社會承擔了過度的包裝成本,損害了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
▲產品包裝空隙率過大,不適合長期運輸,因為產品在運輸途中,會產生汽車振動、緊急制動的水平/斜面沖擊、裝卸貨物時的自由落體、撞擊、搖晃等,加大產品本身的損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