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釗 周哲瑜 曾志勇 冼志娥
廣東省四會市人民醫院門診西藥房,廣東四會 526200
近幾年來,通過研究人們發現他汀類降脂藥物不僅具有調脂的作用,而且對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有調控作用[1]。所以據此推測,將降壓藥和降脂藥聯合應用治療高血壓也許對心血管有意想不到的好處。為了探討聯合應用降壓藥和降脂藥治療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25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療效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250例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2]。納入標準為:(1)排除繼發性高血壓;(2)不伴有高血脂,在近3個月內未口服過任何降脂藥;(3)無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4)不合并嚴重肝腎疾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5)不存在相關用藥禁忌證[3]。按隨機分組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25例。其中觀察組有男71例,女54例,年齡35~64歲,平均(53.8±7.9)歲;對照組男65例,女60例,年齡34~63歲,平均(54.1±8.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血脂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使用常規降壓藥物門冬氨酸氨氯地平片(浙江尖峰藥業有限公司,H20020487),用法為每日服用1次,每次1片,并叮囑患者進行復查,根據復診時檢測的血壓控制情況,選擇性的加用利尿劑、坎地沙坦酯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41988),用法為每日服用1次,每次8mg,或卡托普利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2029168H3),用法為每日服用3次,每次1片,直至控制住血壓,標準為收縮壓(SBP)<140mm Hg和舒張壓(DBP)<90mm Hg;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辛伐他汀片(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H20056875),用法為每次服用10mg,每天一次,晚間口服[4]。所有用藥療程均定為1個月。
所有患者均進行半年的隨訪,開始服藥后每月來院復診一次。檢測時要求患者至少空腹12h以上,檢測生化指標包括:血漿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由專門責任護士使用汞柱袖帶血壓計對患者進行血壓的測量,共測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為患者的有效血壓值。
療效共分為三個等級。顯效:DBP下降至正常范圍內,下降幅度在10mm Hg以上,或未降至正常范圍內,但下降幅度超過29mm Hg;有效:DBP下降至正常范圍內,下降幅度未超過10mm Hg,或未降至正常范圍內,下降幅度在10~28mm Hg之間;同時SBP下降幅度超過30mm Hg;無效:血壓的無任何明顯變化,甚至有上升的趨勢。
應用SPSS19.0軟件對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顯效75例,有效43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4.4%;對照組患者顯效59例,有效47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84.8%。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SBP、DBP)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給藥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SBP、DBP)下降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mm Hg)

表2 兩組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mm Hg)
組別 n SBP DB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25 162.6±13.8134.7±14.9 106.9±12.8 84.5±16.7對照組 125 160.4±12.5146.2±15.3 104.5±11.7 96.1±19.2 t 1.3210 6.0203 1.5473 5.0966 P >0.05 <0.05 >0.05 <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脂指標TC、TG、HDL-C及LDL-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TG及LDL-C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HDL-C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觀察組血脂變化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高血壓的發生及發展與高血脂有密切關系,因為有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發生高血脂的幾率比血壓正常者明顯要高[6]。很多高血壓患者常常伴有血脂代謝紊亂,其血液中含有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跟健康人比較顯著升高。高血壓和血脂異又是引發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7]。
表3 兩組患者血脂變化情況的比較(±s,mm Hg)

表3 兩組患者血脂變化情況的比較(±s,mm Hg)
組別 n TC TG HDL-C L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25 4.7±0.8 3.3±1.2 1.7±0.5 1.1±0.3 1.2±0.2 2.0±0.7 3.6±0.2 2.1±0.6對照組 125 4.5±0.6 4.4±1.0 1.6±0.4 1.6±0.6 1.3±0.4 1.4±0.5 3.6±0.4 3.4±1.2 t 2.2360 7.8732 1.7460 8.3333 2.5 7.7981 0 10.833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目前在臨床上,最常用的降脂藥物是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是一種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競爭性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還原酶,從而對細胞內羥甲戊酸的代謝途徑造成阻斷,使細胞內減少合成膽固醇,由此產生一種反饋性反應,對細胞(主要是肝細胞)產生刺激,使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得數量增加、活性提高,最終使血清膽固醇的含量下降[8-10]。他汀類藥物還可對肝細胞產生抑制作用,抑制載脂蛋白B-100的合成,進而使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的合成及分泌減少[11]。另外,他汀類藥物還有抑制炎性反應、抗氧化應激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效應,這些都無降脂功能,但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有一定阻礙作用[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采用降壓藥和降脂藥聯合應用進行治療比單純應用降血壓藥物的臨床效果更顯著,說明降壓藥和降脂藥的聯合應用可能對于控制血壓更有利。究其原因,其中主要是因為他汀類藥物有利于一氧化氮從血管內皮中的釋放,進一步使細胞粘附因子-1的表達降低,避免動脈內膜受到炎性細胞因子的浸潤作用,使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完整性得到保證,最終恢復動脈血管的舒張功能以及彈性功能,從而達到降低血壓并維持其穩定的目的。另外,有研究者進行相關研究,資料結果顯示降壓藥和降脂藥的聯合應用還能顯著降低血壓的變異性,對心血管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好處[13]。
本研究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4.4%,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卻僅為84.8%,因此,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這也由此證明了,聯合應用降壓藥和降脂藥在治療高血壓患者中,是有其肯定的應用價值的。
綜上,聯合應用降壓藥和降脂藥能夠更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為臨床高血壓治療方案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2]劉蕾.老年人群血脂紊亂特點及其與高血壓關系[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7):2325-2326.
[3]李小琴.降壓聯合他汀—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策略[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2,33(3):338-341.
[4]唐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并血脂異常臨床療效的分析[J].求醫問藥,2011,10(3):357.
[5]張成祥.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聯合應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126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7):586-587.
[6]劉鈺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并血脂異常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3,26(9):3614-3615.
[7]Sever PS,Dahlof B,Poulter NR,et al.Prevention of coronary and stroke events with atorvastati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ho have average or lower-than-average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Lipid Lowering Arm(ASCOTLLA):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J].Lancet,2011,36:1149-1158.
[8]徐春霞.氯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4):1962-1963.
[9]李珂,葛正慶,周傳堃,等.阿托伐他汀鈣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變異性影響研究[J].四川醫學,2012,33(5):754-756.
[10]余盛龍,陳次濱.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2012,32(18):2458-2460.
[11]Nissen SE,Tuzcu M,Libby Peter,et al.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The CAMELOT Stud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12,292:2217-2225.
[12]高詠梅,劉瑩蕓.高血壓不合并高脂血癥患者加用降脂藥物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32):104-105.
[13]田作軍,董亞賢,劉磊,等.高血壓性腦梗死病情進展與其血管基礎及臨床治療的相關性[J].廣東醫學,2012,33(17):2563-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