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師兄”怎么了?
“‘二師兄’發飆”、“豬肉價格上漲,牛市怎么辦?”……近幾個月,人們對豬肉價格飛漲持續關注,從豬周期,到CPI,一直延伸到貨幣政策,股市、樓市走向,眾說紛紜。
記者從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的網站上查詢到,截至7月底,本市精瘦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500克11.28元,而在3月底,這個數字還僅為7.72元,漲幅明顯。
那么,本輪豬肉價格為什么會上漲?
據悉,今年1月—6月,本市豬肉批發價格環比指數分別為93.71、101.50、93.45、107.53、108.17和107.78。從價格指數可以看出,4月份開始,豬肉價格進入上行通道。受去年生豬市場的持續低迷的影響,能繁母豬的存欄量相較往年出現明顯下降,導致今年毛豬的出欄量同比明顯減少,生豬批發價格出現反彈。而在豬肉價格啟動上漲通道后,養殖戶惜售心理又造成市場供應量相對偏緊,使得5、6月份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此外,消費需求的逐漸恢復,供需失衡也成為拉動本次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對此,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預計,生豬供應偏緊現象將延續至3季度,未來兩三個月豬肉價格將繼續呈高位運行態勢。到9月份以后,豬肉消費需求進入旺季,加上下半年節日效應明顯,本市豬肉價格將小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