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正式啟動,這也是全國第一家具備智能硬件工業制造全產業鏈的協同服務平臺,填補了北京市在工業高端樣品機制造領域的空白。
當日,“夢工場”還同以中國電子和泰爾實驗室等為代表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以迪信通和北京路浩等為代表的產業鏈服務商、以紐曼和北大創投等為代表的產品及投資服務商,共計27家單位進行了合作簽約,中關村智能硬件創新創業生態圈初具雛形。
以敏捷制造為核心
記者了解到,雖然近年來智能硬件產業方興未艾,但由于智能硬件產業的生態尚未形成,相對于軟件產業,智能硬件創業門檻較高,缺乏硬件優化、樣機打版、測試驗證、工業設計等公共服務平臺,產業鏈上下游溝通成本高,區域內企業互動不強、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有限,產業環節較為分散。另外一方面,智能硬件產品創新數量大、種類多、技術多樣化,標準不統一,導致產品推廣方面遇到問題。
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創始人程靜表示:“傳統公共服務平臺或者孵化器的模式是一個園區、一棟樓宇、幾間辦公室,免租金、交物業費、設立咨詢柜臺,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涵蓋實習工廠、設備間、原材料庫、磨具庫,設計的產品從原型到包裝完畢的樣品都包含在其中的重裝孵化器。”
作為綜合性開放化的智能硬件公共服務平臺,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主要秉承以敏捷制造為核心的創造服務模式,打造提供快速制版、快速貼片、快速打樣等一體化產業技術服務鏈條的協同服務平臺,從而切實幫助中小企業,提升企業和技術創客的產品研發能力,加快產業化速度。
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配備了全套敏捷設備,還有專業的工程師進行操作,可以大大縮短科技型企業的硬件研發周期。從PCB制作到貼片、焊接、測試,再到制成整個樣品機,原來在深圳需要40多天完成的制造周期,在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僅需3至5天即可完成。
夢工場設有智能硬件敏捷制造平臺、智能硬件產業鏈協同服務平臺和CY-time自媒體平臺。作為首家綜合性開放化的智能硬件公共服務平臺,夢工場將通過聚集全國優秀的上下游生產要素,為智能硬件創業者和創新企業提供快速打樣、協同服務、創業時間等全產業鏈服務。
與此同時,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還通過和國家級實驗室對接,為智能硬件提供多樣化的快速產品認證以及服務測試。此外,夢工場還將打造專業的元器件電商平臺,為硬件企業提供研發所需的各類元器件,打通采購綠色通道,大大縮短其采購周期,讓創新夢想快速成真。
智能硬件生態圈初具雛形
當前,智能硬件產品正成為下一個“臺風口”。隨著全球IT技術、互聯網發展引領產業的變革和跨界融合,智能化的浪潮向家居、可穿戴、汽車、制造領域快速延伸,引起全球高科技企業、投資機構的廣泛關注,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
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的誕生也恰逢中關村智能硬件發展的新浪潮。百度、小米、樂視、京東、奇虎等一大批中關村互聯網企業積極布局智能硬件,聚焦技術和商業模式融合創新,推出了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盒子、手環、路由器等系列智能硬件產品,同時孵化培育了一批創新型企業,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智能硬件產業生態圈。
比如,京東推出了智能硬件創新加速器的“JD+”計劃,整合原有優勢,聯合創客社區、眾籌平臺、生產制造商、技術服務商、內容服務商、渠道商等,從深度合作、數據共享、營銷支持、供應鏈服務、技術支持、金融服務及資金支持等全方位為“JD+計劃”內的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搭建創新智能產品開放平臺。
百度推出了Baidu Inside創新智能硬件合作計劃,與佳能、海爾、聯想、華為等多家合作伙伴和中小企業聯合發布了涉及智能語音、智能影音、智能健康、智能車載、智能網關多個領域的20多款搭載百度技術的智能硬件產品。
小米公司則以小米三大主線產品(即小米手機、電視/盒子、路由器)和相關周邊智能產品研發、適配,以及小米投資或入股第三方企業為手段進入智能硬件行業。目前小米已經投資、培育了20多家智能硬件企業,構建起小米終端生態圈。
奇虎公司聚焦于安全、安防和健康,已推出兒童衛士、安全路由器、空氣衛士等產品。奇虎公司還積極通過投資的方式布局國內外優秀企業,主要集中在模組、交互技術等硬件上游領域和云服務、應用等領域。
目前,中關村已形成總部、設計、研發及銷售在內,中試、制造、集成等環節在外的“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符合首都“高精尖”定位的智能硬件發展模式。
產業規模將達5000億
專家認為,與電子時代以硬件制造為核心的發展模式不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硬件建立在以大數據為核心,“軟件+硬件”結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一體的基礎之上。智能硬件的核心是“智能”,重點是軟件。能否做好智能硬件,關鍵在原創思想。
中關村是中國互聯網的中心,集聚了一批互聯網軟件巨頭和人才,擁有發展智能硬件產業的良好基礎。
中關村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硬件、軟件、互聯網、芯片傳感器、設計、創客為代表的六種智能硬件創新生態模式。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快速地向人們的生活滲透,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中關村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智能硬件創新中心,形成了獨特的智能硬件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作為新興產業,智能硬件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互聯網+”的特色產業。當下,美國正漸漸進入新硬件時代,谷歌、亞馬遜等企業紛紛布局硬件產業,眾多極客和創客成為新硬件時代的引領者。
去年10月,中關村成立了中關村智能硬件產業聯盟,成員單位包括京東、小米、百度、奇虎360等行業龍頭企業,覆蓋芯片設計、工業設計、軟件、互聯網和大數據、硬件、電商、檢測認證等產業鏈環節。
今年3月27日,中關村管委會和北京市海淀區政府聯合出臺了《中關村促進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支持政策》,從支持智能硬件產業集聚、搭建智能硬件公共服務平臺、中小微企業創業融資、支持領軍企業做強做大、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強行業交流合作等六個方面出臺了29條措施,旨在為智能硬件企業打造最適宜的生態體系。
與此同時,中關村聯合各個服務機構,依托高校院所、科研單位,致力于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智能硬件創新中心,著力培育一批智能硬件企業,加快推動智能硬件產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未來中關村核心區將積極推動中關村西區業態轉型升級,形成智能硬件產業“基地+孵化器+加速器”的集聚區布局;在中關村國際數字設計中心、中關村創業大街掛牌中關村智能硬件集聚區的孵育基地;在海龍大廈、e世界掛牌中關村智能硬件產業集聚區的加速器,并引入專業服務機構運營。兩年內,中關村核心區域內智能硬件產業收入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海淀區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硬件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