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范圍內空間信息技術均呈現出快速發展的的勢頭,國際間的空間信息產業競爭也越發的激烈,目前在國內各個行業之間的信息化建設同樣一日千里。在城市建設方面由于信息化的作用使得其產業結構也在時刻發生的改變和調整,面對人們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建設,發展智慧型城市成為了各地政府共同的訴求,本文就簡單的對城市規劃信息化引領下的智慧型城市的發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信息化;智慧型城市;環境
在數字化和信息化不斷發展的現今社會,數字智慧型城市成為各個城市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的新方向,但是現代的城市的結構調整是一個繁雜且浩大的工程,其所面臨的挑戰非常巨大,而智慧型城市就是要解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社會治安問題,同時實現以保護環境為原點,從能源的利用到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等方面,營造一個智能化、數字化的生態城市。進入新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得到空前的發展,這也為建立數字化規劃管理積累寶貴的經驗和技術支持,城市規劃的信息化逐漸從紙上談兵過渡到實際操作步驟,因此怎樣做好信息化城市規劃成為建設智慧型城市的基礎和關鍵。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所謂的智慧型城市指的是在城市的規劃發展中應用具有互動式、介入式等智能化數字城市管理系統,讓整個城市的環境、文化、經濟、交通等各個方面形成一種健康可持續的平衡生態。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超認為,城市人地關系系統的數字化主要體現在人是主導地位,而通過信息化能更好的將城市系統的運動規律和狀態進行把握,將居住在城市的人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控,最終使得整個系統不斷的優化,讓城市變成一個更有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智慧型空間。
城市信息化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宏觀上是地球表面測繪、統計的信息化;微觀方面則包括政府、企業管理以及相關決策的信息化;最為基礎的就是市民生活的信息智能化等,如果這4個信息化完全實現那么就完全實現了智慧型城市。數字產業的迅速崛起是數字城市發展的前提,在對數字城市的管理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物聯網、傳感網,其所涉及的領域也涵蓋了建筑工程、醫院、家居、食品和個人的健康等等。“物聯網”的產生主要是人們對于城市和人之間的關系進行反思的產物,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將其與互聯網進行結合,使得城市的公共管理更加的具有創新性,讓物理系統和人類社會的整合成為了可能。
二、城市規劃信息化的共享與革新
1、空間信息共享的核心基礎
空間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主要作用是對最為基礎的地理信息進行采集、錄入、存儲以及查詢分析等。因此在城市規劃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一個具備準確性、高效性和動態性的基礎空間數據庫是城市空間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在對基礎的地理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各個行政機構之間的地理信息資源的交換共享等。
2、城市規劃信息化逐漸向電子化、集成化方面進行轉變
目前在城市規劃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更加充分的使用現代的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從而構建一個具有龐大容量的城市規劃管理數據庫,并以此為基礎搭建一個具備數據庫管理、規劃編制和審批、會議管理等的綜合性應用系統,并且在建立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最終形成某種規范和標準,直至完全實現城市規劃信息化“一張圖”的建設框架,讓城市的規劃管理效率和水平得到提升。
3、空間共享技術在革新中逐漸趨于成熟
隨著國內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項目工程的建設規模也逐漸擴大,相應的在建設過程中其管理和檢察的工作內容也逐漸增多,作為政府部門其數據量以及業務量也明顯得到增加。城市民眾對于政府的規劃服務水平以及政務公開等的需求也顯著提升,除此之外民眾對于城鄉規劃中的科學化以及信息化要求也不斷提升。
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以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作為基礎從而逐漸發展應用系統、業務流程、網絡設施、信息資源整合服務、安全體系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信息載體,從而建設一個集高質量、優質服務和高效能的集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信息體系,支撐起城市建設的實施管理和規劃編制讓城市人們的生活變成部門分散式、串聯式、并聯式或者封閉式等的轉變,有效的降低城市化規劃信息化的成本以及行政效能。便捷的、高效的智慧型城市規劃系統平臺能夠在社會公共服務平臺的延伸和電子政務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上互聯網的高滲透率使得新型空間技術的共享以及推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城市規劃信息系統是一種集成了多種信息技術系統,因此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會不斷的完善和成熟。
4、共建共享平臺服務智慧城市
想要將行業信息和基礎空間地理信息進行集成則可以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來實現,該共享平臺建立完成之后便能夠在網絡環境順暢的情況下進行大量的信息互操作和共享,該平臺能夠將城市地理信息框架數據、行業專題信息、空間地理信息數據作為信息之間銜接的紐帶,將社會上的各個行業、部門之間的信息進行整合,讓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互操作在一個全新的模式下進行得到實現。通過信息平臺的建立能夠為其他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模板和示范,必要時還能提供技術上的幫助。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能夠推進城市之間的區域之間、部門之間的信息收集交換和管理等,使得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越發的智能,在管理上更加的精細化。在完成數字城市的建設之后,然后搭建一個服務型城市的平臺,同時整合網絡多樣化的組合,以云計算和物聯網為技術支撐,開發和推進應用型和技術型的建設系統。
現如今國內的一些一線城市如上海、廣州、北京和沈陽等均開始規劃智慧型城市,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過程中,目前更多的城市也在積極的籌備和規劃智慧型城市的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國的大型城市均成為了智慧型大城市。
5、城市骨架拉升需要資金保障。
凡是屬于國際化的大都市,其軟環境和硬環境無疑都是非常優秀的,在其軟環境中就包括地理信息服務和測繪,而且這兩部分還是軟環境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建設和完善的內容。而地理信息服務能力對于城市的整個承載能力來說非常重要,比如地理信息服務能力能夠在交通管制、城市管制、PGIS等體系的建設中其都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因此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其骨架拉升是測繪業務不斷開拓的根本需求,所以作為政府機構應該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三、結束語
在城市化規劃信息化建設中,其關注點非常明確比如要能夠讓城市進行可持續發展、以民生的基本需求為基點等,然后將物聯網、互聯網等新型網絡技術與智慧城市的建設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要想做建立一個完美的智慧型城市首先要收集更多的和城市建設相關的信息,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存檔,并以這些信息技術作為IT的基礎架構理論,將這些數據最大程度的進行共享和交換,從而為更好的管理體系提供支持,從而為規劃和構建智慧型城市提供更加完善化、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魏志寰.淺析城市規劃信息化引領智慧城市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4).
[2]丁兆威.引領智慧城市發展,促進智慧產業落地——聚焦貝爾信-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深圳)高峰會[M].中國公共安全,2014(07).
[3]陳柳欽.智慧城市:全球城市發展新熱點[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4]焦彩霞,曹楊,鄭佳偉.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小型城市應用初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