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小學受課改的影響,也在積極地進行高效課堂教學實踐。但農村小學教師課堂教學少“技術”、缺“技藝”和無“藝術”的現實困境,使高效課堂難以實現。要提高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農村小學教師必須博采眾長,堅持知行合一、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農村小學" 高效課堂" 課堂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2-0036-02
一 高效課堂的內涵
高效課堂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思維,是教師基于教學規律、教學原則對教學因素的高效組合,是教師融認知建構和情感激活、價值引導和人格陶冶、教學控制和情景創設為一體,使教與學交感互動、協調平穩推進的高效教學。教師對教學策略的選擇和運用與學生的最大發展水平之間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和一致性,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性的課堂,一種精致的教學理想和境界。“高效課堂的本質特征是心系學生、以生為本,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創建學生學習的‘學堂’?!?/p>
二 農村小學高效課堂建構的現實障礙
目前,農村學校受課改的影響,紛紛踏上課堂教學的改革道路,學習一些改革的成功經驗,比如山東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制”模式、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以及山東省昌樂二中的“271”模式等高效課堂的實踐。但很多農村小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并沒有取得很大的效果,在形式上,還是追求課本至上、考試至上、教師至上。農村小學高效課堂建構的現實困境是教師課堂教學少“技術”、缺“技藝”、無“藝術”。
1.少“技術”——課堂技術的不足
“所謂課堂技術,就是教學實踐者固化、定型、再制造某些優秀課改經驗或流程,并擴大其應用范圍的課堂思維、行動、觀念,是教師在課堂中為達成教學意圖而采用的現成技術性手段的總和。”在農村小學,多數教師都是一個人一個班全權負責制。一方面教師課務繁重,另一方面教師能力有限。根據筆者的調查,在很多偏遠的地方,農村小學教師對新課改的教學模式、教學思想、教學方式等新理念知之甚少。有的農村老師可能對一些課改概念聽說過,但對其內容和意義卻是完全不知,有的甚至就不知道什么叫作課改。農村學校的小學老師對新課改并不是沒有向往的,但行動是艱難的,一是創新代價大,素質教育在農村基礎薄弱,老師一旦抓不好,將面臨家長、學校領導的重重批評;二是教師自信度不高,農村教師多半是普師,他們對自身的能力有所懷疑;三是學校領導對課改的熱情度不高,沒有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持,很少有人敢去嘗試。
2.缺“技藝”——課堂技藝的短缺
西部農村小學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還持續著封閉、保守的傳統教育,學校的教師不僅缺乏課堂技術,在課堂技藝方面更是十分的短缺。在課堂上,還是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的成績為中心,與我國素質教育提倡的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還差了很多?!叭魏握n堂技術都有一定適用閾限與生命周期,對它的任何過度使用、過分偏寵、刻意固化都可能導致課堂技術的崩潰與失效?!币虼?,在高效課堂的建構中,還需要呼吁課堂技藝,“所謂課堂技藝,就是教師在熟練掌握大量現成課堂技術,如課堂典范、課改理念、先進模式、課堂結構、課堂程式等的基礎上,個性化地理解、遷移、改進這些范例、理念、模式、結構、程式,促使其與自己的教學情境、經驗結構、教學個性、教學思維、教學哲學等相融合,努力構建具體有自身特色、更高效能、日趨合理的課堂形態的一種專業品性或教學樣態?!?/p>
3.無“藝術”——課堂藝術的低能
“所謂課堂藝術就是課堂教學的超越性品質與理想化狀態,其主要內涵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以和諧美好為內在目標,以靈活多變、創意跌出、個性突出、風格明顯、自如自然為外顯特點,以即興創作、機智應變、自由施展的方式展開,由此到達了一種‘隨心所欲而不渝距’的完美教學境界。”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對農村小學教師來說是艱難的,畢竟這是一個高境界和超越性很強的課堂。教師不僅要能夠把各種課堂技術內化到自身的教學中,要到達對各種教學技術能靈活自如運用的境界,而且還要懂得課堂教學的“道”,“道即方法、技術、技藝,是教師職業生存和發展的規律,影響著教師的專業發展”。領悟課堂的智慧,到達課堂教學的高度自主化、個性化和柔性化狀態,對農村小學教師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三 農村小學高效課堂建構的有效策略
1.重“技術”——博采眾長
