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向明 單小玉 楊 蕾
江蘇省南通市第四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南通 226005
抗菌藥的規范科學應用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在就醫治療期間感染率,并且合理用藥對患者抗菌耐藥性起到良性發展[1-4]。為進一步加強我院精神科對抗菌藥物的合理管控、避免藥物濫用,同時也為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參考依據,本研究回顧分析了2012年精神科2061例出院患者臨床病歷資料,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2年1~12月期間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2061例,其中男1127例,女934例,年齡17~63歲,平均年齡(41.5±5.7)歲,其中男區873例,女區718例,心身科470例。住院時間5d~15年,平均住院(54.6±13.4)d,患者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抑郁癥及雙相感情障礙等。
通過對精神科2061例住院患者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查看病歷信息,并通過本院自制調查統計表對患者住院編碼、年齡、性別、用藥詳單、用藥時間、劑量等情況進行細致記錄,分析患者就診治療期間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探討醫院感染部位,給藥途徑、是否病原學檢查、抗菌藥物使用指征、抗菌藥物使用種類、抗菌藥物的使用種數,依據預先設計好的調查表格規范填寫,然后進行統計分析。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61例患者中有248例使用抗菌藥物,占總例數的12.0%,其中男176例(71.0%),女72例(29.0%),在抗菌藥物使用率中性別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5.2800,P=0.0000)。
2061例患者中22例患者出現感染,占總例數的1.1%,其中主要感染多病發于呼吸道、胃腸道等部位。見表1。
表1 醫院感染發生率及感染部位
248例患者中61例(24.6%)為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181例(73.0%)為治療性給予抗菌藥物,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6249,P=0.0100),另有6例屬無指征用藥。見表2。
在248例抗菌藥物使用中,β-內酰胺類占總數的41.1%,大環內酯類為29.8%,喹諾酮類為16.5%,這三類抗菌藥物為精神科最為常用的感染治療藥物。見表2。
表2 患者感染部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n(%)]
表2 抗菌藥物使用類別情況
本組248例抗菌藥物使用患者中存在58例不合理用藥,占使用總例數的23.4%。見表4。
表4 不合理用藥情況分析
精神科屬醫院內較為特殊的科室之一,因精神疾病病癥特點[5-9],多數患者住院治療時間普遍較長。張玲[10-13]研究證實,住院時間與院內感染率存在正相關性,隨著患者住院治療時間的增加,其醫源性感染發生率也逐步上漲。因此作為精神患者的治療期間最好縮減其住院時間來避免感染發生。精神疾病患者因病癥導致認知功能障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存在生活難以自理,日常生活質量差等行為表現,并且有個別患者意向混亂,做出胡亂吞食異物、或不衛生食物等,均導致精神疾病患者成為醫院感染高危群體[14-15]。對此提高精神疾病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質量,加強人員手衛生管控,規范院內病區環境清潔衛生,增加消毒及隔離限制措施[16]。
本組研究,我院精神科2061例患者中248例使用抗菌藥物,其抗菌藥物使用率達到了12.0%,與衛生部要求的不超過5%的指標仍有較大差距。筆者調查發現,使用抗菌藥物的病歷中,有多例無指征使用抗菌藥物的現象,如患者住院期間普通感冒、藥物中毒等使用抗菌藥物,且用藥時間較長,說明部分精神科醫生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知識、全國抗菌藥物專項整治的精神缺少全面的認識。在精神科預防性用藥病例中,發熱待查、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規預防使用抗生素,表明精神科對于抗菌藥物的預防性用藥尚有不足,存在用藥目的不明,缺乏針對性用藥治療,過分依靠臨床用藥經驗而忽視了藥理分析。通過分析抗菌藥物的用藥類別發現,精神科患者多選擇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及β-內酰胺類抗菌譜較廣的藥物,其中β-內酰胺類抗生素以第三代頭孢菌素為主,且以靜脈使用為主,筆者認為這類藥物雖具有預防及治療感染、減少病情癥狀等優點,不過也相應的導致病患經濟負擔加重,患者體內菌群易失調或形成耐藥菌株等情況發生。
本組研究中不合理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為23.4%,其多發生于用法用量不合理及越權使用,例如在頭孢他啶藥物的使用中,臨床用量多為2g,每日靜滴2次,而按照我國抗菌藥物應用指導原則,對于老年人或腎功能衰減者需酌情削減用量。
綜上所述,我院須加強醫院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教育,強化抗菌藥物的臨床認識,提升臨床醫生有目的、有針對的選擇抗菌藥物,合理掌握用藥原則,建立藥物使用管理監督,落實抗菌藥物使用制度,降低經驗用藥,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
[1]張金輝,易偉.6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2):155-156.
[2]吳建杰,王曉珺.精神科醫院感染相關因素探討與對比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6):647-649.
[3]吳建杰.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的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1):1419-1421.
[4]吳安華,任南,文細毛,等.我國178所醫院住院患者橫斷面抗菌藥物使用率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12):881-884.
[5]蔡紅艷,楊志彩,曹仁俊,等.精神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1):161-163.
[6]張德倫,沈寧平,姚鵬,等.1048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執業藥師,2013,(9):6-8,21.
[7]張德倫,沈寧平,姚鵬,等.專科醫院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綜合干預的成效分析[C].第十一屆全國青年藥師成才之路論壇論文集,2012:1-5.
[8]劉小康.29277例神經與精神疾病患者的醫院感染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3,2(4):278-280,273.
[9]邢海燕,亓衛國,崔娜,等.老年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445-1447.
[10]張玲.4年精神科醫院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7):1348-1349.
[11]王建英,葉延程,王金鳳,等.醫院感染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0):2417-2418,2421.
[12]周殿儒,馬浩,余生龍,等.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應用調查分析與管理對策分析[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z1):73-74.
[13]朱會英,曹洪濤,韓麗萍,等.綜合性醫院抗菌藥物應用調查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2):152-155.
[14]劉鷹,楊傳輝,李蕩,等.門診患者抗菌藥物應用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5):701-702,711.
[15]任南,吳安華,馮麗,等.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橫斷面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9):1048-1050.
[16]陳明,王宇峰,趙夢穎.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興奮激越對比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6):3703-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