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受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影響,農田水利灌溉在農業生產中至關重要。近年來,國家在灌溉水利工程建設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農田缺水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盡管如此,我國農田水利灌溉質量依然不高,水利工程本身也存在安全隱患,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必須從根本性問題入手,提高農田水利灌溉的質量。本文將從農田水利灌溉的相關概述、農田水利灌溉存在的問題、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措施等方面來具體闡述。
關鍵詞:農田水利灌溉;問題;措施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加大了對于農業的關注力度,同時也獲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在其中,農田水利灌溉區發展的同時也獲得了質的進步。在灌溉問題上,從過去的靠天吃飯、引用河流中的水來進行灌溉,發展到現在的使用噴灌方式進行保濕,都表現出了我國要使農業得到大力發展的巨大潛力以及決心。由于人口眾多,我國的糧食消費以及糧食產量在世界排名中都居于世界前列。我國的農業發展在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以及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上都發揮出了自身的強大作用。雖然農田水利灌溉區的建設以及管理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仍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今后的建設過程中,要想使我國的農田水利建設區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要先解決這些問題。
一、農田水利灌溉存在的問題
1、農田水利灌溉渠系的配套不完善,防滲襯砌率較低的水渠較多
多數農田水利項目建在丘陵地區和偏遠山區,這些地區修建水利工程的難度相較于平原地區來說比較大,同時,丘陵地區和山區的經濟水平較低,政府能夠投人水利建設中的資金有限,有些地區即使能將水利項目的主體工程建設完成,也沒有多余的資金再投人到配套工程的建設中去,有些地區的財政投人甚至連主體工程都不能順利完成。而農民利用沒有配套措施,只有主體工程的水利項目灌溉田地時并不能充分發揮水資源的作用。實際使用中,多數農田水利灌溉的渠道都是隨地挖建成的土質渠道,沒有內襯建設,渠道的防滲襯砌率比較低,使用時間一長,經過灌溉用水的沖刷和雨水的沖蝕就會發生很嚴重的病害,導致渠道的水資源利用率降低,灌溉效率下降,有些灌溉區澆不到水,有些灌溉區澆水過多,一塊農田里產出不同質量的作物,水利工程的良勝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還會對農作物產生一些負性影響。
2、農田水利灌溉格局設計不合理
某些地區建設的水利灌溉項目前期工程浩大,但建成后的使用率卻不高,原因是設計不合理,如管道繞得較遠,澆灌不方便;只修建了灌溉渠,沒有修建機井,導致農民在雨天過后才能灌溉;相鄰田地的灌溉渠修建不合理,使得地勢較低的地塊常被淹。在建設農田水利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整體規劃、合理布局,依照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建設水利灌溉設備,不能生搬硬套。盡量以最少的人力成本和資金投人獲得最大的水利灌溉效率,節約成本。
3、各方對水利灌溉的資金投入較少
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對農業生產的有力促進是不言而喻的。水利設施建設得越完善,農田的灌溉效率越高,糧食產量就能大幅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也會提高國家對水利建設的投人很多,力度很大,但由于每年水災造成損失較大,這些資金大部分被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或其他工程上面,如建設水電站等,而真正投人到農田水利項目上資金較少,并且常年處于受干旱影響的地區地方政府對這方面的投人也不多。同時,農民自身沒有能力進行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資金缺乏使得水利灌溉設備缺乏有效管理,缺少專門人員進行管理維護,致使水利設施被破壞甚至廢棄,降低了水利灌溉的效率,有些地方甚至造成水資源浪費,水利建設失去作用。
此外,資金缺乏使得水利灌溉設備不能更新。實際農業生產中,多數地區的灌溉設備都是20-30年前留下來的,每到農田灌溉時,村民依然沿用人工操作、手工控制模式,傳統的配水管理方式仍在使用,這直接影響了灌溉農田的水量分配與節水措施的施行。落后的農田灌溉方式,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每到灌溉季上游大量跑水、下游灌溉不足的現象經常發生,并沒有發揮到灌溉的作用,這導致農作物生長受到抑制,最終影響了農業的生產和發展。
4、農民對水利灌溉缺少積極性,重視度不高
近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糧食價格的高低成為農民種田的重要影響因素。種子、農藥、化肥、勞動力及機器等的不斷投人使得糧食種植成本逐年上升,農產品的周期性比較長,生產受天氣影響較大,農民收人不穩定,且整年整體收人增勢逐漸趨緩。權衡之下,很多農民認為種地不如打工,打工收人穩定,只要付出勞動就會有收益。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寧愿選擇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待在農村種地,很難找到足夠的人力對水利灌溉項目設備進行維護和維修。此外,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抗旱作物被研究出來,各種轉基因植物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導致農田水利項目受到的重視越來越低。
5、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不健全
從目前的灌溉管理制度方面來看,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模式依舊是原來的計劃經濟管理方式,除了防汛度汛、抗旱、收繳水費、工程安全管理以外,沒有在其他方面出現新的突破。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管理體制不健全、不完善,沒有形成獨立、健全的灌溉管理制度。大部分工程在建設完成之后,管理部門并沒有把自己真正的當作是一個市場主體,而是通過使用那些陳舊的管理制度,這樣就不能將水利經濟以及市場經濟建設有效的結合。
二、解決農田水利灌溉問題的具體措施
1、提高思想認識
水利灌溉管理單位要在思想上要逐漸提高認識,明確目標。水資源是我國維持正常的經濟發展以及農業生產穩定的重要資源,必須在整個管理工作進行過程中樹立明確的節水理念,同時要加強其科學管理、科學調度,并且尊重自然規律,同時要充分的依靠科學技術來實現和諧用水。同時,應該推廣合理用水的理念,同時不斷的完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的目標,建立健全的農業用水的保障體系。
2、完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農村必須要做好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充分的利用好水資源。
2.1節約用水,提高在整體利用效率
對農業的發展進行灌溉管理后,可以結合有關的收費制度來進行水資源綜合管理利用。讓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生活中可以逐漸的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這樣就可以使農民能夠徹底的增強他們的節水意識。這樣一來,通過節約用水就可以對農業自身的現代化種植進行協調運作,維持了其正常的農業生產秩序。
2.2建立健全用水秩序
建立健全用水秩序,保證農民在生產工作用水過程中可以實現持續運用,大大的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此外,在維持優良的用水規律方面,實施農業水利灌溉管理也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效果,這樣就需要我國有關部門對整個農業灌溉用水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調整與系統的規劃。一旦在水利灌溉的過程中實施出了用水秩序之后,整個農業生產工作就會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運行,大大減少了出現各類用水糾紛的可能。
2.3制定策略,獲得收益
對農業水利灌溉制定具有較為合理的管理策略以后,就可以最終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步運作。這樣一來,就能夠不斷的完善我國水費計收工作,避免了早期水利灌溉用水方面收費中可能出現問題。農民在正常的農業生產中保持了相對正常的用水秩序后,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農業經濟效益,這樣就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水利灌溉管理真正的實現了將用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