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電營銷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是供電企業的核心業務,優化供電營銷的管理水平,即可以提升企業運營的效益和效率,又可以有效地增供擴銷。本文闡述了供電營銷管理的重要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關鍵詞:供電;營銷管理;改進;對策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供電營稍的重要性日漸突出。現階段供電企業的電力供應已由原來的供不應求發展為供大于求的市場,原來的供電營銷模式及供電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階段的電力市場,所以必須轉變原有的供電營銷管理模式,以適應現階段電力市場營銷管理。
一、做好供電營銷管理的重要意義
供電營銷工作是供電企業面向用戶的“窗口”,承擔著電網面對最終用戶的職能,也是市場信息與各類供電業務反饋的收集部門。供電營銷管理水平與精益化程度直接影響到供電營銷工作的好壞,決定著供電營銷的長遠發展。目前,供電企業的營銷模式與營銷理念仍需要改進,在新形勢下供電企業需要對供電營銷的管理,全面推行“大營銷”戰略。
二、當前供電營銷管理工作存在的基本問題
(一)供電營銷管理工作存在認識上的不足
由于長期的政治體制與電網天然的壟斷性,導致個別供電企業員工的營銷觀念與市場觀念還未從以前的用電管理模式發展到市場營銷的模式上來,大營銷、大市場的概念仍然很模糊。首先,他們認為電力產品是“獨家供應”,用戶不得不用,缺乏足夠的市場意識、服務意識、競爭意識,導致用戶對于電力消費的意愿不強烈,從而使地方電力產品市場環境不容樂觀;其次,供電企業部門之間未樹立一致的營銷理念,缺乏有機聯動。內部之間缺乏有效的競爭、激勵和自我約束機制。
(二)缺乏統一的供電銷營管理工作體系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門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及地方的國民經濟。正是因為供電企業的長期存在性,導致在計劃經濟模式下一些國有企業在營銷、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不良習慣,制約著營銷工作的效率與效益。在機構設置上,部門機構設置不完善、分工不明確。例如,各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平臺,信息資源無法共享;同時也缺乏組織協調管理,部門之間不能共同進步。從其他方面來講,當前國家電網“一部三中心”政策的實施過程中,特別是對基層供電企業而言,營銷部門職能定位還不夠準確,與服務中心的配合仍需完善。
(三)缺乏合理的市場營銷方法與策略
首先,在供電營銷管理方面處于消極被動的局面,供電量的增長還受地方經濟的發展的制約。近些年來,由于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某些以制造業為主的地方的供電量得到了很大的增加,然而,對于那些以農業、旅游業等為主的地方,反而出現了售電量水平低于平均售電水平的現象,營銷方面對此也幾乎沒有成效。
其次,缺乏合理科學的市場營銷方法。一是市場細分做得還不夠,對于不同性質的用電戶,很難采用不同的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二是未能與供電企業的特殊性相結合,采取更為靈活有效的營銷策略。例如,供電企業雖然不用考慮產品的存儲成本,但是豐枯水期具有不同的生產成本,由于政府部門制定了相對較固定的豐枯水期電價,這就使供電企業營銷部門很難制定合適的營銷政策。同時營銷部門在這些方面也沒有收集和整理可靠可行的數據,為隨時向主管部門反映并做出更為有效的電價政策調整造成了障礙。
最后,營銷手段中的技術含量也很匱乏。一方面是由于供電線路的網絡化特點,使供電企業無法將營銷渠道隨意改變,只有通過與其他運行部門的互相溝通,做好用電估算與合理調度工作,才能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與線損率,但在這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另一方面是某些數據系統存在一些缺陷。如由于營銷信息管理系統運行時間短,造成系統不穩定或較多的不安全漏洞,非法用戶或電腦黑客入侵系統造成電費計算及統計出現錯誤等。
三、做好供電營銷管理工作的基本對策
(一)提高對供電營銷管理工作的認識
