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44172219750327323X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綠色施工標準化在項目施工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對綜合管理體系標準化的建設作了系統分析,推薦了一些“四節一環保”的措施,并對綠色施工標準化的運用體會作了論述,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綠色施工;標準化;項目施工
0 引言
所謂的綠色施工,指的是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而其與項目管理標準化成為了如今項目施工中的重點。如何將二者合為一的應用到項目施工中,成為了項目工作者所探討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綠色施工標準化在項目施工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幫助。
1 綜合管理體系標準化建設
綜合管理體系建設主要是以“綠色施工”為目標,明確“綠色施工”的組織機構、職責、目標管理制度、綠色施工方案、總承包管理方法、成本費用管控、教育培訓、檢查和驗收、考核評比及資料監管等方面內容
(1)建立起總公司、分公司、項目部的三級聯動管理
(2)建立起可以推廣至所有在建項目的標準化做法。
下面主要闡述在綜合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幾方面關鍵要點。
1.1 組織機構
(1)建立起以“項目經理”為主導的項目綠色施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項目的綠色施工工作,研究和決策項目綠色施工的重大問題。
(2)建立起以“分公司總經理”為主導的項目綠色生產監督管理小組,統一領導管轄區域內所有項目的綠色施工工作推進、監督和檢查。
(3)建立起以“集團工程部和技術部”為主導的集團綠色施工監查小組,通過外聘審查機構檢查、推行優秀做法、觀摩學習指導等工作提升綠色施工的標準化水平。
1.2 管理機構和部門職責
該部分最關鍵的是要區分總公司、分公司及項目部的管理職責,明確綠色施工工作的側重點。
(1)項目部作為綠色施工的實施層,主要按照項目部配置情況細化分工制度落實、經費運用、考核評比、教育培訓、經驗推廣、分包單位管理、“四節措施”效益分析、方案落實、質量管控等方面內容。
(2)分公司作為綠色施工的一線管理層,領導人要明確管轄區域內的綠色施工發展規劃、年度實施計劃,技術、生產、工程、市場等部門做好技術總結推廣、推廣“四節”管理經驗、落實“四新技術”、核算綠色施工成本及監督檢查等工作。
(3)總公司作為公司管理層,主要是協調收集和推廣各分公司的優秀綠色施工做法,做好公司的綠色施工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以及對各分公司之間實施考核、評比、觀摩學習及獎罰措施等工作。
1.3 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主要是以“綠色施工”為目標,明確目標責任制、綠色施工指標、綠色施工策劃及綠色施工的費用投入計劃,同時要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和實施人。
1.4 分包綠色施工管理
總包單位必須與分包單位簽訂《綠色施工管理協議》后方可進場開工。同時明確分包單位實施綠色施工方案報批制度、綠色施工教育培訓制度、綠色施工檢查制度及旁站監督制度。
1.5 項目綠色施工措施費使用管理
項目綠色施工措施費分為環保用品用具、綠色施工措施費、教育培訓費用、標志標語等費用、評優費用等,措施費專項資金必須專款專用,按計劃投入,并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
1.6 綠色施工教育培訓
公司要標準化制定綠色施工教育培訓制度。綠色施工教育培訓分為三級,即公司級、項目級、班組級,明確教育對象至管理人員、自有個人、分包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及實習人員,實施每月教育不小于2h。
2 “四節一環保”推薦性措施
在《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0640—2010(以下稱“標準”)中,“四節一環保”的實施范圍基本上已經囊括了“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工程獎項的實施內容,指導性、操作性和系統性較強,推廣意義較大。這里以“標準”為基礎,推薦一些在綠色施工實施過程中的優秀做法。
2.1 推薦性做法的匯總和推廣
總公司監督和指導分公司、項目部建立起綠色施工綜合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將規劃任務目標指標分配至各分公司,將分公司的優秀做法以作業指導書、質量通病防治手冊、定型化設施做法、施工工藝演示教材等形式提交于總公司審核提煉亮點,總公司編制出《綠色工地標準》、《綠色施工應用示范工程實施指南》、《安全文明綠色施工細部做法》、《施工現場定型化設施做法匯編》等一系列企業標準,內容涵蓋“四新技術”、定型化設施、臨建設施、細部做法等,為項目部一線做綠色施工標準化提供參考。
2.2 環境保護推薦性措施
2.2.1 揚塵控制
利用手持式智能粉塵測定儀(H-BD5-SPM4200系列)進行粉塵監測,在按照“標準”實施的同時,優化改進的做法有:
(1)場區大門處設置平板式洗輪機,進出車輛進行智能化清洗,相對沖洗槽揚塵控制方便、清潔度高、且更節約水資源。
(2)主體結構施工中推廣應用“防火型全防護智能爬架”,相比“腳手架+安全網”的封閉防護,封閉效果好、節約人工材料、防火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等優點。
(3)樓層建筑垃圾清運采用自主設計的樓層垃圾清運系統,樓層的粉塵、碎石等垃圾通過系統管道直接清運至樓底,相對袋裝清運效率好、粉塵控制容易。
(4)對于回填堆土場地或裸露土地區,及時種植園林綠化苗木,相對帆布等封閉措施效果好,而且可為工程后期的園林綠化提供綠化植物,一舉兩得。
