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在小學生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也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應當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整體質量的提升。本文將簡要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數學" 有效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2-0112-02
隨著我國教育環境的不斷變化與教學的實際需求,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小學數學教學目前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出教學的有效性,導致教學無法收到實際效果。小學數學教學要有效,即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并達到教學目標,學生要通過學習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的具體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教學的整體質量不高。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第一,對教材理解不透徹。教材對于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如果沒能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把握,就很難在具體教學中加強相應的實效性。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沒有對教材進行整體把握和細致分析,這樣就無法理解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材體現的意義。教師沒有透徹理解教材,在備課環節就會出現問題,導致后續教學出現偏差。
第二,教學手法單一。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對教學手法進行合理的創新與發展,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學形式,單純地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而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上,很難去調動和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點也無法進行合理掌握,導致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環節都出現一定的問題。
第三,評價系統不完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沒有對評價體系進行合理完善。一些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單純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等各個方面。這樣的評價體系不僅不夠合理,還會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一定的阻礙,難以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想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在課前準備、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創新與發展。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主要指教師的備課環節。小學數學教師要想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要重視備課工作。
第一,研讀教材。小學數學教師要想保證備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研讀與分析。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將教材作為備課工作的重要基礎,對其進行合理把握和最大限度的利用。這樣,教師的備課內容就可以與教材的基本內容保持一致,使備課具有實效性。教師在備課時還要掌握教材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以此加強備課工作的針對性。
第二,把握方向。教師想要保證備課工作的有效性,還需要把握備課工作的基本方向。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當在備課時融入教學的三維目標。這樣的備課內容體現了教學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價值觀與情感態度的目標,使備課具有很強的實效性與方向性,為接下來教學的有效實施做好鋪墊。這樣的備課活動把握了備課工作的整體方向,在教學活動中具有較強的實效性。
2.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高度重視。
第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數學教學要想保證有效性,教師就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保證有效性。小學生年齡較小,有時很難保證數學學習的專注度和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引導。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等位置上,而不是在教學中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那樣會使自己與學生之間存在較遠的距離,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良好的師生關系,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單純注重知識講授而忽視師生交流,只有進行交流,教師才能及時掌握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問題和難點,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才能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措施。
第二,創設教學情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證,需要教師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合理、科學的教學情境,除了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之外,還能保證教師具體教學的順利實施。
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十分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以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規律及小學數學的內在特點為基礎,營造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我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參與度,使教學情境變得更加生動及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由于在教學中創設了合理的教學情境,使數學教學更加具有直觀性和清晰性,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提高。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證。
第三,改變教學方式。要想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創新。傳統的數學教學,一般都是教師講解相關知識,分析數學教材中的概念、要點與難點等,在課堂上留出相應時間讓學生進行解題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新課程背景下,會出現相應的不足。教師應當合理改變教學形式,除了加強基礎知識的講解之外,還要注重提問式教學與實踐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課堂提問,以此了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存在哪些疑問。教師對于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創新,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此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整體有效性的提升。
3.教學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評價,對于教學的有效性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教師只有保證評價環節的有效性,才能保證教學的整體質量。
第一,重視評價。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重視課堂教學,也要重視評價環節。教學評價的有效實施,首先需要教師高度重視。教師通過教學評價的實施,可以知道學生在學習過程及作業完成中的主要問題,以此來找出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教師只有重視評價環節,整體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第二,合理完善評價體系。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重視評價環節之外,還要對評價體系進行一定的合理創新。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我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了完善。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將評價內容分為三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占50%、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占30%、學生回答問題的表現占20%。我不僅改變了傳統評價體系中單純看重成績的評價方式,而且將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與學習態度納入評價體系中。這樣一來,我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就保證了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樣不僅保證了評價環節的有效性,還使數學教學整體具有實效性,保證了教學的整體質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三 結束語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想要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保證教學中多個環節的質量。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課堂教學及教學評價等工作時,都要注重有效性。只有這樣,小學數學教學才能在新課程背景下發揮實際作用,提高學生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薇薇.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6)
[2]秦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5(2)
[3]冷亞娟.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5(3)
[4]李明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2)
[5]陳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優化分析[J].學周刊,2015(32)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