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第497廠 重慶 400071
摘要:通過對A產品結構和尺寸的分析研究,設計出一種滿足A產品裝配的基準平臺。同時為解決其他類似產品的裝配問題,采用A產品裝配基準平臺上配專用過渡座來解決接口問題。
關鍵詞:裝配基準平臺;因素
A產品主要分底盤分系統和炮塔分系統。底盤分系統為為北方某廠制造,炮塔分系統為公司自制產品,其上很多交驗指標與安裝基準有關聯,需在炮塔與底盤合裝后才能進行調試。而底盤到廠后還需要進行零部件的裝配調試,如等底盤到廠后再進行裝調,將極大的影響我廠的生產進度。因此,設計一種裝配基準平臺滿足炮塔分系統裝配調試尤為重要。為滿足A產品炮塔分系統的裝配調試,公司需設計一種裝配基準平臺。在節約成本和操作場地情況下,通過在裝配基準平臺上增加過渡座來滿足其他大中型類似產品裝配需要。
1 基準平臺總體要求
1、平臺承重10噸。
2、平臺安裝平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水平度不大于0.15密位。
3、、能夠滿足產品在平臺上360°旋轉。
4、能夠滿足對產品裝配和部分零部件存放。
5、能夠滿足行車對產品的吊裝。
2裝配基準平臺設計
2.1基座的設計
基座設計時應考慮因素:
a、基座由上環、下環、立柱、加強筋組成,立柱和加強筋用槽鋼與上下環焊接而成。
b、基座上環尺寸由座圈接口尺寸確定,內孔應大于座圈止口尺寸。
c、基座高度應靠考慮吊籃的高度、行車對產品的起吊高度、操作人員對吊籃內零部件裝配。
d、方向機箱體不與上環、立柱、連接螺釘干涉,應預留足夠空間。
e、基座調平采用斜鐵調整,并用地腳螺拴固定。地角螺栓澆注在水泥地面下。
f、為增加基座穩定性,下環尺寸大于上環尺寸,整體斜度為15°。
g、立柱和筋分布滿足承重10t的強度要求。兩立柱之間應能滿足吊籃內電器箱體和人員的進出,物流路徑最優化。
h、基座安裝位置應居中擺放,應能滿足產品360°旋轉。
按產品相關結構尺寸,考慮以上因素,基座的結構如下:
圖1 基座
2.2輔助平臺設計
輔助平臺設計時應考慮因素:
a、輔助平臺由槽鋼和鋼板焊接而成。
b、輔助平臺長和寬大于產品的旋轉半徑。
c、輔助平臺應有安全防護欄和上下樓梯。安全防護欄高度和樓梯寬度應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不影響產品校靶。安全防護欄下端500mm以下應用鋼板進行封閉防護。
d、輔助平臺平面用扁豆形防滑鋼板,上平面應低于基座平臺,不影響產品旋轉。
e、輔助平臺下方不得有突出尖銳物,影響人員行走。
f、輔助平臺上應設有裝配鉗臺、工具柜、零件架、電源接口等,放置位置應在產品旋轉半徑以外。
輔助平臺結構如圖:
圖2 輔助平臺
3 裝配基準平臺的應用
裝配基準平臺安裝后的應用:
a)按精益管理“5S”要求對輔助平臺上物品定置管理,按最大旋轉半徑制作警示標志。
b)將輔助平臺下安裝照明。
c)為優化物流路徑,節約場地,減少庫存壓力,在輔助平臺立柱上增加隔欄,存放大件零部件。
d)在基座上加過渡座,可以滿足其他類似產品裝配。
e)增加存放架,解決不需有安裝基座的裝配,減少裝配基準平臺的數量,提高基準平臺的利用率。
圖三 5S規范后的裝配基準平臺
4 結束語
通過我廠5種產品的裝配,該裝配基準平臺完全滿足產品裝配調試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產品制造周期50%以上;解決了裝配場地問題,緩解庫房壓力,輔助平臺下的空間得到充分利用;通過增加過渡座,提高了裝配基準平臺的通用性,節約了制造成本;通過對裝配基準平臺精益生產現場“5S”管理,規范了裝配現場,防止安全事故產生。
通過裝配基準平臺的設計研究,為類似產品提供了設計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