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也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計算機專業知識的應用已經慢慢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自然也是越來越高。在應用型高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是當下各高校熱切關注的問題之一。想要培養出應用型的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需要在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下苦功夫,加強專業的實踐教學,建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
一 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原則
計算機專業的學科特點就是抽象、理論、設計三個部分的結合。其中,抽象部分來源于實驗過程中得到的數據與實驗結束之后得到的結果的分析,包括數據、系統的架構等;理論部分則是提供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設計是為滿足用戶需求進行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所以,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這門學科時應該先學習理論知識,然后再學習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掌握一些基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培養設計能力,通過實踐來鞏固自身所學的知識,在實踐過程中學習新的理論知識。至此,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為了充分顯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兩大原則:重視基礎理論教育原則、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出發點原則。其中,重視基礎理論教育原則指的是在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知識掌握基礎的情況下,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重視計算機學科的基礎理論教學,如對于綁定、概念和形式模型、一致性和完備性、按空間排序等基本概念需要有一個完整的學習,明確計算機專業的基礎概念;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出發點原則指的是在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出發點,積極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具有計算機的思維能力、程序設計能力、程序實現能力、系統開發能力、系統應用能力等。尤其作為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結構化程序設計能力。所以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加倍重視這方面的教學。
二 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實驗環境有待提高
當下,很多高校的計算機實踐教學的實驗環境有待提高。實驗環境是影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是否會產生創新性思維的關鍵因素之一。實驗環境單一,沒有計算機專業的特色創新與實驗結合一同開展,導致學生實驗過程中的體驗感較差,實踐所得的收獲自然也會大打折扣。招聘計算機專業人才的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最看重求職者的一項技能,就是計算機工程實踐能力。但是,當下許多高校計算機專業由于實驗環境存在問題、實驗基地的設備簡陋等問題,導致學生實踐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實驗環境,專業實踐學習環節變得非常形式化,學不到真正的東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由于沒有得到良好的實踐教學,導致實踐能力不足,計算機工程實踐能力弱,無法得到相關企業的青睞,對學生后期的職業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2.實習經費緊張
當下,部分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仍然存在實習經費緊張、實習基地建設困難等問題。有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的企事業單位對于相關專業的學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其掌握計算機專業最新的知識體系、最先進的專業技術、最扎實的實踐技能及最積極的創新精神。從理論上而言,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實習的環節是最能夠培養上述能力的階段。但是,當下在大學生實習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問題:第一,計算機專業大學生數量龐大,有相關崗位需求的公司無法接收所有的學生進行實習,導致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出現了一定的瓶頸;第二,學生到公司實習的過程中無法真正參與工程項目,公司中的技術人員也不會花費大量的精力來培訓學生;第三,專業實習經費緊張,無法幫助學生承擔校外的實習費用。
3.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師資隊伍一般具有比較扎實的理論教學基礎,但缺少具備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導致實踐教學過程中很多環節都成了紙上談兵,并沒有產生實際的效益。傳統的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過于重視理論學習,由此設置的課程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相關崗位對于人才的技能需求。當下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力度不夠,實踐能力也不足,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幾乎學習了所有的理論概念卻缺少了針對性地有效學習,導致專業方向廣泛卻沒有實際應用價值。此外,計算機專業知識發展較快,當下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教師所掌握的知識已經跟不上更新的腳步,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過于陳舊,對于學習之后的應用并不一定可以產生實際價值。
三 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構建可以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可以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首先,對于理論課程、實踐課程的比例進行調整,大幅提升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實踐課程比例,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其次,調整實踐教學體系。傳統的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實踐教學體系一般只包括實驗課、見習課、實習課、畢業設計課四個環節,當下,應該創新課程,增開課程設計、系統開發、軟件實訓等課程。最后,更新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當下的計算機專業實踐課程多為驗證性實驗,即對于理論教學中的原理、語法、算法等進行驗證,以此來加深對于理論的掌握程度。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無法自主地進行程序開發、程序實現等工作。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實訓訓練,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程序開發與程序實現技能。
2.構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課程體系
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基本教學內容包括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算法、程序分析能力、設計能力、程序實現能力、系統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四方面開展:第一,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從當前就業情況來看,計算機專業相關崗位對于學生的要求參差不齊,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學生熟練計算機的各項操作。所以,在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是最基礎的教學內容。第二,培養學生的算法分析與編程能力。在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通過開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讓學生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技能,從而使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最基礎架構模型。第三,培養學生的硬件應用能力。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硬件組成,學習計算機控制原理,是提升學生對計算機的了解程度的主要內容之一。第四,培養學生的系統開發能力。在掌握了上述三種基本能力之后,就要開始培養學生的系統開發能力了。
3.建立實踐教學環節的評價標準體系
在構建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之后,為了保證體系正常運作,需要建立實踐教學環節的考評體系。第一,考評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質量。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教學成績一般由學生的實驗報告決定,但是,這種評價方式往往不夠客觀。所以,應該對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制定標準,再進行每個環節的評定,最后綜合評定得出結果。第二,建立系統開發實驗標準體系。第三,建立畢業設計的評定標準。在畢業設計開始前設定目標,提出在畢業設計過程中要掌握及完成的內容,再在畢業設計完成之后將結果與之對照,得到評定結果。
文章首先闡述了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原則:重視基礎理論教育原則、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出發點原則;進而說明了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實驗環境有待提高、實習經費緊張、師資隊伍存在問題;最后針對性地從構建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課程體系、建立實踐教學環節的評價標準體系三個方面提出了應用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曾輝.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8(3):141~142
[2]施敏華、何欽銘.計算機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探索[J].計算機教育,2008(10)
[3]陳笑蓉、王曉蓉、陳梅等.計算機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8(15)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