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華+任曉軍+李永昌+趙羽童
摘要:從人文建筑類、幾何圖形類及動植物圖案類剪紙紋樣等3個方面探討其在毛衫花型設計中的應用,對每一類花型從靈感來源、花型圖案設計、花型編織工藝及織物效應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結果表明:將剪紙紋樣與毛衫花型設計有機結合,有利于設計與開發高品質、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毛衫服裝,同時傳承剪紙傳統手工藝的藝術文化和人文精神。
關鍵詞:剪紙紋樣;再創設計;毛衫;花型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S941.2
文獻標志碼:B
Application of Recreated Paper-cuts in the Pattern Design of Sweater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s of three kinds of recreated paper-cut patterns, including human architecture pattern, geometric pattern and animal and floral pattern in sweater pattern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spiration of these patterns, pattern design, pattern knitting process and fabric effect are analyzed in detai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quality, diversified and high value-added sweaters can b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combining paper-cut patterns with sweater pattern design, which is also a practice of inheriting the art culture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paper-cut handicraft.
Key words: paper-cut pattern; recreated design; sweater; pattern design; application
剪紙是一種將紙作為加工對象,用刀、刻刀等工具進行創作的民間藝術。隨著服裝設計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設計師們將服裝設計理念與剪紙元素巧妙結合,運用繡花、浮雕、解構、鏤空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設計符合大眾審美、富有新意的服裝。毛衫屬于成形針織服裝,是由電腦橫機編織而成。毛衫設計除了款式、色彩設計,花型設計尤為重要。剪紙作品具有圖案、鏤空、浮雕等效應,將其應用在毛衫花型設計中,可以豐富毛衫肌理效應,增強毛衫的藝術美感,滿足毛衫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本文根據剪紙紋樣設計毛衫花型圖案,制作花型上機編織工藝,編織花型實物,為毛衫的花型設計提供參考,同時有助于民間藝術在毛衫服裝設計中的傳承。
1基于人文建筑類剪紙紋樣的毛衫花型設計
1.1靈感來源
自古以來,具有歷史性和文化內涵的人文建筑都與剪紙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聯系,剪紙藝術中描繪人文建筑的圖案具有恢弘大氣、對稱嚴謹的特點。從這一類別圖案中提取關鍵元素和設計靈感,進行抽象簡化和元素重組,設計出花型并應用在毛衫上,使其能夠裝點毛衫,并引起人們對于傳統建筑以及傳統剪紙藝術的重視,從而達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1.2剪紙圖案分析
古代建筑受道家思想影響,講究統一、四平八穩、陰陽八卦、互生互克,這對剪紙藝術布局和藝術特點有著深刻的影響。八卦包括象、數、里等要素,其構成空間和時間一體化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成為中國古代建筑法天象地設計構思的理論依據,法天象地也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一種模式。圖1(a)所示“八卦圖”圖案可表現大氣磅礴、質樸雄渾、博大之氣的特點;圖1(b)所示“虎紋”圖案可表現威猛和尊嚴,常用來保護家宅、保佑平安,這兩種圖案均作為鎮宅吉祥物在古代建筑上被廣泛應用。該兩幅剪紙紋樣均以對稱平衡為主要藝術表現形式,詳細刻畫了古代建筑恢弘大氣的特點,表達人們對平穩安定生活的向往之情。
