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來,我國橋梁施工技術正處于不斷的飛速發展中,隨著公路建設需求的日益擴大,舊的施工技術已經逐漸無法滿足新的發展需求,可見橋梁施工對于技術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T梁預制施工技術是近年來在公路建設中逐漸得到廣泛應用的一項技術,其具有著相對復雜的施工工序,對于質量控制的要求也相對較高,本文著重總結了T梁預制施工的部分經驗,進行T梁預制施工技術的探討。
關鍵詞:T梁;施工技術
前言
作為橋梁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制T梁的施工通常涉及到鋼筋的加工及安裝、模板安裝、T梁起拱度以及混凝土的質量控制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因此其實際施工作業操作的工序便相對較為復雜,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也相對較高[1]。在一些技術性的工序上,如未能進行完善的處理,對于T梁的施工質量及外觀都將帶來諸多不良影響,甚至波及到T梁的內在強度。為使T梁的施工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特對相關技術進行了總結,僅供參考。
1.T梁鋼筋的加工及安裝措施
(1)為保證鋼筋尺寸的精準度,防止因人為因素造成尺寸誤差,全程以數控化設備進行鋼筋的加工操作。
(2)進行T梁骨架鋼筋綁扎時,于綁扎臺座下的角鋼上進行刻槽,刻槽的設計需與實際設計要求相符,同時以固定間距支撐架進行橫向水平筋的支撐,將鋼箍筋與馬蹄筋的間距控制在一定范圍,并與橫隔板處設置相應的橫撐,用以保障橫向水平筋間距維持在一定的范圍[2]。此外,鋼筋骨架上按照預應力鋼束坐標準確放樣采用螺紋12的鋼筋在梁肋鋼筋處進行點焊,鋼筋的曲線處需進行適量的加密,并設置相應的U型定位鋼筋,用以保障波紋管預應力管道位置的準確性與精準度。
(3)以模具來進行全部齒板鋼筋與面板鋼筋的制作。
(4)在進行鋼筋骨架吊裝時,為避免鋼筋骨架的形狀因受到外界因素而改變,可在定位架上對骨架鋼筋實施加工后,利用整體吊裝架將骨架鋼筋吊至臺座上,并制作骨架吊裝桁梁,以1m的間隔設置吊點間距,同時利用梁場門吊進行配合,以實現鋼筋骨架的整體運轉[3]。鋼筋間距可通過使用鋼筋骨架定位架與整體吊裝進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臺座的周轉頻率也隨之得以提高,有效促進了T梁的預制效率。
2.模板施工
(1)模板采用整體化鋼模,鋼板的厚度需以嚴格的標準進行控制,厚度8mm為標準,且為滿足不同梁長的需求,實際側模長度需超出設計梁長的0.1%,避免出現長度不足的情況。
(2)另外,翼緣板的厚度也需另作要求,以不低于10mm為準,為保障混凝土澆筑后翼緣板線形的直順與流暢,在厚度的基礎上還需另外設置加勁肋。
(3)模板材料篩選完畢后,為防止因過早懸空而導致橫隔板與腹板、翼緣交界處出現裂紋,應首先將側模與橫隔板底模實施分離,并進行張拉,隨后再進行拆除。
(4)T梁橫坡可產生一定的橫坡變化,為適應其調整變化,應在翼緣板模板處設置螺栓螺桿,用于視情況不同而進行調整。
(5)T梁的外觀質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模板安裝質量是較為直觀的一個因素,為盡可能降低T梁外觀所受到的影響,在施工的過程中可采取幾項措施:①為保障臺座與模板接觸的緊密度,可將橡膠止漿條(厚度:2mm)安裝于臺座兩側,不僅可保障臺座與模板互不分離,同時也可避免底模漏漿情況的發生;②為防止模板漏漿情況的出現,可利用泡沫膠于預留孔洞、拼接縫等處進行堵漿,從而保證模板的完整性;③模板在吊裝或使用的過程中,如有形狀變化的情況產生,則應立即聯系專業人員實施修復,以維持模板的完好狀態;④混凝土的外觀質量也是一項需要引起重視的因素,因此在模板脫模劑的選擇上可采用操作簡單的模板專業漆,其涂刷一次的周轉性較高,且能使混凝土脫模后的光滑度大大提升[4]。
3.控制T梁起拱度
T梁的起拱度不僅可直接對T梁的外觀及施工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同時對于完善結構、性能等因素也具有著一定的意義,需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控制:
(1)混凝土中的砂石質量對T梁的彈性模量可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到T梁的拱度。因此,在進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時,應對碎石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并對其彈性模量進行測量。同時,將砂石中的含泥量控制在偏小的范圍之內,應從源頭母材嚴格控制。
