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高新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督站 廣東省肇慶市高新區 526238
摘要: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不僅是建筑行業生存的根本,其更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安全與財產安全。工程質量在我國建筑行業存在著工程施工階段與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安全隱患,其工程質量嚴重影響著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程規模大、周期長、工程情況復雜等特點,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具有著極大的難度。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基本特點
1.1使用性
所謂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夠滿足使用目的的各種性能。具體包括:保溫、隔熱等物理性能,耐酸、耐腐蝕等化學性能;地基基礎牢固程度、結構的足夠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等結構性能;民用住宅要能滿足居住的需要,工業廠房要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等使用功能。
1.2安全性
所謂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過程中保證結構安全以及保證人身和環境免受危害程度。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必須保證人身財產安全,必須保工程整體免遭工程結構破壞的傷害。
1.3經濟性
所謂經濟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整個產品使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和消耗的全部費用。
1.4耐久性
所謂耐久性,就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工程滿足規定功能要求的使用年限。因為建筑物本身結構類型不同,施工方法不同,質量要求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等,目前國家對建筑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周期還缺乏統一的規定。
1.5可靠性
所謂可靠性,就是指工程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條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僅要求在竣工驗收時要達到規定的指標,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內要保持應有的正常功能,保證具有使用價值。例如,防洪、抗震、防水隔熱等措施,都屬于可靠性的質量范疇。通過增強可靠性,可以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1.6環境適應性
通過與環境的協調,不僅能夠更高地保證工程質量,還能夠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發揮建筑工程的最大效用。
從總體上來看,建筑工程的這6個質量特點之間是相互依存的,是建筑工程必須達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對其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才能生產出優良的建筑產品。
2、目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工程建設體制仍存在著政企不分,政出多門的狀況。
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閉管理導致許多工程的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質量監督站來自同一系統,隸屬于共同的主管部門,這種管理格局基本上是一種內部的監督體系,很難實行嚴格的、公正的監督,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
2.2施工企業和施工技術人員法律意識淡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標準的頒布實施,既明確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也明確了施工企業在工程技術、質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規范。但一些施工企業和施工技術人員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法制觀念弱化,在施工活動中違反相關規范和操作規程,不按圖施工,不按順序施工,技術措施不當。
2.3 企業經營環境
2.3.1政策因素
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建筑企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產品質量,而產品質量的提高是靠一定生產手段來實現的,建筑企業面對機具設備更新不及時、施工工藝落后、技術工人短缺等普遍存在的問題,很難選擇質量效益這條路子。
2.3.2主管部門行政干預不當
當前,建筑企業的主管部門將其對下屬企業的干部任免權作為管理企業的重要手段,對其人事權使用過濫,根據短期業績來評價、調整企業主要領導班子,致使一些困難企業領導更換過于頻繁,引發和助長了企業的短期的行為。
2.4 企業質量環境
質量文化環境、質量市場環境、質量認知環境和質量群眾基礎是構成企業質量環境的重要部分,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質量行為和質量效益。然而當前存在質量意識淡薄、質量認知不足和缺乏群眾基礎等問題已嚴重影響著質量環境的改善。
2.4.1企業人員素質不高
人的因素始終是影響產品質量的最關鍵因素,操作工人是每一工序、分項、分工程的直接完成者,技術、質量檢查人員是建筑質量的關鍵,企業領導是質量
目標的制定者和推動者,他們的綜合作用發揮決定了建筑產品的質量。企業技術人員的結構存在一定缺陷,技術人員隊伍經驗不足,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夠,工作較為浮躁。
2.4.2工程質量管理低效
質量管理機構不力,質量管理機構沒有充分發揮其職能,質量責任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質量經濟效益分析手段,質量管理部門職能弱化,整理、準備應付上級檢查的材料成了主要工作。工序施工應履行的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制”執行不到位,成為擺設。
3、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途徑和施工質量管理的方法
3.1 建立完善責任制度
我國有必要加強建筑工程質量,從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手段的角度,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質量治理措施。用科學的數據為工程質量保駕護航,努力開拓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推動施工技術進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試驗檢測工作力度,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的優質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合理與完善,從而維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高建筑工程試驗檢測工作的水平,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的優質性和安全性。以加強建筑工程管理為主線,以降低采購成本、加強建筑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檢測為重點,從健全管理制度、效率將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內容,完善工程實驗檢測的角度,提出了建筑工程質量過程各個環節的監控管理措施
3.2技術控制
施工過程的重點是對紅線樁、水準點、工程測量控制樁等重點部位采取妥善保護措施,嚴禁擅自移動,建筑物的軸線、標高及關鍵部位應由專人測量定位和復核,保證測量工作的質量。成品、半成品選用、施工工藝參數及其它有關技術要求等,與質量密切相關,如外加劑摻量、混凝土水灰比、回填土、灰縫飽滿度、防水混凝土抗摻等級等,都將直接影響強度、密實度、抗滲性和耐凍性等,應作為質量控制點,施工時嚴格執行。
3.3隱蔽工程驗收
對所有隱蔽項目必須進行全數監控,如地基驗槽、樁基、鋼筋、地下混凝土、防水層、保溫層、暗埋管線、下水道等,驗收應按有關規程進行,不合格,不能施工下一道工序,確保施工質量。
3.4材料試驗和抽檢
對于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除應檢查出廠合格證外,尚須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進行隨機檢查,較靈活且不受時間限制,可及早發現問題和整改,抽檢頻率不受限制,故若條件許可則應加強抽檢管理。
3.5設置質量管理點
在質量控制的關鍵部位、薄弱環節上設置質量管理點,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些薄弱環節的處理上,若事前采取措施進行管理,則可以避免問題的產生,減輕施工成本。質量控制點設置原則是根據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質量特性對整個工程質量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因此應對施工工程對象進行全面分析比較,明確質量控制點,再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
3.6推行樣板管理
建筑工程樣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導作用,它體現設計要求,達到指定的質量等級,把抽象的設計要求和繁復的質量標準、規范、規程等因素具體化和實物化,提供給施工人員參照。因此,推行樣板管理是保證和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大型房建工程推行樣板管理,通過樣板間的施工可達到更好地控制施工質量、工期、材料定購和各專業的協調,并可以及早發現存在問題和進行整改,總結經驗。
3.7重視技術改進和創新
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因素息息緊密聯系,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除提高工程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技術素質外,還必須采用先進施工工藝,提高技術措施,改進施工設備、信息和檢測技術等,樹立現代化建筑產品觀念,通過技術進步,實現施工設備、信息渠道和施工工藝的更新換代,滿足工程建設現代化的需要。為保證工程質量,應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和適用性,施工過程中要建立符合技術要求的工藝流程、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不斷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
4、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規模的擴大,建筑工質量工程施工的設計前景應該是節約資源,降低損耗為基礎的,以全面控制為依托,向著更適合全球化實效性的方向發展。建筑工質量施工涉及到各種專業和各個方面,需要承包商、業主、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建筑工質量必須以發展新型建筑工質量材料為前提,進一步推廣建筑工質量工程施工應用,充分發揮建筑工質量施工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程志雄.淺析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問題及措施[J].河南建材,2011(2):45~ 49.
[2] 王雪敏.建筑施工質量的因素分析[J].華章,2010(3):67~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