2.2.2 噪聲控制
提前進行項目噪聲監測點規劃布置,利用噪聲監控儀(SL130)進行噪聲監測,在按照“標準”實施的同時,優化改進的做法有:
(1)主要加工廠區。
(2)支撐拆除等采用“濕作業+機械切割”,相對風鎬機和爆破等拆除方式,噪聲控制和揚塵控制效果好,且人工成本、進度安全等得到控制。
2.2.3 光污染控制。在按照“標準”實施的同時,優化改進的做法有:
(1)施工現場地下室和樓層照明采用LED燈,嚴謹使用白熾燈,不但光線效果好且節約電能。
(2)現場焊接施工采用遮光布,下部設置接火斗。
(3)夜間照明燈具全部設置遮光罩。
2.2.4 水污染控制
該項控制項目部應當首先與當地環保局簽訂污水抽排及排放水水質檢測協議,定期由環保部門對化糞池、隔油池進行清掏,并定期對現場排放水水質進行檢測。在按照“標準”實施的同時,優化改進的做法有:
(1)工地現場可推薦設置生活污水中水處理系統和廢水循環利用系統。
(2)廚房可推薦設置工具式隔油池。
(3)現場的化糞池、三級沉淀池、隔油池等由總工室統一制定標準化做法,在項目部推廣實施。
2.2.5 土壤保護
該項控制主要是通過場地綠化、污染源進行控制實施。在按照“標準”實施的同時,優化改進的做法有:
(1)現場硬化道路可采用定型化道路模塊拼裝完成,硬化場地可鋪設鋼板,非硬化部位場地進行綠化或采用植草磚。
(2)現場亞硝酸鹽防凍劑、設備潤滑油等采用專用定型化貨架運輸及存放,防止撒漏污染。
2.2.6 建筑垃圾控制
該項控制主要是通過深化設計、質量控制、固體廢物處理方法來控制。在按照“標準”實施的同時,優化改進的做法有:
(1)提前做好精裝修深化設計工作、避免墻體偏位、減少墻、地磚以及吊頂板塊的非整塊使用。
(2)在現場建筑垃圾回收站旁,建簡易固體垃圾加工處理車間及設備,對固體垃圾進行除有機質、破碎處理、然后歸類放置,以備使用。
(3)加強工程的質量控制,嚴格實施作業指導書、標準化做法等企業標準,減少過程材料浪費和垃圾產出。
2.2.7 環境保護。在項目開工前應充分規劃好環境標志標牌的放置位置,嚴格實施企業的CI文化,并充分了解周邊環境、現場地下設置、管線布置情況,編制應急預案。
2.3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推薦性措施
(1)現場主體結構施工前,總包單位與勞務隊伍簽訂《材料使用協議》,對鋼筋、模板木方、商品混凝土、砌體等材料的使用及節材措施進行明確規定。對材料的下料及樣品等進行復核,無誤后方可展開施工。短尺鋼筋、模板木方余料、混凝土余料等制作成馬凳、撐鐵、拉鉤、預制板、混凝土墊塊等小型構件,進行重復利用。
(2)現場推薦使用鋁合金模板、塑料模板、輪扣式腳手架、井道操作平臺、加氣塊切割機、模板切割機等新材料、新設備。
(3)現場推薦使用砌體包管施工工藝、工地定型化道路施工工藝、機械噴漿施工工藝、廢舊方木搭接使用施工工藝、液壓爬模施工技術、滑模技術等新工藝、新技術。
(4)利用信息化進行優化下料,提前策劃預制塊優化下料圖、模板配置圖、砌墻深化布置圖等,達到提前材料控制。
(5)公司大力推進定型化、工具化、標準化設施,設施涵蓋生活區設施、生產區設施,并在管轄區域范圍內設置設施供應和回收基地,以便多個工地反復利用。
2.4 節水和水資源利用推薦性措施
(1)現場按照“分區計量、分類匯總”的原則布置水表。
(2)現場統籌布置新型節水器具。
(3)多利用非傳統水源,少利用自來水。
(4)現場混凝土養護采用薄膜養護或養護液養護,杜絕采用無措施澆水養護。
(5)現場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
2.5 節能和能源資源利用推薦性措施
(1)項目部應建立起施工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管理辦法、設備清單、臺賬等制度和文件,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狀態。
(2)主要機械設備應分別掛表計量用電量,以便進行統計分析。
(3)臨建設施規劃要考慮日照、通風和采光;另外要考慮采用節能材料、節能設備。
(4)生活區用電按每棟樓進行計量,以便統計分析。
3 綠色施工標準化的運用體會
通過綠色施工標準化在天津金德園住宅小區工程、西安市長安區醫院遷建工程、杭州奧體中心以及其他相關省級以上綠色施工應用示范工程中的應用,得出綠色施工的運用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參與面難以擴大。由于受到條件及國情的限制,設計、建設、監理、施工各方及材料、設備廠家意識形態不一、聯動性較差。
(2)政府缺乏相應激勵機制。國家雖然頒布了《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0640—2010,也陸續展開了第一、二、三批的全國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評選,但是成果獎項對企業及對個人來講沒有激勵,意義不大,建議將成果獎項與獎勵額度和承接工程業務聯動起來,并設置綠色施工技術進步獎和政府專項資助等。
(3)綠色施工技術零散,整合和推廣較難。雖然總公司對各分公司的優秀做法加以標準化整合,但畢竟存在地域差異、環境差異、工程類別差異、收集面的局限性等。建議各級政府出力編制類似“10項新技術”的綠色施工技術措施指南,同時地方政府應因地制宜的建立起綠色施工地方標準。
(4)GB/T50640—2010中的個別控制指標缺乏靈活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社會中,綠色施工標準化的出現,不僅符合節能降耗環保社會的大背景,還能對施工項目的進行起到保障。但是由于綠色施工標準化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為了促進綠色施工標準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豐富綠色施工標準化的實施,以推動我國建筑業加快綠色施工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樊冬冬、文江濤、紀明野.標準化臨建設施在綠色施工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4(S2).
[2]劉銘.實行綠色文明施工標準化,提升項目綜合管理實力[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