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州市處于我國的華東地區,該地區人口密度較大,居民的居住建筑密度也較大,建筑中的能源消耗非常巨大,所以建筑的節能化建設與改造是當前蘇州市城市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本文擬從蘇州市節能居住建筑的發展現狀出發,探討其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希望能夠為蘇州市的城市規劃與節能發展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蘇州;居住建筑;節能;發展
近些年來,建筑物的節能建設和低碳的發展理念越來越廣泛地在全世界開始流行起來,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對于環境的要求和生活品質的要求使得建筑物的節能問題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人們問題,筆者從自身的工作角度出發,結合蘇州市當前節能發展的情況,主要分析一下蘇州市的節能建筑和低碳理念的發展趨勢。
一、居住建筑節能在蘇州市的發展現狀
隨著人們在現代生活中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對外部的資源體現出了越來越多地需求,在當前,全世界的可用資源卻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低碳城市的發展理念開始逐漸占據了人們的生活,與此同時大量浪費資源和能源的行為仍然還在不斷發生。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城市居住建筑的發展必須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當前蘇州市的居住建筑節能發展主要還存在著這樣幾方面的障礙,首先是蘇州市政府在居住建筑的節能措施和建設上還沒有形成足夠成熟的經驗和實踐,也沒有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開展發展的借鑒;其次,在蘇州市整體的城市規劃上,特別是節能建筑的發展工作上還不能夠形成足夠科學和全面的指導;再次,蘇州市在發展居住建筑節能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尚處在起步的階段,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因此出現了一些盲目跟從的現象,這對蘇州的節能建筑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最后,蘇州市的本地居民從整體上還沒有形成足夠深入的節能低碳環保意識,這給整個蘇州市的市場經濟發展也帶來了極大的阻礙;還有,對于居住建筑的節能發展上,建筑本身的節能設計相關費用產生的成本非常高,并且不同的建筑項目之間也不能夠進行盲目的模仿,成功的節能居住建筑案例也并不適合迅速地在同類建筑中進行推廣。
二、居住建筑節能發展對于蘇州城市建設的實踐意義和影響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城市的節能建筑建設和低碳的發展始終都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當前階段中,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和工業化建設都處在高速的發展階段,在未來的十幾年內,我國需要在國內生產總值上保證7%以上的增長能力,這就需要人們解決來自自然環境的壓力和資源限制的影響,所以說我國必須要在當前大力發展居住節能建筑。其實現今階段我國還沒有一個完全實現低碳發展的城鎮,在低碳節能領域我國的企業也沒有形成全面地解決方案,因此在技術上還比較落后。我國的節能環保集團就是一家致力于節能環保產業的國有企業,其主要的發展和產品目標就是節能建筑的發展,蘇州市就是該企業的一個重要實踐城市,當前已經成功在蘇州建設成了中國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園,長江節能科技產業園等現代化的科技研發集團,這些企業為未來進一步的低碳建設和節能環保事業發展奠定了雄厚的技術基礎。通過居住建筑的節能環保改造與建設,能夠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品質,實現更好的人居生活質量,在自然環節中與環境實現和諧共處。還有,蘇州市當地還成立了低碳小鎮示范社區,主要通過居住建筑的節能環保示范來為當地的節能環保事業進行有效的推動,加速蘇州市城市經濟的前進速度,提升我國整體的城市節能建筑發展。
三、居住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
從節能發展的理念來看,蘇州市的本地居住建筑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會主要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的變化與趨勢特征。
1.引導性節能建筑建設
在開展居住建筑的節能化改造或建設時,應當對整個城市的節能工作特別是碳排放進行控制和掛歷,這需要在兩個方面進行加強,降低居住建筑中的碳排放并對排放的碳含量進行科學收集與處理。因此蘇州市在未來將會逐漸對其進行調節與規劃,具體實施中首先需要對城市的整體發展進行規劃,其次需要建立居住建筑的節能化標準評價體系,最后要在節能建筑規劃的過程中堅持科學的戰略思想,注意考慮建筑本身的位置和周圍的環境,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在建設中凸顯出科學規劃的重要意義。
在對節能居住建筑進行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將會重點考慮建筑的使用年限,保證在設計過程中建筑的結構與質量可以經受高品質的檢驗,在建筑設計和規劃結束之后,也要執行相關的法律程序,強化責任分配體系,做到信息公開和透明。另外還將不斷地推出城市的環境建筑一體化建設,讓城市的社區能夠更好地包容商業、工作和居住功能,在社區內部對不同的功能進行適當分割,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2.老舊建筑的節能化改造
在實現節能低碳建筑的建設過程中,不僅僅要對新的建筑進行節能化設計和建設,也要針對當前的老舊建筑進行節能化處理,因此蘇州市的居住建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將會逐漸進行節能化改造,讓陳舊的房屋建筑在新的科技幫助下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改造過程中,老建筑的改造過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反過來影響城市的發展,在該過程中仍然要注意居住建筑和城市環境的和諧共處關系,加快城鎮化建設工作,杜絕大拆大建的現象,讓蘇州市的居民和居住建筑都能夠體現出強烈的節能化特征和習慣。
3.政策和資源的互補
居住建筑的節能工作必須要在政府的適當引導下開展,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蘇州市的政府必須要時刻關注自身的經濟發展,在財政工作上對節能居住建筑的建設與改造投入一定的財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同時,也要建立健全好蘇州市本地的節能建筑相關政策體系,搭建好建筑建設企業和節能環保科技企業之間的合作平臺,通過多平臺的合作來有效地對各類資源進行收集和整合,更好地促進蘇州市節能居住建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萬蓉, 劉加平, 孔德泉.節能建筑,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建筑[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07, 33(2): 150-152.
[2] 盧求.中國生態節能建筑發展現狀[J].中國住宅設施, 2008 (3): 28-30.
[3] 仇保興.從綠色建筑到低碳生態城[J].城市發展研究, 2009 (7): 1-11.
[4] 仇保興.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和建筑節能的形勢與任務[J].城市發展研究, 2012 (5): 1-7.
[5] 龍惟定.試論建筑節能的科學發展觀[J].建筑科學, 2007, 23(2):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