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建筑領域取得了進一步發展。進度協調工作作為建筑施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減少工程造價、保證工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作對策作為一項新型管理方法,將其運用于工程協調工作中,不僅能夠有效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還能夠提高經濟效益。本文將對合作對策和工程進度概念及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作對策模型在工程進度協調中的構建,從而為我國建筑領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合作對策;工程進度協調;施工管理
前言:近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新型管理方法層出不窮,合作對策作為一項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特別是在建筑工程領域中的應用,在減少工期的同時,控制成本,創造更多經濟價值表現十分突出,如何運用合作對策在工程進度協調中的應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加強對合作對策在工程進度協調工作中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一、合作對策概念
合作對策主要是指針對某一項特定工作,運用科學方法計算工作各個主體的利益情況,進行合理分配工作,從而實現縮短工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信息化社會背景下,合作對策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且合作對策具有相對完善的理論基礎,能夠在具體工作中,指導管理者順利開展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另外,合作對策應用的前提是堅持合理原則,建立在各個主體優勢基礎之上進行的分配工作,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和發展[1]。
二、工程進度概念及合作對策模型的構建
(一)工程進度概念
項目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程進度作為衡量項目施工實際情況的重要標準,工程進度本質上而言,就是通過調整施工任務在時間上非分配,以此來確保各項任務協調進行,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程。工程進度管理作為項目施工的核心,直接影響工程收益、質量等方面。
(二)合作對策在工程進度協調工作模型的構建
合作對策作為一項能夠解決多個利益主體之間行動分配的有效數學模型方法,能夠通過合理協調、分配任務,以此來實現結果共同利益最大化目標。
一般情況下,合作對策模型的構建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局中人,另一方面是特征函數,前者理解相對容易,即各個獨立的利益主體構成的集合;而后者實際含義則是指任何可能的局中人的集合產生的結合的效益。因此,基于合作理論而言,合作主要是集合中的領隊者提出的代表性決策,運用公式表示則為V(S1 S2)≥V(S1)+V(S2),將各個利益主體結合到一起,能夠實現更多價值。
合作對策在工程進度協調中模型的構建主要通過以下途徑:設定一個工程是由多家施工企業負責的,根據合作對策理論內容,獨立的企業便是局中人的一部分,為了實現模型的構建,還需要將這些獨立的個體集中到一起,促使其能夠發揮最大效益。施工企業結合的核心基礎是工程項目,基于此,集合效益最大化的本質就是項目集合中獨立項目協調程度最優化。
通過對模型最優化描述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知,針對施工企業而言,與業主簽訂的施工合同總收入是確定的,換言之,效益最大化另一種含義即成本最小,總施工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額就是利益。通過對模型的研究,我們不難知曉,當結盟和獨立主體相一致情況下,模型中體現的是參與此項工程全部利益主體產生與結盟統一施工利益相一致,而運用合作對策理論進行協調之后,當二者相同時,便是合作狀態,產生效益也是最大化[2]。因此,施工企業施工進度最大限度協調之下,也能夠充分上文提到的V(S1+S2)≥V(S1)+v(S2)這一結論,合作對策在工程進度協調中模型的建立也就應運而生。
(三)合作對策模型下利益分配
合作對策的應用的核心是利益目標一致性,也是主體結盟的的原因所在。因此,還需要制定一個建立在合作對策基礎之上的利益分配規則,根據合作對策理論內容,其中Shapely值分配法是目前應用范圍比較廣泛的方法,其可以利用一個數學公式進行描述:
這種利益分配方式在具體應用中,其優勢較為明顯,首先,獨立主體獲得的利益一定會高于未合作之前的利益,這也是利益主體實現結盟的原因之一;其次,針對項目施工實際情況,沒有為整個工程作出任何貢獻的利益主體不能夠分配到利益,充分體現了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平均分配“搭便車”的現象的出現,從而確保整個工程進度能夠在計劃內開展。
另外,就施工項目而言,所有利益主體都需要承擔工作,不存在地位差別,具有明顯的公平性;最后,利益分配有效性,也就是說項目施工獲得所有利益都能夠進行分配,且任何一個企業在具體施工中,不存在利益誘導性,只有實現合作,才能夠獲得最大效益,產生較強的驅動性,從而在合同規定時間內竣工[3]。
結 論:根據上文所述,合作對策作為一項新型管理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工程施工項目在開工之前,可以根據合作對策理論,結合各企業優勢,協調進度分配,并加強監督和指導,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從而推動整個工程項目穩定、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楊洪明,段獻忠.雙邊交易模式下基于Aumann-Shapley值的阻塞費用分攤方法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0,18(03):259-261.
[2]梁浩,王渝.基于對策論的供需鏈運作穩定性問題的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2012,20(05):12-14.
[3]尚游,徐玉如.多水下機器人的協調規劃策略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1,10(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