1.3剪紙圖案元素提煉與毛衫花型圖案設計
根據圖1所示剪紙紋樣形狀,分解出剪紙紋樣的曲線外輪廓,采用現代設計中的構成和組合手法,對圖案進行形的重構,設計出雕花花型圖案(圖2)。
1.4花型編織工藝
根據雕花花型圖案制作花型編織工藝,編織工藝如圖3所示。
(1)原料:2/30S100%棉藍色紗線、2/48S100%棉橙色紗線。
(2)編織設備:電腦橫機,型號為LXC-252SC-14G。
花型實物如圖4所示。
1.6花型織物分析
花型主體顏色選用橙色,運用提花組織與空氣層組織編織而成,藍色紗線編織背景色,兩種色彩深淺搭配豐富了層次,色調更富于變化,使花型在富有濃郁民族藝術特色的同時也兼具了良好的藝術美感。運用藍色與橙色這兩種互補色進行色彩搭配,適當降低兩種色彩的純度,不僅保留了互補色帶來的視覺沖擊,也適當調和了色彩之間的差異。花型用流暢曲線中和了剪紙藝術與人文建筑藝術特點上的差異,既有剪紙藝術的細膩又不失人文建筑的大氣,該花型適用各種款式造型的中老年女裝毛衫設計。
2基于幾何圖形類剪紙紋樣的毛衫花型設計
2.1靈感來源
幾何圖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剪紙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剪紙藝術中幾何圖形類圖案主要由點、線、面通過不同的組合與排列而產生漸變、發射、對比、聚散、密集、層次等多種效果。簡單的排列即可迸發出極大的未來主義神秘色彩,其單純、簡潔等特點符合現代審美情趣,給人簡約時尚的感受,將幾何圖形類剪紙紋樣應用在毛衫中較容易被大眾接受。
2.2剪紙圖案分析
圖5所示傳統剪紙紋樣“萬福圖”及“祥瑞雪花”。“萬福圖”剪紙紋樣具有精雕細刻的藝術特點,蝙蝠、蝴蝶有“福”的諧音,紋樣中央由連續不斷的線組成的幾何圖形象征著“福不斷”,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祥瑞雪花”剪紙紋樣雕刻精細、玲瓏剔透,雪花代表著祥瑞及豐收,六邊形的外形象征六畜興旺、五谷豐登,表達了人們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
2.3剪紙圖案元素提煉與毛衫花型圖案設計
根據紋樣“萬福圖”形狀,運用提取變形方法,從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幾何圖形“福不斷”部分,對其進行強調、突出和放大,并進一步整理與細部刻畫,搭配粗細不等、錯落有致的線條,設計如圖6(a)所示豎琴紋花型圖案。采取結構主義中突變的手法,從剪紙紋樣“祥瑞雪花”中提取雪花與銅錢方塊圖案進行分解重構,將方塊與雪花棱角圖案
進行變化、轉移和融合,設計如圖6(b)所示漏窗紋花型圖案。該兩款花型均采用了線狀構成方法,圖6(a)所示花型圖案采用細長型線條表達,不僅能較好展示剪紙紋樣的特點,而且可引導視線沿著線性方向不斷移動,營造出一種強烈的空間效果,花型上半部分粗細不等線條具有動感和方向感的裝飾效果,節奏感強。圖6(b)所示花型圖案運用粗線條勾勒加強面的輪廓,分割出4塊新的面,包裹住雪花圖形,形成一種更加嚴謹的規律性和鮮明的節奏感。
2.4花型編織工藝
根據圖6所示花型圖案制作花型編織工藝,編織工藝如圖7所示。
2.5花型編織
(1)原料
豎琴紋花型:2/30S(3根)100%棉淺灰色紗線、2/16S
(2根)100%棉牛仔藍色紗線;
漏窗紋花型:1/Nm17.6S(1根)玫紅色紗線與1/Nm14
S(1根)黑色紗線,紗線成分均為77%亞麻、23%人造纖維。
(2)編織設備
豎琴紋花型:電腦橫機,型號為LXC-252SC-07G;
漏窗紋花型:電腦橫機,型號為LXC-252SC-12G。
花型實物如圖8所示。
2.6花型織物分析
豎琴紋花型實物中淺灰色給人以高雅、穩重、樸素之感的中性特征,牛仔藍同樣具有中性特點。織物選用淺灰和牛仔藍這兩種明度層次豐富的色彩采用提花組織編織而成,既保留了剪紙圖案的傳統韻味,也無呆板乏味感,個性化十足并且體感舒適。該花型應用范圍廣泛,可運用在男女內搭毛衫、休閑毛衫外套等服裝當中。
漏窗紋花型實物中色彩遵循剪紙藝術色彩搭配中“軟硬兼施”的配色原則,選用黑色與玫紅色紗線采用提花組織編織而成。黑色給人神秘、高貴、莊重及堅毅之感,黑色具有包容性,在玫紅色的襯托下突顯光彩,同時也使玫紅色變得柔和,同樣,玫紅色又以其熱情洋溢的視覺感弱化了黑色的神秘感。布局采用對稱、平衡、一一對應的關系,風格輕松亮麗。在圖案形態搭配上采用對稱順序排列手法,整體圖案和諧統一,不雜亂。該花型適用于輕松明快、豐富新穎、富有個性的休閑毛衫。
3基于動植物圖案類剪紙紋樣的毛衫花型設計
3.1靈感來源
動植物圖案屬于大自然系列,使人聯想到自然環境,是剪紙藝術中取材最為廣泛的類別。隨著人們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飼養寵物、喜歡園藝的人群越來越多,動植物類圖案在服用與裝飾用產品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從這類剪紙圖案中提取主要自然意象進行二次設計,將其應用在毛衫中,對于剪紙紋樣花型的推廣具有良好的推進意義。
