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位于懷柔區渤海鎮田仙峪村的全市首個農村休閑養老試點社區國奧鄉居正式啟用。集清山秀水、古樸農宅、便利設施、優質服務于一身的優勢,讓這個新型養老社區備受城市養老群體青睞。
運行機制四位一體
田仙峪休閑養老社區項目是本市農村和新型城鎮化改革的重點任務,由政府主導、國奧集團參與建設和運營。項目主要在盤活鄉村存量傳統民居的基礎上,吸引城區老人到鄉村養老,為身體健康、擁有自理能力、具備中高收入的老人提供中高端鄉村休閑養老服務。
去年8月,田仙峪休閑養老社區項目正式啟動。試點工作采取農村閑置房屋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三權分離”的原則,“農戶+合作社+企業”的經營模式,建立起了“農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業經營、政府管理服務”四位一體的運行機制。這是我市引進市場機制、盤活農村存量資產、緩解社會養老供需矛盾、實現城鄉生活聯動的一種可復制性模式。
在此過程中,農民、合作社、企業、政府各有分工。農民將閑置房屋流轉到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社員后取得房屋租金收入并參與收益分配。村委會把擁有閑置農宅的農戶組織起來,成立北京田仙峪休閑養老農宅專業合作社,作為組織管理農民并與社會資本開展合作的主體。合作社在區、鎮政府的指導下與企業開展合作,確定合作形式、管理形式、收益分配方案等內容,在每年取得收益時對社員進行分紅,并對社員進行管理。作為投資和經營的企業,國奧集團投入資金改造房屋,建設公共配套設施,完善生活服務體系,組織農事活動,豐富老年人文化休閑生活,建立客戶準入和退出機制,吸納本村村民就業。區、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工作,引入有實力、有信譽的優質社會資本和專業管理團隊,集成各項扶持政策,對試點村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簡化審批手續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監督合作社對社員進行分紅,維護農民權益。
“區別于農民個人之間的宅基地轉讓、非法交易,以及自建房和小產權房,通過這種四位一體的經營模式,農民仍然擁有房屋的所有權,而合作社與企業擁有房屋的使用權和經營權,不違反已經出臺的政策規定,做到了于法周嚴、于事簡便?!眹鴬W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特色院落市場走俏
經過半年建設,田仙峪休閑養老社區于今年5月初試運營,被命名為國奧鄉居。經過改造,30套閑置老舊農宅融入鄉愁元素,被打造成了“老學者”“老將軍”“老中醫”“老影迷”等特色鮮明的主題院落。農宅外觀古香古色、頗有鄉村風情;內部裝修風格考究,衛生間、廚房等設施齊全,非常適合老年人居住。
此外,社區配備的綜合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等配套設施可為租住老人提供用餐、就醫、安保、送報、打掃房屋等服務。國奧集團還成立了42人的運營團隊,可為老人提供48項服務。
先“住”為快的退休職工趙慧玲夫婦,是第一批安家國奧社區的22戶特殊“村民”之一。老兩口居住的小院雖很普通,但經裝飾一新,卻也古樸別致,門前有清澈的小溪淌過?;疑u瓦的房子雖然簡單,但是配上橋下潺潺的小溪,屋后陡峭的山峰,房前的小菜園,卻儼然一幅山水畫,使人陶醉其間。
趙慧玲老人介紹,以前老伴兒一直患有心肌梗塞,必須不斷吸氧。如今搬進了依山傍水、景色怡人的田仙峪村,到處都是綠色,呼吸到的空氣都是甜的,“呼吸機”可以下崗了。
社區硬件好,服務機制如何?利用田仙峪村委會閑置的辦公樓,這里建起了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內設公共食堂、休閑酒吧、餐吧、洗衣房等公共服務設施。兩處閑置的宅基地建設的衛生服務站,安裝上了專業的醫療設備,配備專業醫務人員,衛生服務站的醫保定點資格也進行了認定。所有入住的老人只需要辦理簡單的手續,就可以持醫??ㄔ谛l生服務站就醫看病。
同時,依托全市煤改電政策和田仙峪村煤改電工作的開展,養老社區在冬季取暖等方面也得到了保障,為了給社區做好配套,鎮村對附近河道和環境進行綜合治理,老人們眼中的環境美了,附近村民也收獲了新的風景線。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弊哌M田仙峪村休閑養老社區,隨處可見茶道、戲曲、中醫等不同的文化元素,讓社區在“鄉趣兒”與“潮范兒”中有了平衡。房屋外部“味道”十足,內部裝修則突出“洋氣”,功能完善性和便捷程度全部符合現代家居的標準,老人居住處處“順手兒”。
價格方面,國奧鄉居院落出租實行會員制,主要面向55歲至70歲的健康老人,分為長租模式、短租模式和體驗式經營模式三種。收費根據環境和服務,從每年6萬至12萬元不等,最長租期為20年。
“雖然剛剛試運營幾天,但社區的市場反響很好。很多市民打電話到公司咨詢,還有不少市民專程到現場參觀體驗。目前,已有6套農宅處于簽訂租賃意向的狀態。除預留用于短期租賃的房屋,目前其他剩余房源也十分緊俏?!眹鴬W集團負責人介紹。
增加收入農民受益
田仙峪休閑養老社區的建設不僅為城市養老族提供了生活便利,對該村農民來說,實惠也是實打實的。
合作社的社員圍繞“養老”,進行培訓后將為老年人提供多種服務比如家政、照料、餐飲等,并領取工資。從而達到“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解決城市居民養老、帶來企業經濟效益”三贏效果。
通過項目,農民不僅獲得了一次性支付的高額房屋租金,還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目前,該村已有19名村民在社區從事保潔、餐飲等服務工作。
田仙峪村民趙淑伶就是其中一個。由于愛人身體殘疾,家里家外各種事情全靠趙淑伶一人打理,她家生活并不富裕。去年村里流轉閑置農宅,她把家里幾間閑置舊房租了出去,希望賺些錢貼補家用??蓻]想到的是,幾間老房竟獲得了40萬的高價租金,趙淑伶自己還在社區找到了穩定工作。這讓她興奮不已。“家里租房拿到了40萬,我每月還有2500塊錢工資?,F在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寬裕了不少,心里特別知足。”趙淑伶說。
田仙峪村黨支部書記張建昆介紹,流轉30套閑置農宅為村民帶來了1700萬元的收入,閑置的村委會辦公樓建設成為綜合服務中心,也使村集體獲得了155萬元的收益。村民在社區就業還可獲得每月25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工資。此外,合作社每年還可獲得養老社區經營利潤10%的分紅用于對社員和全村農民進行二次分紅,這些都將拉動全村農民收入。
6月18日,北京市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譚維克到田仙峪村,就盤活農村閑置房屋發展鄉村休閑養老社區試點工作開展調研。
通過實地察看休閑養老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田仙峪社區衛生服務站及國奧鄉居農宅建設情況,譚維克對田仙峪鄉村休閑養老社區建設給予了肯定:“田仙峪鄉村休閑養老社區建設是深入推進北京市‘新三起來’的創新模式,對推動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繼續探索休閑養老社區建設新思路,鞏固完善建設成果,并將這一成功經驗逐步推廣,為農村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成熟、可復制的寶貴經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