(2)混凝土的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水泥用量及水用量的影響,水泥用量愈大混凝土徐變也會隨之愈大,水量愈大混凝土的強度也會隨之愈低。
(3)進行T梁混凝土灌注時,可采用水平分層、斜向分段、一次澆筑成型等方式進行,同時為保障梁體張拉時的強度與設計要求相符,需在現場制作同條件的養生試塊。
(4)預制T梁中最重要的一項環節是預應力高強鋼束張拉,對于梁體拱度而言,施加預應力的張拉時間、順序、大小、壓漿等因素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采用智能張拉及智能壓漿設備加以控制。
(5)預制梁的存放時間長短與混凝土的拱度變化成正比,因此應將預制梁存放的時間控制在30日以內。
4.預制T梁的混凝土外觀質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作為預制T梁施工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外觀質量對于整體施工質量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部分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時常會出現層印清晰、邊線不齊、色澤不均、蜂窩、麻面、毛邊等對外觀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的問題,為解決類似問題,需采用一些針對性的措施用以防治:
(1)通常翼板部分、馬蹄底邊、變線斜邊等區域往往容易產生邊線不齊的問題,針對類似情況,可選用變形小、剛度大的鋼模板,并對其加工后各種細節進行反復檢查,如出現質量問題需及時進行處理。除此之外,每次進行拆模后需及時對模板進行修整,予以妥善管理。進行模板安裝后,需對模板的穩定性與剛度進行細致的檢查,拉桿的拉緊與定位情況也需引起重視。
(2)混凝土表面存在顏色不一致、白斑、黑斑、魚鱗紋等問題即為色澤不均現象,在梁體表面等區域,色澤不均是主要的外觀質量問題。要針對色澤不均的問題進行解決,首先在進行混凝土拌制時需嚴格按照混凝土生產配合的比例進行操作,其次,打磨并清潔模板后,搖勻脫模劑,朝模板面霧狀噴灑均勻,不形成油滴油團,同時對于細骨料的篩濾工作與粗骨料的清洗工作也應做到細致操作。
(3)對于混凝土表面的蜂窩、麻面等現象的預防,首先應當采用質檢合格的材料進行施工,同時也應重視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此之外,也需要隨時關注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以保障混凝土的密實均勻。
(4)梁端與馬蹄根部是產生毛邊與爛根現象的高發區域,針對此類現象,首先應采用橡膠海綿膠條夾于接縫處用于止漿,并設置搭接企口縫。另外將橡膠海綿膠條粘于預制臺座底模包邊角鋼表面,并壓至密實。為防止底模與模板底邊出現間隙,在進行模板安裝時需以牢固為標準。除此之外,在馬蹄高約三分之一處安裝附著式高頻振搗器,并將拼縫兩側的振搗器同時實施起振[5]。
5.小結
T梁作為現階段橋梁上的常見結構,在交通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制作與施工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塑造外觀質量較佳、平整密實的梁體表面,在骨架鋼筋、數控加工等施工工藝方面都需要加強一定的質量控制,不僅要保證T梁的施工質量,外觀質量也不容忽視。本文對部分T梁施工中的技術經驗進行了總結,為T梁預制提供了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閆世崗.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預制標準化施工[J].山西建筑,2013,39(28):157-159.
[2]劉樹利.東淀特大橋預應力混凝土T梁預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3(02):254-255.
[3]鐘遠矚.六四式鐵路軍用梁作鋼棧橋安裝40mT梁施工技術[J].四川建筑,2012,32(06):131-133.
[4]涂金生.淺談40m預應力混凝土T梁側彎問題分析及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4(42):94-95.
[5]徐世春,田志勇.40m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裂縫檢測分析與防治[J].甘肅科技,2013,29(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