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510925
摘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迅速,隨著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建筑行業空前發展,但是建設隊伍中專業技術人才人數少比重小,制約建設事業的發展。應運而生的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類學校對專業建筑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高職高專學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結合社會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以基礎理論與實踐能力培養為教學目的,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專業建筑技術人才。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整合;課程改革;課程資源建設
現階段高職類學校的辦學目標十分明確,就是為國家的建設培養專業實用技術型人才。建筑工程專業技術人才不僅要具備建筑行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工程建設的組織管理能力,還要有適應建筑行業工作的實踐能力。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要求符合“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教學特色,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了整合、拆分和增加,以實現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一、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整合探析
1、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整合的意義
傳統的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以簡單的職業培訓為主,只注重專業課的學習,不適應現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高校通過專業的統計機構收集并且分析建筑行業的數據和材料,根據新的行業特點來重新設計和整合專業課程,在加強基礎學科知識學習的同時,并拓寬學生的專業面,加強了關鍵能力以及職業綜合素質和職業基本能力的全方位教學;在課程結構的設計上,以建筑崗位的職業能力作為評價的標準,以人才專項能力為核心以綜合能力為輔助的形式進行培養,讓工作體系成為課程設計的主導,讓學生有更寬厚的能力基礎去迎戰多變的行業發展。
2、課程整合
2.1構造類與建筑制圖課程整合
在建筑業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下,老舊的課程安排已經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建筑構造》學科的實踐性比較強,在教學中對建筑結構以及建筑施工課程的重要性有所體現。從教學角度出發,《建筑制圖》是《建筑構造》的基礎,《建筑構造》是《建筑制圖》的延展和深化,建筑構造需要用精準的圖樣來展現建筑物以及內部詳細的結構。在《建筑制圖》和《建筑構造》兩個學科的整合中,把《建筑構造》與《建筑制圖》中的專業制圖部分穿插結合,用任務驅動法來進行教學。舉例說明,要繪制某建筑物的墻體剖面圖,教師就要先講解墻體剖面圖的制圖規則,然后在實踐基地,講解墻體的細部構造,指導學生完成本類建筑物的墻體鋪面圖,這樣教學,可以縮短課時,在強化學習效率的同時實踐了整合,在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設計能力。
2.2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的整合
三大力學課程是《施工技術》、《建筑結構》等學科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工程力學分析的重要工具,由于理論性的強度使學生掌握比較困難。為了控制三大力學的重疊性,我們在三大力學的整合中使用了螺旋式上升的整合方法。在理論力學平面任意力系學習部分,我們把內容深入,把結構力學中靜定平面桁架的計算方法穿插其中:在學習靜力學之前講解結構力學的“體系幾何組成分析”,這就把材料力學和理論力學中結構的幾何組成規律進行了科學簡化的學習:把結構力學中靜定多跨梁及靜定剛架同彎曲內力圖整合學習;在講解截面法時,把彈性靜力學中有關彎、扭、拉和壓的耐力分析方法共同講解。這些整合打破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和理論力學的學科界限,把理論的應用和針對性與實踐結合,讓學生的感性認識可以聯系力學的抽象,讓學生在掌握上更加方便。
2.3建筑結構課程的內部整合
《建筑結構》是建筑企業管理和施工技術的基礎,要求學生學成后在實際的工程操作中可以解決結構問題并對結構構造應用。《建筑結構》中包含結構抗震設計、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課程,整合后《建筑結構》中結構設計計算的重心地位被轉移,結構概念和結構構造及施工中的諸多問題被重新列為學習的重點,并在學習中增加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內容,把結構構造中抗震結構的內容進行強化學習。針對就業后的職業導向,刪減了專業課中很多復雜公式的推導和結構布置選型及結構計算等有關設計性的內容;合理的增加了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等應用內容,把結構課程為建筑施工服務的理念進行發展強化。
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拆分探析
1、施工類課程的拆分
為改正教學內容中學習目的性弱、技能訓練差的不利教學因素,把建筑施工技術專業中《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核心課程進行了科學拆分,分解為《建筑施工技術》和《建筑施工組織》兩門課程,如此拆分,增加了課時,滿足了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學習時間。
2、預算類課程的拆分
建筑施工技術專業學生工程計量計價能力的培養主要依托預算類課程的學習。學校將《建筑工程預算與清單計價》拆分為《建筑工程量清單計價》和《建筑工程預算》兩門課程。《計價》講述工程量清單的內容和計算規則,并對工程量綜合單價確定和清單項目內容都做了重點講述,使學生在綜合單價的編制方法、工程量清單的編制方法以及工程量清單計算規則、清單項目確定方法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預算》講解了施工圖預算、建筑工程定額、建筑工程造價及竣工結算方面的知識,要求學生掌握預算定額的正確使用,并根據相關材料完整的編制建筑工程預算,讓企業在定額控制工程造價方面有所依據。
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增加探析
1、增加了資料類課程
建筑企業的工程從準備、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各階段的各種形式的信息記錄都是建筑工程資料,這些資料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據,反映工程在建造過程中各參建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并對工程質量的優劣進行評判。增設這一課程旨在加強學生對工程資料管理的重視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
2、增加實訓類課程
增加《建筑材料檢測基本訓練》類的校內實訓課程,旨在提高學生在檢驗建筑材料、編制商務標及技術標的項目管理能力。
四、加強核心課程的資源建設
1、建設課程資源內容
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教學課件、教學錄像、虛擬教學資源、實訓項目指導書和任務書、實訓習題庫的資源共享,以實現師生以及建筑企業的資源共享。
2、編寫特色教材
要求建筑施工技術專業的骨干教師和建筑企業的專業管理人才共同研究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開發下的建筑案例,結合建筑行業的行業標準和職業資格準則,開發行業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的專業教材。
3、建設實訓項目
拓展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同學校的聯合企業共同建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位證書在方實訓考核方面用試題庫;建設砌體結構與鋼筋混凝土課程實訓項目所用指導書;建設建筑工程造價的實訓教材等多個實訓項目。
結束語:
通過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的整合和改革,從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方法、教學課程模式的轉化等方面都有所轉變,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強化了學生的建筑項目實踐操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真正的把“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高職教育理念融會貫通,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建筑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杜紹堂,王勝明,楊翔.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3(01):82-86.
[2]廖克斌.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145(02):116-117.
[3]馬利耕,劉任峰,魯春梅.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山西建筑,2015,41(06):236-237.
[3]張天俊,鐘漢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整合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7:163.
[4]周休平.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設計改革初探[J].考試周刊,2008,23(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