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高層建筑工程越來越多,成為了該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高層建筑可以滿足人們的住房的需求率,可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還具有節能的效果。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管理措施,這有利于保證施工的質量,可以促進建筑行業更好的發展。下面筆者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進行簡單的介紹,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幫助,提高建筑企業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高層建筑在城市中比較常見,其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還可以節省較多的資源,具有節能、環保的重要意義。高層建筑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以及安全性,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監管工作,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還要保證施工人員操作的規范性,這樣才能保證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以及安全性。在高層建筑施工時,有時會出現較多的質量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做好裂縫控制工作,還要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這樣才能保證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一、影響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因素
1、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不高
在有的施工單位中,施工人員技術水平比較低,沒有接受專業的培訓,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很多施工人員都是剛剛進城打工的農民,對建筑施工的相關知識并不了解,缺乏工作的經驗,在施工時存在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這極大的影響了施工的質量。有的高層建筑工程需要應用大型的設備,施工人員由于沒有掌握操作的技巧,所以,施工項目的質量不高,經常需要返修,這延誤了施工的進度,而且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影響了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在施工材料貯存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問題,施工材料的性能大大降低了,這不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
2、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隱患比較大
在高層建筑施工時,由于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缺乏安全意識,所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增加了安全事故出現的概率。高層建筑施工本身具有一定危險性,在高空作業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但是由于很多施工單位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而且安全人員沒有做好技術較低工作,使得高層建筑工程存在的安全隱患比較大。有的建筑工程雖然設有消防設施,但是很多設施都是形同虛設,缺乏實際作用,無法保證施工的安全性。有的高層建筑工程環境條件比較差,施工人員如果缺乏安全意識,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
二、強化高層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1、高層建筑混凝土的強度控制
1.1混凝土材料控制
開工前,一定要按設計要求配制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試驗機構做級配試驗,根據級配做配合比試驗,在實際施工時照此執行。但問題就在于級配與現場施工過程中是否相符。有資料統計顯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強度將下降15%~20%,而水泥數量的影響為5%~20%,石子及砂的級配影響為5%~20%;水灰比影響為多增l%,強度降低5%~10%。
1.2 混凝土養護控制
混凝土養護應該從人員、水源、晝夜、覆蓋等多方面措施進行考慮,不漏主要關鍵細節。高層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僅能縮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搗控制嚴格的情況下,仍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為搶工期、養護時間嚴重不足。另外,要加強養護期的督查。對養護所采取的措施及現場養護情況進行跟蹤記錄,及時發現問題,確保養護的有效性。
1.3混凝土強度控制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2002)》中指出,“結構實體檢驗可采用對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進行檢驗的方法進行”。同條件養護試件的要求,第一次明確寫入規范,對它的理解和實際操作,還需要一個過程,但其著重于實體質量檢驗的原則是不言而喻的。要堅決剔除試塊制作的不規范現象。高層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澆筑、養護等氣候條件相差大,混凝土試驗值的離散性也較大,即標準差過大,如籠統地作為一批來評定,很可能不合格。
2、混凝土溫度與裂縫控制
2.1溫度產生的原因
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釋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后期在降溫過程中,由于受到基礎或老混凝土的約束,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裂縫。掌握溫度應力的變化規律對于進行合理的機構設計和施工極為重要。
2.2溫度應力分析
溫度應力的形成過程可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早期:自澆筑混凝土開始至水泥放熱基本結束,一般約30天。這個階段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熱,混凝土彈性模量也急劇變化,這一時期在混凝土內形成殘余應力。中期:自水泥放熱基本結束至混凝土冷卻到穩定溫度時止,這個時期溫度應力主要由于混凝土的冷卻及外界氣溫變化所引起。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卻后的運轉時期,溫度應力主要是外界氣溫變化所引起,這些應力與前兩種的殘余應力相迭加。
2.3溫度的控制及防止裂縫的措施
為防止混凝土溫度表面出現溫度裂縫以及干縮裂縫,關鍵是要保水和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度差;混凝土澆注前,要淋濕模板,澆注后,在樓板表面鋪厚麻袋,同時延長拆模時間,進行保濕養護,為進一步增強模板的保水作用,用塑料膠帶密封所有梁板,這些措施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而產生干縮裂縫。
3、做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要做好基坑支護。基坑開挖前,要按照土質情況、基坑深度及環境確定并審核支護方案,加強對基坑及基坑周邊的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基坑周邊應有安全防護措施,且距槽1.2m范圍內不允許堆放雜物。對基坑邊與基坑內應有排水措施。
做好腳手架編制。高層建筑的腳手架應經充分計算。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工藝編制并審核的腳手架方案應附計算書。做好規范立桿基礎的設置,做好架體與建筑物結構拉結。腳手架與防護欄桿,對架體進行內封閉和立面全封閉。卸料平臺應有計算書和搭設方案,有獨立的支撐系統。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施工單位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比較低,而且缺乏安全意識,在施工的過程中,沒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這不利于保證高層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也不利于提高高層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為了保障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施工人員一定要提高管理的水平,要改進施工管理措施,還要做好監理工作,保證施工設計的合理性。加強施工管理,有利于保證施工人員操作的規范性,還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可以加快施工的進度,促進建筑行業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邱灼立.淺談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的幾個要點[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5)
[2] 白雪松,王可嘉.淺析高層建筑裝飾工程的施工程序及其管理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5)
[3] 王蔚東.某高層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淺議[J].甘肅冶金.2009(04)
[4] 馮洋,王欣,許宏達.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淺析[J].科技資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