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縣供電公司 056400
摘要:線損管理是電力運營管理的重要內容,采取有效方法降低電能損耗對提高電力部門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伴隨著我國配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線損管理方式已很難滿足當今電網的管理要求,因此,加強對線損管理的探討,不斷優化與改進線損管理存在的不良問題,可提高我國電網管理運營水平,為電力部門的長遠、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鑒于此,本文分析了電網線損產生的原因,探討了線損管理改進措施,研究了智能電網對線損管理產生的影響,希望給更好的進行線損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電網;線損管理;影響;探討
電網線損率的高低是衡量電力運營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是電力部門實施運營管理考慮的重點內容。近年來,為滿足當前電網運營管理的需要,在電網中運用了大量的智能電表,給線損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不僅提高了線損管理效率,而且降低了線損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因此,電力部門應結合自身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對線損管理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線損產生的原因分析
電力系統中的線損有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之分,其中后者又被稱為可控線損,其發生原因一般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電網架構合理性差,設計時供電半徑比較大,電源點距離負荷中心比較遠,甚至配變容量與實際情況不符,無法充分發揮配變容量的潛能;其次,電氣線路老化嚴重,線路無法滿足高負荷要求,導致線路長期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最后,低電壓用戶無功補償不足。電網規劃階段針對部分低壓用戶而言,雖然設計安裝了一些無功補償裝置,不過受后期管理不善的影響,導致無功補償裝置性能無法充分發揮,使輸電線中的無功功率占有加大比例,導致線路損耗的進一步加大。
技術線損又被稱為理論線損,線損大小直接受供電線路參數、供電設備、電網負荷情況的影響,此類線損無法控制,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一方面,輸配電線路在電能交換與傳輸過程中經過阻波器、電抗器、調壓器等電力設備時產生損耗。另一方面,一些架空線路中產生電能表電壓繞組、電暈損耗以及其他附件損耗等。
因此,電力部門應結合技術與管理線損產生原因,制定相關的改進措施,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線損。針對無法避免的線損應進行全面的論證與分析,引進先進的技術,并進行全面的分析,綜合的論證,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將線損降到最小。
二、電網線損管理改進措施
針對電網運營過程中存在的線損現象,電力部門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線損管理水平與質量,優化管理方法,制定與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線損。
一方面降低理論線損時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強電網的合理規劃與設計,尤其應將電源點分布在負荷中心,將供電半徑減小至合理水平。其次,穩步推進電網改造,增加配電網及電氣設備方面的投入,注重智能電表的應用與推廣,將電網中的設備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在管理線損方面可采取以下方面降低:首先,重視無功補償裝置的安裝,防止電網因輸送無功電流而導致線損的增加。電力部門應充分意識到安裝無功補償裝置的重要性,結合電網運營實際,引用先進的技術使無功補償裝置能夠完成自動投切;其次,推廣與應用有載變壓器。研究表明,確保電網電壓的穩定性可有效降低線損,但通過調查目前無載調壓變壓器發現,在用電高峰時電網電壓偏低使線損增加,而在低谷時期電壓過高引起變壓器空載損耗的增加,因此,推廣與應用有載變壓器顯得尤為必要。最后,加強電網計量裝置的管理。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定期檢查表計接線異常情況。同時,加強抄表人員責任心的培養,杜絕估抄、漏抄以及錯抄行為的發生,以及時發現線損出現的異常現象,通過制定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另外,大力推廣與應用智能電表以及一些其他智能設備,提高電網運營管理水平,在減少抄表人員工作量的同時,提高線損管理效率,減小線損的發生。
三、智能電網給線損管理的影響
針對線損管理現狀,電力部門越來越意識到線損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增加了線損管理方面的投入,安裝了智能電表等一些智能設備,尤其智能電表逐漸應用在電網中,在降低線損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給線損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智能電網融合了較多先進的技術,大大縮短了電網異常發現時間,能夠及時發現線損嚴重的情況,尤其融合了先進的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等,可實現對電網的持續檢測,并對電網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糾正與控制,很好的滿足了當今電力部門電損管理要求;其次,提高了電網運行信息采集的便利性。線損管理中采集電網運行信息是判斷線損情況的重要依據,因此,信息采集是進行線損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智能電網可實現電網異常、故障信息的采集與傳輸,給管理者提供分析電網線損狀況的有效參考;再次,智能電網中構建的微機保護系統、穩定控制系統以及自動化系統給電能的輸送提供了可能,而且在這些系統功能的充分發揮下有效降低了線損情況的發生。最后,智能電網中的智能調度系統,可實現對電網運行狀態的評估與分析,從而尋找最優的運行方式,進一步降低了線損情況的發生。
智能電網在線損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那么作為電力部門利用智能電網實施線損管理時該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降低線損,避免電能的無端浪費呢?
首先,電力部門應認真分析供電區域內用戶類型,及不同用戶的用電規律,而后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智能電網規模,注重智能電表等一些智能設備的安裝,尤其在安裝過程中要求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安裝規范標準進行,為智能電網的良好運行提供堅實的基礎;其次,提高智能電網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及專業水平,尤其使其充分認識到線損管理在促進電力部門長遠發展的重大意義。一方面電力部門應組織線損管理人員開展思想教育宣傳工作,使管理人員從內心認識到線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在行動上落實線損管理指標。另一方面,智能電網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電學知識,而且還需熟悉現代化技術,因此,為保證智能電網在線損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電力部門應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線損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最后,電力部門應根據智能電網線損管理實際狀況,制定嚴格的工作制度,明確線損管理人員在崗位中的職責,督促管理人員切實履行相關義務,擔負起相關責任,確保線損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運行。總之,為切實降低線損,電力部門應進行全面的規劃,構建科學、合理的智能電網,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優質電能的同時,確保自身經濟效益的提高。
四、總結
總之,電能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飛速發展。電力部門是電能的供應與管理者,應保證電能供應質量,確保電網穩定、安全的運行,尤其應重視線損方面的研究,分析引起線損的原因,而后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尤其重視智能電網的應用,充分發揮智能電網在線損管理中的作用,將線損降到最低,為提高電力部門的經濟效益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李超英.基于電網智能化的中低壓線損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趙衛華.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系統開發與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
[3]孫沖,張穎琦,耿建坡.智能電網建設對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影響[J].河北電力技術,2009,S1:16-17.
[4]洪天炘,程德山.淺談智能電網建設與線損管理[A].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2011年安徽省智能電網技術論壇論文集[C].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