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44092319861119007X
摘要:本文分別從思想上、制度上、程序上探討了加強建筑工程現場檢查和檢測管理的措施,并闡述了施工不同階段現場檢查的重點,還對檢查工作的安全問題進行了簡述。
關鍵詞:現場檢查;檢測管理;建筑工程
經濟發展推動了建設工程的大量涌現,《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41號)、《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國家質監總局第86號)等文件賦予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以現場檢查、抽樣檢測、監督管理的職責和權力,如何提高現場檢查的針對性、準確性和成效性,是擺在檢查檢測工作人員面前光榮而重大的使命。由于建筑工程檢查項目細、內容多,容易出現無的放矢、走過場等現象,進而影響建筑工程的最終質量。為了避免現場檢查、抽樣檢測工作中的問題出現,有必要加強對相關工作分析和研究,以便不斷改進不足和缺陷,提升現場管理水平和檢查檢測工作的成效。
1 如何從思想上、制度上和程序上加強現場檢查和檢測管理
1.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檢查檢測人員的職責是保證檢測任務的公正性;另一方面,檢查檢測也服務于工程質量。由于歷史原因,檢查檢測人員對自身角色的定位只有檢測一個方面,而忽略了檢查檢測的服務職能[1]。因此,檢查檢測人員應當轉變觀念,樹立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在日常檢查和檢測工作中將檢測管理與檢測服務聯系起來,在完成檢測任務的同時也是在提高工程質量。為此,質量監督站應加強對檢查檢測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和業務素質,并將檢查檢測任務的完成情況與工作人員績效考核掛鉤,激發工作人員發揮積極性、創造性和能動性。在開展現場檢查檢測工作過程中,不僅要完善檢測流程,提高檢測水平,保證檢測結果的合理性與公正性,還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悉心聽取客戶對檢測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不斷提高檢測工作的成效。
現場檢查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途徑,但僅此還是遠遠不夠的。由于我國建筑工程質量保證體系不完善,要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水平,需要提升檢查檢測人員的管理意識與服務意識。要充分認識自身的不足,才有動力改進和提高,因此質量監督站應吸取同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應用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并探索出一套適合本單位的管理辦法。同時,檢查檢測人員也應當提高服務意識,通過開展全方位的檢測質量管理,從細節上提高檢測質量,從而從源頭上保障工程質量水平不斷提升。
1.2建章立制,分工明確
完善的制度是確保現場檢查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和準繩。現場安全檢查和質量監督是在《安全生產監督條例》等法規、規范規定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因此必須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明確現場檢查檢測工作的目標、流程,確保檢查檢測工作有理有據有效地開展,從而使現場檢查與檢測管理步入法治化、規范化、正規化的軌道。鼓勵并正面評價遵守安全生產與作業規程的施工單位和人員,對于違反安全生產與作業規程的施工單位和人員必須嚴厲懲處,對于隱瞞不報、弄虛作假的單位和人員絕不可姑息遷就。在進行現場安全檢查時,要擺事實講道理,督促施工人員提高安全生產意識,促進安全生產有條不紊地進行。
現場檢查和檢測管理需要各部門人員齊心協力、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任務。通常,實驗室負責人負責審批現場檢查檢測項目技術方案、抽樣計劃、委托合同及任命部門負責人、重大項目的組長等事宜,部門負責人確定現場檢查檢測工作人員安排與分工,項目組長直接負責現場檢查檢測工作及安全質量工作 [2]。項目組長接到任務后,應及時根據委托合同的規定編寫現場檢查檢測項目技術方案及抽樣計劃,然后落實現場檢查檢測工作實施,并匯總檢查檢測結果,組織起草、編寫檢查檢測工作報告,同時還要協調現場檢查工作中各項安排,實行統一調度,提高工作效率。
1.3厘清流程,嚴格執行
現場檢查和檢測管理應按照既定程序開展工作,從簽訂委托合同到檢查檢測報告發給委托方,要經過以下流程:委托合同簽訂→下達任務給相關部門負責人→項目組長接受任務→現場查勘→制定技術方案與抽樣計劃→上報實驗室負責人審查→檢查員實施檢查工作→試樣移交給檢測人員→出具檢測報告→項目組長匯總并出具檢查報告→移交審核人審批報告→業務部門登記、蓋章、存檔→發出報告。有些項目只有檢查內容,而無檢測要求,這種情況下可以省去移交檢測試樣、出具檢測報告環節。如果委托方提出異議,就要啟動申訴流程,從報告是否有誤追溯到現場檢查是否有誤,直至技術方案和抽樣計劃是否有誤。可見,工作流程環環相扣、緊密聯系,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應能追溯和復查,因此質量監督站應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并嚴格執行,不允許越限辦事。
2 施工各階段現場檢查工作的重點
2.1施工準備階段
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進行檢查和檢測,既要檢查其規格、尺寸、色澤、平整度等外觀指標,也要檢測其防水性、絕熱性、絕緣性、耐酸堿性等理化性能,對結構材料還要檢測抗壓強度、抗彎/抗折強度、抗剪強度等力學特征。對于施工單位提供的混凝土、砂漿配合比方案,要通過檢查和試驗確定其合理性。同時,還應依據相關規范檢查施工圖紙是否存在漏洞和缺陷,這些規范如《建筑結構風荷載規范》(GB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2)、《建筑結構可靠度統一標準》(GB50068-2001)等。
2.2 施工進行階段
施工過程中,要檢查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要對施工工序特別是隱蔽工程加強檢查。不僅要檢查施工作業記錄是否完整、真實,還要抽查施工質量,比如說利用直尺、水平尺等工具檢查墻面垂直度、平整度及砌墻墻縫的飽滿度等。對于現場施工用的砂漿、混凝土要抽樣試驗其理化性能和力學指標。對于搭建的模板、捆扎的鋼筋要根據施工圖紙和相關規范規定檢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包括標高、尺寸、規格、型號等是否準確。預埋件、隱蔽工程施工手續是否完善,是否按規定安排旁站監理。對于每一道工序是否落實“三檢制”。這些都是現場檢查需要關注的。
2.3 交付驗收階段
工程竣工以后,現場檢查工作的重點是審驗所有工程項目要件設計、施工、監理完成情況,具體內容包括:(1)檢查現場施工自檢的原始記錄是否完整、真實;(2)審核施工技術檔案,例如隱蔽工程的驗收數據、設計變更、現場簽證、所有材料的試驗報告及材料設備的合格證、質量保證書等文件;(3)檢查建筑外觀,如室內外裝修質量、房屋構造質量等是否達標;(4)現場測試,例如門窗啟閉效果、地面有無滲漏、排水是否通暢等。所有項目均達標才能予以驗收,否則必須整改到達標。
3 現場檢查的安全措施
檢查檢測人員進入工地,必須注重自身的安全問題,例如佩戴安全帽。在進行檢查工作時,針對現場的特殊情況,必須做好防火、防電擊和高空安全措施。現場檢查要用電時,必須由電工協助。檢查檢測設備在進入工地前即應全面檢查,避免使用過程中造成人身傷害。
4 結語
現場檢查和檢測管理是質量監督站的重要工作內容,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關鍵一環,由于建筑工程項目多、內容繁雜,檢查檢測機構必須完善自身,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本文從多個視角對現場檢查和檢測管理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為同業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史金寶.強化建筑工程現場檢查與檢測管理的措施[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2(10):190.
[2] 蔡全國.建筑工程現場檢查與檢測管理加強探討[J].中華民居,2013(30):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