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工程和公路工程中,橋梁建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橋梁建設過程中,混凝土的選料、配比、具體制作和檢驗在橋梁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混凝土的整體質量是整個橋梁施工質量的重要保證,橋梁工程的穩定與安全與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密切相關。在目前許多建筑工程公司、工程監理公司都把和混凝土的制作與施工作為最為重要的工作,因為這是整個橋梁建設過程中管理水平、施工質量的具體表現。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需要從混凝土的原材料、拌和技術、運輸手段、養護手段等多個環節入手,這樣才能夠形成高質量、高穩定性的混凝土構件,才能夠確保橋梁建設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橋梁建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路工程和市政工程不斷推進,大體積的混凝土在橋梁中的應用也日益增多,在當前的橋梁建設和施工過程,施工單位十分重視對于混凝土項目的施工,橋梁主體由多個混凝土部件構成,因此在橋梁的施工過程中要重視對于混凝土項目的施工質量和過程加以控制。著重對施工重點的環節、施工的重點技術以及施工的重點部位的混凝土的質量進行管理與強化,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只有根據橋梁建設的具體經驗和施工的實際對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的原材料采購、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才能夠提升混凝土的質量,從而提高橋梁建設的質量與安全
1.橋梁建設的混凝土質量控制
1.1混凝土原料技術控制
混凝土的原料對于混凝土的整體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對于橋梁建設中所采用的原材料的合格率要求為100%,原材料的合格率是橋梁建設的根本需求,因此在原材料的采集過程中要設立專門的采購機構,按照橋梁施工的整體要求,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同時要對采購的原材料讓專業的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和控制,對原材料的數量、種類、性能、規格做到嚴格檢驗,同時做好原材料的倉儲和防潮工作。
1.2混凝土制備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拌和是混凝土性能形成的關鍵階段,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形成顏色均勻、良好的流動性和良好的黏附性,要確保各級、各類原料的配比符合橋梁建設的設計需要,要確保溫度和含水量的合理控制,對高速公路橋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面積大、時間長,對混凝土的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混凝土如果太過干燥就會出現斷裂的現象,因此,在橋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中,隔熱、保濕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目前,我國大體積混凝土養護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泡沫塑料板和草袋、沙袋等不吸水材料,對混凝土進行保護。采取有效的混凝土保溫措施,減少熱脹冷縮效應對混凝土的影響。及時了解和掌握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變化。對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控制必須要由專門人員負責,定時對混凝土內部溫度進行測量。正常的混凝土入模溫度應該是 4 ~8 ℃,在混凝土入模 3 d 左右,混凝土內部中心測點的溫度會達75 ℃,在混凝土入模后的第 8 d 溫度開始下降。混凝土各個測量桿的最大溫差要小于 25 ℃,降溫的速度要求緩慢,確保其未出現陡降情況。
2.橋梁建設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1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要保證運量與施工量的協調,避免運輸時間或運量上的浪費,混凝土運輸方式可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而定,運輸方式的選擇首先應保證混凝土的澆筑量,特別是在不允許留施工縫的情況下,混凝土運輸必須保證澆筑工作能夠連續進行。同時應保證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澆筑完畢。要減少運輸混凝土過程中車輛的中途停車,實現混凝土含氣量、坍落度的合理控制,盡量規劃平整的路徑作為混凝土運輸的通道,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混凝土的均勻性,避免產生分層離析、水泥漿流失、塌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等現象。
2.2橋梁混凝土應用質量控制分析
混凝土澆筑的技術控制方面,混凝土澆筑時要注意澆筑方法的應用,要控制澆筑的高度、澆筑的方式、澆筑的速度,要將澆筑速度與施工速度相整合,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模板及支架進行檢查,以確保尺寸正確,強度、剛度及穩定性都符合規范要求,模板中的泥土及鋼筋上的油污應加以清除。應對鋼筋及預埋件的數量、位置及保護層的厚度進行檢查,并做好隱蔽工程的記錄。在參考環境氣溫、濕度等外部因素的同時,科學確定混凝土澆筑技術要點,以便混凝土形成規范的密實度、強度。蓄熱養護多用于冬季施工,加熱養護除用于冬季施工外、還經常用于預制構件的養護。各種不同的養護方法,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選用。
混凝土振搗的技術控制方面,對混凝土的振搗,應根據施工構件的尺寸、構件內部鋼筋布置等情況,采用不同的振動工具和方法。混凝土振搗時應該對振搗方式和振搗時間進行控制,要規范人工振搗方式和機械振搗方式的應用,選擇合理的方式和技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特殊部位要根據實際情況有區別地選擇各種方法和技術。當采用振動棒進行振搗時,振搗間距應為振動棒作用半徑的 1.4倍。振動過程中,每層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應按規范嚴格進行,振動時間一般以每點振動 60秒 左右,并以混凝土上表面不再沉降,不再有氣泡隨振動冒出,表面呈現出漿液為止。
2.3 混凝土養護的技術控制
混凝土的養護,是保證混凝土強度、減少混凝土表面裂縫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混
凝土養護方法較多,橋梁建設過程中,混凝土的養護方法分為自然養護法和熱養護法。混凝土自然養護法主要是通過覆蓋麻袋、草席、灑水等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達到養護目的。自然養護法的養護時間與水泥的品種及外加劑種類有關,主要包括自然養護、加熱養護和蓄熱養護等。其中自然養護是指在自然氣溫條件下,對混凝土采取覆蓋、澆水、擋風、保濕等養護措施。混凝土加熱養護法主要為了加快橋梁施工的整體進程,對混凝土構件采用蒸汽法進行混凝土養護。各種不同的養護方法,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選用
3.橋梁混凝土質量檢測與檢查要點分析
在具體的工程施工中,加強施工監理,能夠督促施工方案的落實,有效控制施工進度。嚴格管理和控制混凝土分層和分次澆筑的的時間和厚度,確保每一次的厚度均勻,以保證溫度分布均勻。監理有責任和義務監督施工人員的施工,應該采取必要的檢查措施對質量問題進行及時補救,落實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混凝土配合比的檢查。應特別注意對砂、碎石質量的檢查,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取樣并檢驗,不符合質量規范的材料不可投入拌和。要通過嚴格的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拌和過程嚴格按照配合比設計進行,尤其是督促施工人員在混凝土澆筑中的施工,督促施工人員及時移動混凝土澆筑輸送管道,確保澆筑均勻。在工程施工中,每 2 h 要對混凝土澆搗的坍落度進程測量,并做好相關數據的記錄。
結語:橋梁混凝土質量質量控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個工序之間有區別又有聯系,我們應當看到混凝土項目的施工整體過程對于橋梁建設整體性能、質量與安全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混凝土的各個施工環節以及各環節之間的連接進行嚴格的規范與監管,以確保混凝土施工結果中結構的合理性、外觀的良好性、工程的安全性,同時也要確保混凝土施工的強度、功能和耐久性上滿足橋梁整體設計與施工的需要,為合格橋梁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整個混凝土項目施工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主要是混凝土材料的選取、材料的攪拌、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振搗、混凝土質量的檢驗,這些關鍵環節的強化對于混凝土項目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能夠為橋梁的整體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結構基礎,同時提高管理效率和工程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隋春麗.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08):130-131.
[2]陳敏航.探討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6):109-110.
[3]陳曉兵,仇益梅,曾宗文. 橋梁結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與評定[J]. 混凝土,2013,21(4):137 -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