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了解大連市中職學生對營養午餐的需求狀況,采用問卷星進行了電子問卷調查和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希望食堂能提供自助餐,有豐富的蔬菜、水果,新鮮的魚、肉、蛋,菜品味美適口,有多樣主食,有湯或粥,色彩搭配有食欲,最看重口感和衛生狀況;期待學校能提供營養的相關知識或課程,認為營養午餐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關鍵詞】大連" 中職學生" 營養午餐" 需求調查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2-0127-03
學生營養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良好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目標。學生營養午餐是保證學生營養與健康的重要措施,在于若木等一些著名營養專家的積極呼吁和極力推動下,我國最早于1987年在杭州市定安路小學開始學生營養午餐的試點推廣工作,在經歷十余年的不斷推廣和完善之后,國家經貿委、教育部、衛生部于2001年聯合發布《關于推廣學生營養餐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第一次由國家發布的關于學生營養餐推廣的文件。文件中明確指出:學生營養餐是指以保證學生生長發育和健康為目的,生產單位根據平衡膳食的要求,在嚴格衛生消毒條件下給學生提供安全衛生、符合營養標準的色、香、味俱佳的配餐。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城市試點的初步經驗表明,推廣學生營養餐應遵循“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學校組織、家長自愿”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作用,動員各有關部門、生產企業、中小學校、民間團體及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各地經貿、教育、衛生部門要組織有關方面的力量,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動學生營養餐工作由點到面、由城區到近郊、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乃至發達鄉鎮,積極穩步地開展,防止一哄而起、放任自流和無序競爭。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做好學生營養餐工作的模式和做法,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現如今,學生營養餐推廣工作已經走過15個年頭,大連市作為我國開始推廣學生營養午餐較早的城市之一,也取得了諸多成績。本次研究旨在進一步完善相關數據,為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營養午餐推廣工作提供數據參考。
一 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大連市12所中等職業學校565名學生,男性191名,女生374名。
2.調查方法
利用問卷星網絡平臺,設計電子問卷,對學生營養午餐的需求進行匿名調查,網絡平臺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二 結果
1.學生對供餐模式的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希望是食堂自助餐的學生占73.3%,希望是食堂套餐的學生占12.2%,希望是校外企業統一供餐的學生占4.1%,希望自己解決午餐的學生占10.4%。見表1。
各種供餐模式各有利弊,就學生營養餐供應來看,筆者認為按照營養標準設置的套餐更有利于學生的身體
發育,但調查的結果是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了食堂自助餐的模式,這說明我們營養套餐的吸引力還遠遠不夠。
2.學生對營養午餐最看重什么
調查數據顯示,對營養午餐最看重口感的學生占39.6%,最看重菜品數量的學生占7.4%,最看重營養搭配的學生占22.0%,最看重衛生狀況的學生占31.0%。見表2。
學生是營養午餐的食用者和受益者,他們對營養午餐最看中的項目則是供餐者今后改進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此項調查的目的就是要將學生對營養午餐看中的項目進行排列,明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3.學生對營養午餐的菜品、適口性及色彩搭配的需求(此項為多選)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應提供多樣主食的學生占60.0%,認為應提供新鮮魚、肉、蛋的學生占76.1%,認為應提供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的學生占81.2%,認為應提供湯和粥的學生占55.2%,認為所提供菜品應味美適口的學生占64.8%,認為所提供菜品應色彩搭配有食欲的學生占48.3%。見表3。
大連市作為較早推行學生營養午餐的試點城市之一,已經走過15個年頭。本課題另外一項調查報告中在對學生進行營養午餐現狀滿意度調查時,結果是不及格,筆者在思考,是不是供餐者提供的營養午餐和學生對營養午餐的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偏差。結果證實了這一點,以前三項為例,60.0%的學生希望營養午餐提供多樣主食,而現狀是48.7%的學生只能吃到白米飯這樣的單一主食;76.1%的學生希望營養午餐提供新鮮的魚、肉、蛋,而現狀是26.2%的學生居然在學校午餐中從沒吃到過魚;81.2%的學生希望營養午餐能提供豐富的蔬菜和水果,而現狀是我們的營養午餐幾乎不會出現水果。
4.學生對營養知識的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非常需要的占36.5%,認為不需要的占10.6%,認為無所謂的占35.9%,學校已經開設相關課程或老師經常講的占17.0%。見表4。
2005年7月16日在中國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學生營養餐高層論壇上發布的“上海宣言”中指出,“營養和教育是決定學生素質的主要因素,兩者共同決定著學生接受教育的能力、綜合發展的能力,以及未來貢獻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在此項調查中,雖然認為非常需要營養知識的學生只占36.5%,但也是幾個選項中最多的,這個結果告訴我們非常需要營養知識的同學占多數,而認為不需要和無所謂的同學則證實了我們營養教育的嚴重缺失,感到欣慰的是我們有17.0%的同學已經接受到營養教育。
5.中職學生對營養午餐和身體健康間關系重要性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十分重要的學生占76.6%,認為有點關系的學生占16.5%,認為沒啥關系的學生占4.8%,認為無所謂的學生占2.1%。見表5。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營養午餐對身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這一結果是可喜的,但仍有少數同學對營養午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有極少數同學認為沒啥關系,這是十分危險的,這也暴露出了我們營養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三 結論分析與討論
由調查結果可知,大連市中職學生最希望的午餐供餐模式是學校食堂自助餐;對營養午餐最看重的是口感和衛生狀況,其次為營養搭配和菜品數量;認為營養午餐中應提供豐富的蔬菜、水果,有新鮮的魚、肉、蛋,菜品味美適口,有多樣的主食,有湯或粥,色彩搭配有食欲;非常期待學校能提供營養的相關知識或課程;絕大多數同學認為營養午餐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國內外經驗表明,推廣學生營養午餐是平衡膳食、解決學生營養不良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和國民素質的重要舉措。此次調查,旨在了解營養午餐的直接食用者和受益者對營養午餐的需求狀況,為大連市進一步做好學生營養餐的推廣工作提供有力的參考。
參考文獻
[1]中國營養學會編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
[2]翟鳳英、曹若湘、付俊杰等.北京市學生營養餐現狀分析[J].首都公共衛生,2007(1):7~12
[3]段佳麗、王紹麗、曹若湘等.北京市中小學生營養午餐實施現狀的調查[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2(4):210~212
[4]慕永利、馬勇.高校學生膳食營養狀況調查[J].食品與藥品,2006(10):60~61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