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 武漢科技大學 430081
基于EDA技術的電子信息課程整合教學研究
吳 迪 武漢科技大學 43008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種各樣的新的設備和技術都在不斷地展現出來,還有就是對于電子類的軟件的不斷的使用,本文就是通過研究EDA技術的合理的研究出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課程整合教學模式。
EDA技術;電子信息;整合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技術越來越成為我們國家的最重要的產業技術,尤其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更加快速,在全國上下的諸多高校里面都開設了電子信息工程的相關的各種課程,而且廣泛的受到了學生的追捧,同時還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的工作,但是在不同的高校里面,大學之間的教學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對于那些沒有很好的教學資源的學校在選擇如何設計課程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說,現在要建立一個合理的模式是我們高校特別是那些地方上的高校特別關鍵的一個問題。
電子信息工程,從它的專業名字來看,可以把它拆分成“電子”、“信息”和“工程”。很顯然,電子信息工程的課程設置上會有關于“電子”和“信息”方面的專業課程。在關于電子方向的一般設置的課程都是關于和數字化的電子信息技術以及一些關于電路模擬方面的基礎課程。這些課程一般會涉及到關于c語言的相關的數據庫等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在關于信息方向的課程設置主要還是有關信息系統的設計以及技術應用方面的課程。在關于電子信息方向來看,它的課程還需要增加有關于電子的信息獲得傳送以及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的相關的一系列的課程。在工程上的領域來看,其實還需要開設關于自動化控制的原理的一些課程。因為每個學校對這個專業的側重點是有所區別的,根據對不同學校的電子工程開設的課程設置就行調查研究以及進一步進行比對,接下來提供一個關于特色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方案。
EDA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縮寫,在20世紀90年代初從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和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的概念發展而來的。 20世紀90年代,國際上電子和計算機技術較先進的國家,一直在積極探索新的電子電路設計方法,并在設計方法、工具等方面進行了徹底的變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電子技術設計領域,可編程邏輯器件(如CPLD、FPGA)的應用,已得到廣泛的普及,這些器件為數字系統的設計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這些器件可以通過軟件編程而對其硬件結構和工作方式進行重構,從而使得硬件的設計可以如同軟件設計那樣方便快捷。這一切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數字系統設計方法、設計過程和設計觀念,促進了EDA技術的迅速發展。 EDA技術就是以計算機為工具,設計者在EDA軟件平臺上,用硬件描述語言HDL完成設計文件,然后由計算機自動地完成邏輯編譯、化簡、分割、綜合、優化、布局、布線和仿真,直至對于特定目標芯片的適配編譯、邏輯映射和編程下載等工作。 EDA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電路設計的效率和可操作性,減輕了設計者的勞動強度。利用EDA工具,電子設計師可以從概念、算法、協議等開始設計電子系統,大量工作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并可以將電子產品從電路設計、性能分析到設計出IC版圖或PCB版圖的整個過程的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現在對EDA的概念或范疇用得很寬。包括在機械、電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礦產、生物、醫學、軍事等各個領域,都有EDA的應用。目前EDA技術已在各大公司、企事業單位和科研教學部門廣泛使用。例如在飛機制造過程中,從設計、性能測試及特性分析直到飛行模擬,都可能涉及到EDA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種各樣的新的設備和技術都在不斷地展現出來,還有就是對于電子類的軟件的不斷的使用,電子信息專業的相關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教學的時間反而在減少了。在當今很多高校的從事教育行業的人都在討論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找到一種比較有效的而且更加適合當今教育理念的教學的模式,來面對當今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基礎課的教學工作也尤為重要,但是現在的情況就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沒有把真正的基礎打好,反而使得學生的知識越來越沒有不扎實。
電子信息專業課程的基礎的課程有三門,一般來說,就是模擬電路學、數字化電路學、單片機技術學,這是基礎課程也是能夠很好的把握和學好其他專業課程的真正的前提和墊腳石。然而在我們國家很多高校并沒有重視這三門課程,沒有真正的意識到這三門課程的重要性,理論沒有和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起來,需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的教學還是要很好的利用起來,這樣只有讓學生自己很好的把握好,才能使得最后的工程可以創新出更好的東西來。在大學的教師的上課過程中,老師的講課的方式和上課的手段也是比較單一的沒有正真的把學生的教育很好的放在首位,不能讓學生很好的學到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要求開設一些相關聯系的設計類的作業,要求學生們可以結合相關的課程,要求是幾門課程,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學習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次整合的工作,雖然在上課的過程中并不是一次性的交完所有課程,但是還是要求學生自己進行很好的自我的整合的工作。基于EDA的技術的要求,然后通過軟件完成自動化的設計工作。雖然這樣的工作一下子出來,學生會感到十分困難,但是在認認真真的分析研究和同學們之間討論之后,就會發現,這樣的作業設計才是最有意思的,能夠很好的利用起來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這樣不僅僅是對前面所學過的知識的很好的回顧,同時也是對未來的實際的工作也有一個提前的認識和接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種各樣的新的設備和技術都在不斷地展現出來,還有就是對于電子類的軟件的不斷的使用,電子信息專業的相關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教學的時間反而在減少了。基于EDA技術的課程整合教學能很好的挖掘出學生的潛力,對推動我國目前高校教育進一步能夠很有效的進行改革和發展并且可以盡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周菲.課堂教學中知識的整合與滲透[J].人民教育,2011,17.
[2]楊潔.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溢出效應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張玉賦,夏太壽,徐暉,關勁嶠,洪青.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污染情況調查及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1,(1).
吳迪.性別: 男.出生年月:1993.8.2.籍貫:湖北武漢 .學歷:本科在讀.職稱:學生.研究方向:電子信息.學號:20121223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