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長艷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淺談高職院校康復評定教學中項目化教學法的應用
廖長艷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在高職院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康復評定教學中推行項目化教學法,對實施過程中課程內容的整合、具體實施方案及效果進行探索。
高職院校;康復評定;項目化教學法
康復評定是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任務是讓學生熟悉功能障礙和潛能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功能評定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制訂合理的康復治療計劃,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1]。本課程在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康復評定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法是很有必要的。項目化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通過共同討論來解決問題的自主型教學形式,以學生學習行為改變為教學的主要目標[2]。項目化教學法的理論來源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學設計也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3]。
本課程從應用角度出發,根據康復治療師工作崗位能力要求設計項目,遵循由簡到難原則設立工作任務,從而確定教學內容,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或項目,實現對工作過程的認識和對完成工作任務的體驗,從而形成職業能力。如運動治療師必須具備以下兩種能力:運用各種方法對患者進行軀體功能評定;與其他治療師建立團隊合作關系,從而完成相應評定任務;而作業治療師同樣能運用言語功能評定、生活質量評定等方法對患者進行作業功能評定。課程框架設計上,依據對康復治療崗位典型任務的分析,梳理完成任務所需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確定課程目標,系統化設計運動功能評定和作業功能評定兩大教學模塊,緊緊圍繞職業資格標準(即康復治療技術考試大綱要求)來選取教學內容。在教學組織和安排上,根據臨床對康復治療師康復評定相關技能要求,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項目化教學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校內外實訓資源的作用,通過校內一體化教學、臨床見習—校內實訓強化,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通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問題中心使教學做一體化,利用校內強化實訓和臨床集中見習,達到理論與實踐融通、校內實訓與崗位技能銜接、職業道德融于實踐教學的目的。現以項目—運動功能評定(任務—肌力評定)為例(見表1)作一介紹。

表1 項目—運動功能評定
2.1 任務描述
教學任務:完成全身各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檢查。教學目標:能運用MMT分級標準對肌力下降患者進行肌力評定,并能進行原因分析,記錄評定結果。
案例:患者王某,男性,于2008年高空墜落致頸椎骨折伴高位截癱,受傷一個月后轉入康復科治療。經評定,患者存在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請思考該患者可能出現的功能障礙;如何對該患者進行關鍵肌的肌力評定,以明確運動損傷平面?
分組討論病例,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功能障礙,根據MMT分級標準進行全身各主要肌群功能評定。根據評定結果,分析導致肌力下降的原因。
2.2 教學過程(見表2)
2.3 評價方案(見表3)
項目化教學法通過案例導入設置工作任務,將教學內容巧妙地包含在每個任務之中,模擬康復治療情境,啟發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興趣,調動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教學內容進一步清晰化、條理化。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加強,并采取多樣化討論方式,例如小組討論、小組辯論等,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拓寬思路,培養創造力,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真正達到教學相長[4]。項目化教學法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值得推廣。

表2 全身各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檢查教學設計

表3 課程評價方案
[1]王玉龍.康復評定技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2]宋曉沛,宋曉天.淺談從能力本位出發的項目化教學法[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11(19):137-138.
[3]戴月.項目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17(4):38-40.
[4]孫媛媛,姚宏,林新華.《藥物分析》教學實踐與認識[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3):50-52.
G424.1
B
1671-1246(2015)03-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