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基礎建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了道路建設的需求。對道路橋梁的需求不斷增加,作為其工程主體的路基施工技術不斷發展,本文著重對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技術進行論述。
關鍵詞: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施工技術
1 道路橋梁路基處理方法
1.1 加筋技術
加筋技術指的是在擋墻內或者是在人工填土的路堤內鋪設土工合成材料或鋼條、鋼帶、尼龍繩以及鋼筋混凝土帶等;或者是通過將碎石樁、土錨或土釘、樹根等等打入邊坡內。經過這種處理,能夠降低路基沉降,提高路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能夠更大的抗拉、抗壓、抗剪和抗彎作用。目前我國已經編制了《公路加筋土工程設計規范》和《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術規范》。
1.2 管樁加固法。
現場灌注鋼筋混凝土管樁是目前國內樁基工程中最新出現的樁型。通過現澆混凝土薄壁管樁機和大直徑長螺旋現澆薄壁筒樁鉆機制成的管樁,通過樁簡的內壁與土體的結合,增加了整樁和土體的摩阻力,從而使單樁的承載力得到提高。具承載力高,耐久性好,成樁質量可靠,施工快工效高,經濟性好,適用土層廣泛并具有環保意義等優點。
1.3 塑料排水板加固法
塑料排水板加固軟土地基是指將塑料排水板用機械插入不同深度的軟土層中,然后通過預壓荷載的作用。使軟土地基內水份沿塑料板向上滲入到砂墊層中,達到加固軟土地基。從而提高地基整體承載力的一種新工藝、新技術,近年來該技術在水上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且打設深度越來越深。該方法造價比較低.加固效果好,施工也簡單.且經驗較為成熟。
1.4 碎石樁加固
砂石樁加固法指的是在軟弱路基中通過采用振動、沖擊或水沖等方式成孔,然后在已經成孔的孔中灌入砂或碎石,使之形成大直徑的密實的砂石樁體,主要有砂樁、碎石樁和砂石樁。砂石樁與土共同組成復合土層,作為基礎下的持力層,減小路基的變形,并且使得地基承載力有所提高。砂石樁加固法主要適用于粉土、黏性土、松散砂土、素填土及雜填土路基地段。隨著多年來不斷的發展和研究,砂石樁加固法技術變得越來越成熟,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1.5動力固結法
動力固結法是通過采用9至30噸位的重錘在9至20米的落距對路基實行錘擊,給路基施以強大的沖擊能,通過在路基形成動應力和沖擊波來實現對路基的壓密和振搗來加固路基,改善路基的壓縮性和減少沉降,使得路基的整體承載力和強度有所提高,也稱強夯法。動力固結法原本適用于飽和粘性土路基,通過近年來在實際工程中的不斷發展,已經發展了動力固結置換法,就是利用夯擊能在路基中強力擠入碎石、礦渣等材料,使得在路基中能夠形成碎石墩,通過與周圍土體形成碎石墩復合地基,使路基的整體承載力和強度提高,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
2、路基壓實和填土
我國相關規范明確規定了路基填料的選擇條件,對其粒徑的最小值和強度的最小值進行量化規定,使用CBR值對路基強度進行標示,使用路床概念,推動施工技術的發展,填料的限制具體指的是,一級公路、高速公路和大型橋梁的路床CBR水平應大于等于8,下路床的填土都應該按照相應的規范進行施工,如果路基填料和相關標準不吻合,應該使用石灰、換填和摻合等方式進行處理,我國目前的道路施工,一般使用噸位較大的壓路機,對碾壓效果進行顯著提高,有助于道路橋梁的壓實,使壓實度不斷提高,一級公路、大型橋梁和高速公路路面之下90cm至160cm部分的上路堤壓實度應該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五,在其它等級公路施工的過程中,應該按照一級公路、高速公路和大型橋梁的要求進行壓實,使路基的壓實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三。
3、路基排水
路基的穩定性和強度會受到水的影響,很多路基危害都由于受到水的寢室,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環境的保護,避免對施工地區水利設施的損傷,重視路基排水工作,建設完善的排水系統,與施工地區自身的排水規劃相適應,在路基施工的過程中,應重視排水工作,避免因多種原因而導致的水患災害,為路面施工和路基施工造成嚴重的損失。
地面排水多使用排水管、急流槽、跌水、截水溝和邊溝等設施,一級公路、大型橋梁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溝渠,應使用鋪砌防護的措施,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進行加固,改善了以往溝渠的布置,對路線雙側的灌溉溝渠進行系統規劃,避免排灌涵洞穿越路線的現象,最終使路基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路面排水的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排除降水,避免雨水從路面滲入,減少對路基邊坡的沖刷,保證路拱橫坡大于等于百分之二,雨水在路面中排除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首先:集中排水,指的是在硬路肩的外側設置攔水帶,每隔40m至60m設置泄水口,將雨水引致排水溝中,在圓形雨水井和開口排水溝對高路段的雨水進行排除。
路基地下排水多使用滲井、深溝、盲溝和暗溝等,使用滲透方式進行排水,如果水流較大,應使用具有滲水管的深溝,近幾年研制的合成纖維、濾布和鋼圈能夠組成軟式透水管,直徑為10cm至40cm,在地面排水中有廣泛的使用。
4、路基防護
路基在施工的過程中,轉變了天然地層的狀態,將路基暴露在室外空間中,受到復雜自然因素的影響,因此,應該進行多種類型的防護。
防護坡面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道路橋梁受到地面水流的沖刷,減少巖石剝落風化的現象,與施工現場的環境相協調,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在道路橋梁的邊坡,多使用種草防護的方式,使用石砌防護,易受到風化影響的巖石應使用噴射混凝土的方式進行防護,但因為使用混凝土進行防護具有較高的造價,很容易破損,因此,應該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推廣能夠改善、美化環境的種草防護措施。
沖刷防護指的是在邊坡地區使用直接防護的方式,轉變以往使用擋土墻、拋石、砌石進行防護的方式,避免不均勻沉降等現象的產生。在支擋防護中,擋土墻受到建筑商的廣泛認可,一般適用于有較好地基和石料豐富的施工場合。
5、軟土地基處理
隨著我國一級公路、大型橋梁和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軟土地基應重視失穩問題,對沉降水平進行觀測,使用多種方式進行控制,如果軟土層的含水量較高或較小,應使用灰土擠密樁,含水量較大,應該在孔內添置石灰粉和干土粉,吸干內部水分,如果含水率較小,應該首先對加固范圍內的土層進行浸濕,之后進行間隔,已經成孔之后,應避免受到水的浸濕,及時進行回填夯實的工作,根據實驗得出的密實度需求,進行及時的夯實,對夯實的次數和下料的速度進行控制,夯錘應保持在100kg左右,有助于對邊緣土進行夯實,如果地下水位較高,應該首先降低水位之后再進行回填夯實工作,如果產生夾層、斷裂和疏松的現象,應該使用洛陽鏟去除,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回填,滿足設計的要求。
6、結束語
總之,在施工的過程中,應不斷提高道路橋梁的穩定性和強度,根據施工的實際條件,使用有效和經濟的方式對填土需求和壓實水平進行滿足,避免因自然災害對道路橋梁產生的侵蝕,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防護。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高速公路和大型橋梁不斷增多,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上述技術措施值得在施工中推廣。
參考文獻:
[1]姜新平.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傳播。2011,(14).
[2]楊山,程周.市政排水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0(14).
[3]聶斌根.道路路基處理方案優選[J].中外建筑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