首先,企業各部門要提高思想觀念,將營銷管理工作置于中心工作的首位,確保營銷的“龍頭”地位。各級干部都要為營銷工作出謀劃策,有效聯動,將支持營銷工作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之一,形成“人人關心營銷工作,人人支持營銷工作”的氛圍和環境。樹立大營銷觀念,把不斷提高優質服務水平作為促進電力市場營銷的自覺行為,并使之體現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使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有為企業的社會形象負責的意識。
其次,要樹立靠企業形象開拓市場的觀念。增強企業形象意識,要牢固樹立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品牌的思想,與客戶建立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新型供用電關系。對于大客戶,通過積極定期走訪的方式,摸清客戶的需求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普通客戶,要充分發揮“95598”服務熱線平臺的作用;通過電臺、電視臺向用戶宣傳專題片的方式,積極向用戶展示安全用電節點常識、電費電價波動趨勢、電力產品種類及優勢等相關知識,使客戶能夠全方位的對供電企業服務進行了解,為供電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建立統一健全的營銷管理工作體系
當前,建立統一健全的營銷管理工作體系就是要按照國家電網提出的“一部三中心”框架,以用電客戶為根本出發點,建立有序高效的營銷管理工作模式,以實現精細化管理為根本目標。每個企業自身情況和所處環境不同,精細化管理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施,才能會有良好的效果,要對采用的方式和過程,達到的目的等問題,進行“精細化”分析;供電營銷易受到市場、社會等方面的影響,精細化管理的實施要具備創新性和靈活性,根據外界的情況,不斷進行調整,細在觀察,精在變化。
(三)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供電營銷方法
首先,要增強供電營銷管理工作的主動性。要根據本地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制定電力增長策略。如對于農業發展區,應積極考慮農電的特點,積極為農民生產或農村企業獻計獻策,主管部門對于農業用電的扶持政策要積極執行。對于廣大農民用戶的營銷管理,要結合對基層供電所的熱情服務,做到積極、細致、耐心、熱情;對于工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則應重點考慮大工業用電的特點,積極與相關部門討論合理的電容量與損耗量,提高用電效率;對于旅游區等服務業的供電服務,要做好供電停電計劃,使旅游服務業做好應急措施,特別要保證景區內的重點環節與重點活動的供電工作。
其次,要增強供電營銷管理工作的針對性。積極做好科學合理的市場細分,對于不同性質的用電客戶,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做好重點管理、一般管理與普遍管理的合理結合,提高供電營銷管理的有效性。要做好客戶的好助手,積極主動為客戶節約增收想辦法,實現共贏。為了激發用戶用電的積極性,在堅持原則的同時,可采取靈活的辦法。如對于符合條件的客戶要積極轉入“兩部制”電價管理,實現最優的電費價格。
最后,要加強供電營銷管理工作的技術含量。一是引入相關系統來支持營銷管理工作,如建立供電企業營銷效果評價體系,從經濟性指標評價(如市場占有率、售電均價等)、整體服務、營銷意識評價及可持續發展評價、客戶滿意度評價等方面進行打分,定期對營銷工作進行總結。二是更新與完善各類專項系統,如積極引入營銷調度系統,對其他部門的調度指令進行快捷通知與反饋,提高營銷工作的響應度。
四、結束語
電力行業是基礎公用事業,其安全穩定的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電網改造與升級、電網企業的“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供電營銷管理觀念要轉變,要提高“服務營銷”意識,全面推進國家電網集團化運作、精細化管理、集約化發展,構建適應市場發展的供電營銷管理體系,強調服務文化建設,做好營銷理念、管理、技術、流程和服務“五創新”,為實現電力市場化,完善電價體系,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梁海洲.對當前電力營銷管理的若干問題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12(08):38-39
[2] 秦明亮.當前電力營銷環境分析及建議[J].湖北電力,2013(05):58-59
[3] 張云銳.我國供電企業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情報與經濟,2014(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