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給排水設施與人們生活工作關系密切,因此,優質的給排水安裝施工質量和科學的管理是保障管網系統高效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通過努力保證安裝工程的質量,為建筑給排水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結合筆者實踐工作經驗,對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和施工階段對建筑給排水系統安裝及施工技術的要點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借鑒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要點
一、在建筑工程中給排水施工前期的技術要點分析
1、管理統籌的技術要點。⑴施工圖紙的會審是施工準備階段的重要技術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避免施工圖紙出現差錯,作用是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順利進行,降低建設生產成本。因此,在施工開展之前的準備階段,應加強對設計施工圖紙的審核;安裝的各專業技術人員在接到技術圖紙之后,應進行認真學習,熟悉詳細的設計內容,了解建筑相關結構,明確技術要點特點,領會設計意圖,掌握施工情況,并對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術措施進行規劃;同時,在審核圖紙時,應盡量全面快速地發現圖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便設計人員對審圖時所提出問題做出修改和補充。(2)應堅持預做樣板的原則,對衛生間等涉及管道較多的空間應預先做好樣板,經確認無誤后再指導大面積施工。(3)應加強土建專業及安裝專業的技術配合,保證結構工程質量,滿足對隱蔽安裝中技術和質量的要求,準確預留孔洞的位置及大小,避免出現錯誤的孔洞,浪費人員材料,節約施工單位的資金投入。
2、審核進場材料方面的技術要點。為保證安裝工程乃至整個工程的質量,應嚴把材料進場關,針對每批進場材料,施工單位的相關質檢人員必須對進場材料的品種規格,外觀色澤等進行驗收。具體來說,就是要求材料包裝完好,表面無劃痕及外力沖擊破損;各種管材應保證外觀光滑,色澤均勻,管道的壁厚和圓度應達到設計標準;最后應查驗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使用許可證,生產廠商出具的產品合格證,質量驗收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確認符合驗收規范要求后應予以簽認;材料進場后,按相關的規定對進場的材料和配件進行抽樣送檢,檢驗不合格的材料堅決不得用于工程當中。
二、在建筑工程中給排水施工中的技術要點分析
1、防止管道周邊滲漏的技術要點。排水管常用的硬聚氯乙烯管,其特點是內外壁表面光潔度較高,穿過樓層的結合部因與混凝土結合不好,因而出現管外漏水的現象。應采取如下技術措施:預先在立管結合部作好記號,刷上一層塑料粘結劑,待外表面形成溶結層時,滾上中砂,使其凝固后在塑料管外形成粗糙表面,然后再豎管并用細石混凝土吊模;使用止水環,將止水環固定在立管上后打入混凝土中,增加結合面和泄漏水的爬行距離,以達到較好的水密作用。
2、預防排水管道堵塞的技術要點。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比較常見的質量問題,也是安裝專業與土建施工專業難以精確配合的主要問題。土建專業與安裝專業交叉施工時,經常出現管道被堵塞的情況,這種情況在衛生間的排水管口與地漏施工中尤為嚴重。應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善:⑴由于建筑結構需要原因,應根據規范要求在乙字管的上部設檢查口便于檢修。⑵排水管道安裝時,應暫不連接埋地排出管與立管,在立管檢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時補好立管穿二層的樓板洞,待確認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臨時支撐物。在土建裝修基本結束后,對底層及二層以上管道作灌水試驗檢查,證實各管段暢通,然后將檢查口管與底層排出管連接。