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贛州衛生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中職農村醫學專業開展生物化學設計性實驗的探索與體會
張婧
(贛州衛生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設計性實驗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實驗教學模式。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我校在農村醫學專業開展生物化學設計性實驗教學。實踐結果表明,設計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
設計性實驗;生物化學;實驗教學
生物化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農村醫學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主干課程,它從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現象的本質,幾乎貫穿了整個生命科學領域,是醫學的基礎[1]。生物化學實驗對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初步科研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固守著“以實驗指導教材為中心,以驗證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師擬定方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禁錮了學生的自由思維空間,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個性的發展[2]。這種教學模式對于要求有較高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農村醫學專業來說尤為不適合。
為了適應新的人才培養需求,加強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我校生物化學教研室自2012年2月以來在農村醫學專業開展生物化學設計性實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初步的探索和實踐,已取得一定成效。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校2011級農村醫學專業4個班200名學生作為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實施對象。
2.1 編寫設計性實驗教材
實驗教材編寫過程中,結合農村醫學專業學生特點,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實驗,通過在實驗步驟中的巧妙設問、留疑,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和學習積極性。
2.2 設計性實驗的具體實施
2.2.1 實驗方案的設計 設計性實驗采用提問式和討論式教學,由教師自主命題,于課前給出實驗題目;學生利用網絡或工具書搜集資料,選擇實驗方法,制訂詳細的實驗計劃,同時提出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3]。
2.2.2 實驗方案的討論 實驗過程中,采取學生講教師聽、師生共同討論的學習方式。每個實驗小組選派一名學生代表陳述實驗設計方案,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并討論,最后師生一起針對各組實驗方案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可行性進行論證。通過討論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了學習氣氛,又使學生在思考中對實驗目的、方法和結果做到心中有數,鞏固了理論知識。
2.2.3 實驗方案的實施 各組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認真、規范操作,教師巡查并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2.2.4 實驗報告的撰寫 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要做好實驗記錄,觀察實驗結果,實驗結束后,各組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綜合分析,在教師指導下,撰寫實驗報告、分析實驗結果并探討原因[3]。
2.3 設計性實驗的教學評價
設計性實驗教學評價:評價學生相關實驗及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評價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評價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4]。
為了解實施效果,在實驗教學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回訪和問卷調查,對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一些相關反饋信息進行分析。
3.1 設計性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設計性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問卷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1)絕大多數學生對設計性實驗感興趣,喜歡這種由自己去探究摸索的實驗方式,并認為實驗內容安排合理,注重操作技能培養。
(2)99.0%的學生愿意接受這種授課方式,認為以學生動手為主的實驗方式給他們極大的操作空間,提高了他們的實驗能力,巡查過程中教師的細致講解和耐心指導也給了他們較大幫助。98.6%的學生認為通過此次實驗提高了實驗操作技能,且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也有了較大提高。
(3)對于設計性實驗內容有88.7%的學生都能掌握,但有11.3%的學生未能完全掌握。主要是因為學生實驗基礎較為薄弱,對自主設計的實驗缺乏信心,加之部分儀器不會使用,操作不熟練,影響了實驗效果,沒有很好地掌握實驗內容。
3.2 回訪調查
在回訪中,我們對學生提出兩個問題:(1)此次設計性實驗對后期實驗課有無促進作用?(2)通過此次設計性實驗,你有哪方面的收獲?
結果顯示:(1)絕大部分學生認為設計性實驗對后期實驗學習有較大促進作用,通過這些基礎訓練,不僅強化了實驗操作能力,而且操作速度、自信心都有了較大提升。(2)收獲歸結為:提高了文獻檢索能力,提高了動手能力,較為扎實地掌握了實驗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4.1 激發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創新性
設計性實驗教學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通過查找資料、設計實驗以及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了獨立思考能力,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欲和探索欲[5,6]。自主實驗過程不僅使學生鞏固了理論知識,而且激發了興趣,開拓了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
4.2 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設計性實驗操作不是機械、簡單地重復書本上現成的步驟,而是學生自己設計的,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非常仔細、謹慎,任何一步的疏忽都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設計性實驗保證每名學生都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和總結,有利于培養學生端正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作風[7]。
4.3 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科學實驗不是某個人單獨能完成的,強調的是團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小組成員的分工與合作對于實驗的順利完成至關重要。從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操作到結果整理、數據統計等都是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的,每個階段都需要通過交流和討論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設計性實驗教學使學生深刻認識團隊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驗過程中合作的重要性[7]。
4.4 增強了教師的綜合素質
設計性實驗的開展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學生設計的不同實驗方案,教師實驗前要認真準備,查閱資料,了解本項目的發展動態,明確實驗設計的目的和思路,預想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熟悉相關儀器的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項,掌握實驗操作技術等,以便正確指導學生。在促進學生能力提高的同時也增強了自身科研素質,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此次參加生物化學設計性實驗的學生為農村醫學專業一年級學生,其醫學基礎較薄弱,實驗技能以及查閱文獻的能力不強,也沒有經過實驗設計的相關系統培訓,因此我們對此次開展的設計性實驗限制了題目范圍,教學過程中并未完全放手,教師適時進行指導。
受課時、實驗儀器和實驗試劑等條件限制,有些學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設想進行實驗。隨著實驗條件的改善和教學投入的不斷加大,我們將增加實驗設計種類和內容,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意識。
總之,通過開展生物化學設計性實驗教學,將實驗教學由被動模式變為主動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主探究,不僅提高其對實驗的學習興趣和重視程度,也幫助其建立了良好的科學思維,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其成長為高素質醫學人才奠定基礎。
[1]楊志偉,劉曉晴,徐愛紅,等.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9):7-10.
[2]丁學知.改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 培養實驗創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19(3):127-132.
[3]付曉紅,彭家和,何風田.生物化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探索與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11):1093-1094.
[4]韓峻,李玉卿,宋波,等.中醫院校醫學生物學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4):63-65.
[5]代紅燕,南瑛,田為真,等.深化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95-96.
[6]周俊宜,駱曉楓,顏少平,等.開放性實驗教學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1):3-4.
[7]邢雁霞,劉斌鈺.開放性實驗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模式中的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9,8(10):1223-1225.
G424.31
A
1671-1246(2015)03-0102-02
注:本文系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省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JXZJJG-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