3.2剪紙圖案分析
圖9(a)所示剪紙紋樣“蓮”具有大氣粗獷的藝術特點,蓮有“連”的諧音,有富足有余的吉祥寓意,蓮花作為觀音的坐臺,自古以來就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圖9(b)所示剪紙紋樣“連年有余”具有靈動大氣的藝術特點,魚有“余”的諧音,借寓為年年吉利,富足有余,表達人們對于富足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3.3剪紙圖案元素提煉與毛衫花型圖案設計
根據圖9(a)所示剪紙紋樣“蓮”形狀,運用局部代替整體的方法,提取蓮花花瓣進行變形、排列,設計如圖10(a)所示孔雀屏紋花型圖案。由圖9(b)所示“連年有余”中的魚鱗片及水紋的造型,設計如圖10(b)所示扇貝紋花型圖案。兩款花型均采用了形式美法則中的對稱手法,花型圖案大小、形狀和排列組合上呈現一一對應關系,從而達到視覺上的平衡、協調、整齊的美感,并且運用一系列粗細長短不等的線條,打破對稱圖形單調與呆板感,呈現莊重與輕松感。
3.4花型編織工藝
根據圖10所示花型圖案制作花型編織工藝,編織工藝如圖11所示。
3.5花型編織
(1)原料
孔雀屏紋花型:2/Nm43S(1根)58%蠶絲蛋白、42%棉的綠色紗線與0017/Nm78S(1根)100%銀絲線;
扇貝紋花型:1/Nm2.4S(1根)37%腈綸、36%滌綸、5%羊駝毛、22%羊毛的藍色紗線。
(2)編織設備
孔雀屏紋花型:電腦橫機,型號為LXC-252SC-16G;扇貝紋花型:電腦橫機,型號為LXC-252SC-3.5G。花型實物如圖12所示。
3.6花型織物分析
圖12(a)所示孔雀屏紋花型實物中綠色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色彩,給人自然、和諧感,也是華麗高雅的象征。由于綠色色相空間變化較大,且作為中性色,既不偏暖也不偏冷,易與其它色彩進行搭配。銀色既散發出金屬光澤,又不過于浮夸,該花型運用綠色紗線及銀絲線編織提花組織,花型既華麗絢爛又不失穩重,適合應用在各種風格毛衫女裝中。圖12(b)所示扇貝紋花型實物中藍色有著博大、典雅、理智、冷靜的視覺表現力,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該花型選用藍色紗線采用移圈組織編織而成,既有剪紙藝術的美好寓意,也有濃厚的中國情結。花型簡潔明快,適用于不同年齡層次各類人群的毛衫服裝。
4結語
剪紙藝術是中華各族人民民間藝術文化的結晶,其圖案形態和形式的不斷豐富化,體現了不同時期社會生活形態與文化遷移,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生存發展過程中總結保留下來的審美觀與價值觀的物化體現。毛衫作為一種民間技藝產物,歷史悠久,其獨特的肌理效應一直深受人們的青睞。尋找剪紙傳統工藝和毛衫花型設計的結合點,有利于設計與開發高品質、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毛衫服裝,同時傳承剪紙傳統手工藝的藝術文化和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1]周小儒,倪勇.談民間剪紙的“世俗意義”[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62-64.
[2]劉姣姣,梁惠娥.淺析剪紙在現代女裝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及工藝表現形式[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10):229-231.
[3]沈雷,陳國強.基于組織結構的毛衫裝飾設計應用[J].紡織學報,2011(12):114-118.
[4]沈雷,葛寶如.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對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形式的影響[J].藝術百家,2011(8):94-95.
[5]高琛.論剪紙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3(3):69-70.
作者簡介:徐艷華,女,教授,主要從事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工藝的研究。
作者單位:徐燕華、趙羽童,常熟理工學院;任曉軍、李永昌,常州大學。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資助項目(13YJCZH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