⑶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進行排水管道灌水試驗合格后,在放水過程中如發現排水流速緩慢時,說明該管段內有堵塞,應及時查明管段被堵塞部位,并將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⑷為了保證樓面地漏及屋面管口免受雜物等掉入排水管內所有地漏及伸出屋面的透氣管、雨水管口應及時用水泥砂漿封閉,防止管道堵塞。⑸衛生器具就位時,先拆除排水管口的臨時封閉件,檢查管內有無雜物,并把管口清理干凈。⑹排水栓、地漏等處存水彎塞頭在交叉施工中暫不封堵,待通水試驗前沖洗后再行安裝。⑺在工程竣工驗收前,還必須按規范對室內排水管道作通水能力試驗。
3、給水管道的安裝技術要點。⑴給水管道安裝前應復測地溝,綜合考慮放空和管道運行的工藝需要,保證支架符合管道安裝的相關數據符合圖紙和有關規范的要求。⑵安裝施工過程中及完工后,應按時做好各種施工技術資料的簽證記錄,對埋設的管道,應辦理隱蔽工程驗收,做好相關工程記錄,相關技術資料均應整理存檔。⑶穿過建筑結構的管道,均應加裝保護套管,管道和套管之間應用阻燃材料填塞。⑷管道安裝工作如有間斷,應及時封閉入承口的深度不敞開的管口。
4、為坐便器排水口的預留的技術要點。當前坐便器的型號規格較多,下排水口的位置要求不同,施工中應選擇合理的位置以便適應多數居民的要求,否則完工后很難改變。避免出現坐便器排水口距墻面距離不夠,難以選擇便器的問題。應綜合廠家的產品樣本,考慮排水口距墻面的距離以及裝修前的墻面的距離,滿足用戶需求
三、建筑工程中給水施工的優化選擇
建筑工程的室外管網壓力常常不能保證建筑物上層的用水,為了補償差,可以有多種給水方式供選擇。設置水泵的供水方式。據統計,國內水泵類電耗約占全國總用電量的20%,電能的浪費現象相當普遍。為了節能,變速水泵應運而生。水泵在運行中,轉速不變即在額定轉速下運行,稱為恒速運行。如果運行中,轉速是隨機調整變化的,稱為變速運行。這兩種方法都是人們經常使用的給水方法。
氣壓罐供水方式,它是通過使用密封罐里的壓縮空氣,把水罐里的水送到各個配水點的升壓裝置中,它是通過改變氣壓罐中的空氣壓力補充管路的水量,它的使用會使得建筑工程中淋浴器的出水壓力和流量不穩定,不能滿足人們對熱水的需求。此外,如果發生大的用水量,氣壓罐出口壓力就會迅速變小,氣壓罐的水流壓力突然增加,鐵銹和淤積的泥沙坦等大量的排放,從而使用戶非常反感,這種狀況在實際的生活中已經出現過。因此,在建筑工程不要使用氣壓罐供水方式,以此來避免建筑工程內管路系統水壓的不穩定。
使用水泵和水箱的共同供水方法。若出現室外給水管網中壓力小于或者周期性的小于建筑內部給水管網的壓力,并且建筑物用水又非常不平衡,則應該使用設置水泵和水箱聯合供水模式。可以通過在水箱中設置浮球式和液壓式的水位繼電器控制水泵的運行。在使用水位繼電器時,當水箱低水位時,水泵開始運行,當高水位時進行停泵,這樣水泵可以高效率的工作。也就是說水泵的每一次啟閉都充滿或者防控水箱中的有效容積一次,水箱的調控作用就如同恒壓變流量的變頻水泵所發揮的作用一樣。這種水泵和水箱聯合供水的模式技術穩定,供水穩定,水泵在最合理有效的狀態下運行,又可以作為長期運行。
四、結束語
給排水系統安裝的工程質量的對日后的使用產生極大的影響,為使系統達到優質高效,低能耗運行的目的,除了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外,還應確保建筑中給排水系統充分的發揮其安全、穩定、高效的功用。為了滿足建筑工程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要求,提高施工質量,相關的技術人員應及時改進和彌補設計施工中的某些不足,這就需要施工人員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技術素質,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滿足建筑給排水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常愛東.《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安裝及施工技術》.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
[2]陳新寶.《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的概況》.科技致富向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