“對課堂‘效力’的追求當屬一種科學主義的教學論調,即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講目的、不問手段?!薄敖虒W無論采取什么形式、設計、思路,只要能在不違背道德原則的前提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即可被認定是成功的。”實際中,農村小學教師的問題是對教學技術掌握的缺乏,對教學理念的不足,再加上課堂教學的低效、無效和“反效”使得教學效果更糟糕。加強農村小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必須博采眾長,發揮教師的優勢。這里主要有三個層次,第一是校內教師相互學習彼此之間的長處,取長補短;第二是農村教師應該多吸收校外優秀教師長處,不斷積累經驗,促進自我教學水平的提高;第三個是教師要有自信,通過前面的博采眾長,再根據自己優點積極建構自己的教學體系,實現教學水平的提高。
2.品“技藝”——知行合一
農村小學教師教學技藝的短缺,是因為農村小學教師實踐能力不夠,不能很好地將教育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建構農村小學的高效課堂,不是一日之長,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農村小學教師不停地輸入新鮮血液,“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不斷地進行實踐與理論的創新,高效課堂才能真正地高效。只有農村小學教師不斷將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教學的知行合一,農村小學教師才能掌握教學技藝,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的高效。
知行合一是教師教學的智慧。提高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從課堂上來,再到課堂中去”,需要教師腳踏實地、細心觀察、用心體會。“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教師須親身體驗、親身感悟,才能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農村教師雖然長期站在教育第一線,可畢竟“只緣身在此山中,云深不此處”,要想擺脫自身的局限,教師必須開闊視野,多學習理論知識,站在最高處,“一覽眾山小”。通過理論學習和不懈的教學實踐,農村小學教師還必須有自我的反思、內心的自審,把教學理論所反映的思想與教學實踐進行有機的組合,實現教學的系統化、科學化和高效化,掌握好課堂教學技藝的精髓。
2.貴“藝術”——以人為本
教學藝術是教學的“道”。提高農村小學教學效率,教師心中必須隨時有學生,尊重學生,以生為本。加強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首位。教學是一個環境,環境與人是相互關聯的。教學藝術就是教師能合理地把學生置身于環境中,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和“勞”獲得全面和諧發展?!案咝дn堂是一種促使學生學習高效率地發生的優質教學形態,是以促使學生學習富有成效地展開為終極使命的教學樣式,以生為本、以學為本,是高效課堂改革的本真內涵?!币匀藶楸臼墙虒W藝術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提高教師教學藝術,是實現農村小學高效課堂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生命教學。課堂教學藝術的高超,是對人高超的藝術化。農村小學教師要想把人藝術化,必須具有藝術品位、藝術涵養、藝術審美,重視藝術育人。以人為本,是把人看作是課堂的主體,教學重在挖掘人的潛力,使人的智力、人的體力、人的德育等各個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發展,這與教學藝術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格化是一致的。農村小學教師須尊重學生的本性,激發學生的天性,喚起學生的自然性,讓學生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農村小學課堂教學就是構成生命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其目的就是讓人有意義,所以農村小學高效課堂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農村小學生命意義的建構和建構有生命意義的農村小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龍寶新、陳曉端.有效教學的概念重構和理論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4)
[2]龍寶新、張立昌.論當代我國高效課堂改革的成因與走向[J].教育科學,2014(1)
[3]龍寶新、折延東.論高效課堂的建構[J].教育研究,2014(6)
[4]曲中林、胡海建.教學技術是有效教學的“利器”——與葉波博士商榷[J].中國教育學刊,2015(2)
[5]龍寶新.高效課堂的本真內涵[J].教育科學論壇,2013(11)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