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師米杜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漂,算上大學,已經在北京呆了八年。米杜是家中獨子,老家在西北的小城市,除了過年,平時幾乎沒有時間回家。米杜的父親在一所中專學校當老師,近兩年,年近花甲的父親都會利用暑假時間來北京照顧他一段時間。今年父親來京,米杜用鏡頭記錄下了父親這段時間的點滴。
米杜的父親來到北京,拎著行李走出北京西站。米杜的老家離北京很遠,即使坐高鐵,也需要七個小時。
父親蹲在地上收拾混亂的廚房。父親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幫米杜收拾房間。米杜是家中獨子,從小懶惰習慣了,添之平時工作忙,房間經常混亂不堪。
每天清晨或傍晚,父親都會去超市買菜。父親來京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兒子做幾頓可口的飯菜。攝影師的工作要求米杜每天在外奔波,很少有時間能自己做頓飯,基本都在外面買著吃。一直以來,父親最擔心的就是兒子的身體。
父親在做家鄉的特色面食——扯面。米杜是西北人,喜歡吃面,但北京的面食并不合口味。為此,父親專門從家鄉帶來了面粉,親自下廚做面。
父親在家居城選購家居用品。每次來京,父親都會為兒子添置一些家居用品。
晚上,父親和兒子的室友坐在客廳一起看電視。因為是老師的緣故,父親和兒子的室友相處起來很融洽,共同話題很多。
在老家,每天吃過晚飯,父親都會去家旁的河堤公園轉轉。北京沒有大的河流,住的周圍也沒有像樣的公園,父親就在樓下周圍轉轉。即使趕上北京下雨,父親的這一習慣也不會變。
睡前,父親會玩玩手機,在微信上和家鄉的朋友聊聊天。雖然年近花甲,父親對智能手機還是比較熟悉,一方面便于工作和交流,另一方面平時也能看到兒子的朋友圈動態。
父親在屋子里呆不住,白天兒子上班,自己一個人也會出去轉轉。但是對于在小城市呆習慣了父親來說,北京太大了。尤其是坐地鐵上下樓梯和漫長的換乘,讓父親很不習慣。
周末閑暇時間,父親會和兒子一起去北京的公園景點。在圓明園,廢墟遺址的路面頗為不平,不過這難不倒一直鍛煉身體的父親。
雖然身體很健康,但年歲不饒人。父親已經帶上老花鏡,鬢角也長出了白發。
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父親玩著手機睡著了。洗衣、做飯、收拾房間,還時常要在偌大的北京城轉,父親來京的這段時間,并不比平時上班輕松。
父親回家前,米杜終于有時間給父親做一頓飯。讓父親嘗嘗自己的手藝,也算犒勞一下父親這么多天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