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亮(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熱電廠汽機車間,黑龍江 鶴崗 154101)
?
淺談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分析
張東亮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熱電廠汽機車間,黑龍江鶴崗154101)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口逐步增加,電力需求迅速增加,經濟危機逐步增大。電力工程師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基礎。逐步加強經濟穩定發展,需要電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火電廠集控技術可以有效的完善電力資源的開發。本文將針對火電廠集控運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研究火電發電廠中集散控制系統的具體應用內容,確保火力電廠的綜合運行技術標準,提高火電廠的運行效果。
關鍵詞:火電廠;集控;運行
社會的進步需要資源的支持,沒有資源的支撐,社會將無法快速穩定發展。建立火電廠,發展集控技術,加強火電廠的高效運行標準,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證火電廠技術開發標準。利用火電廠的集控技術,確保電廠的高效運營標準,提高運營發展效率,完善技術生產實力,實現火電廠綜合集控運行的管理。
火電廠的集控是依照單獨標準進行控制,是集中控制管理的。傳統的火電廠采用機組分離的方法進行處理,現代的火電廠發電采用集中控制技術處理。采用發電機、鍋爐和汽輪機組進行組裝處理,對鍋爐、電機進行集中控制管理,將鍋爐、電機進行集成組裝控制,操作分開處理,實現集成控制運行標準。集成控制運行主要是對火電廠進行生產投放和運行管理,通過對設備的有效檢修,提高集成控制的安全操作性。不對設備進行后續維修處理,而是對集成控制機組進行值班管理,每臺設備設定統一的機組成員,通過安排值班管理,確保集控機械生產運行的實時監控,防止因為集控運行故障影響火電廠的運行。
集控運行技術簡稱DCS技術,依照生產標準,對集成控制標準進行集成控制。通過自動化工業生產確保自動化集成控制高度,應用自動化數字集成管理控制,確保火電廠集成控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集成開工至系統是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是直接管理工業操控標準的有效技術方案。通過核心技術標準的操控,完善計算機應用程序的系統標準,從根本上提高電廠自動化技術的有效運營水平,實現集成自動化控制應用管理。
集控火力發電機組在生產中,需要控制各個標準的生產條件。其中,集控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人員,通過發展自身規律,建立合理的管理標準,提高工程的工作效率,確保火電廠在基本安全條件下,對集控系統的運營進行管理。集控中心運營的主要條件有電源、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操控管理人員技術水平等幾個方面。通過計算機技術分析電源供電標準,確定電氣設備的供給需求。依照火電廠生產運營標準,對電廠設備運行系統的安全進行管理。
(1)過熱問題。在超臨界機組運行中,過熱粗調是指通過水和煤的比例進行系統調節,通過細調是通過增減水溫完成細調。影響機組過熱的主要因素有空氣系數、受熱面積、水溫度、煥然比例等。直流爐的水煤比例是有微熱氣溫控制的。過熱系統通過合理的設計、良好的生產環節控制,保證系統溫度控制的產品質量,有效提升過熱溫度調節過程,確保相關參數的合理性,但是因為各種外部因素問題,會對過熱系統造成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過熱的產生。
(2)氣壓控制問題。在系統長期工作過程中,系統內部產生一定的平衡狀態,被稱之為主氣壓。通過主氣壓間接的實現系統動態平衡,保證系統內部協調合理性。主氣壓系統采用爐膛煤粉處理的方法提高主氣壓動力壓力的目的,對煤粉量具有依賴性。一種對煤粉量的依賴性會造成氣壓控制的不穩定性,直接影響火電廠集控的輸出管理,直接影響火電廠正常運行標準,造成氣壓控制受阻。一旦發生氣壓控制問題是就需要切斷操控電源,將氣壓保持在合理的平衡范圍內,在對系統參數進行檢測,防止因為氣壓過大影響系統穩定性。
(3)再熱氣溫控制。再熱氣溫控制對一次加溫的控制而言,難度較大,較為繁瑣。一些火電廠為了有效的節約成本,通過控制溫度調節水溫,但是這樣會造成大量的經濟負擔,直接降低了能源的合理利用率。例如,1%的減溫會需要0.5g的發電煤用于調節。再利用溫熱調節的方法很多,如煤氣式循環,熱風噴循環等。通過合理的再熱氣溫循環控制,提高在利用效率,減少能源的消耗。
(1)提高運行條件。火電廠運行的外部環境包含電子環境、計算機能源控制電源、接地氣源等。這些外部系統的安全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安全。通過對機組安裝的有效調試,確保外部環境的合理性,提高火電廠控制外環境的各項指標。通過控制室內空調系統保證合理使用標準,通過電子空調的穩定調溫,確保控制溫度濕度,保證模擬器件運行的有效性。加強對信號的集中控制運行調節,確保火電廠系統的合理控制,減少對電纜的屏蔽問題,提高系統的信號穩定性標準。集控系統工作人員需要合理的控制系統各類問題,盡量減少系統不合理中斷問題。
(2)提高集控操控技術管理水平。集控系統由CS系統、變送器、盤臺設備等共同組成。通過集控系統提高系統內部的運行標準,確保集控運轉水平,保證系統設備的管理完整性。集控系統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主要核心部分是微處理器,通過系統集控確保實用安全標準,逐步提高系統存儲容量,加強系統安全可靠性級別,通過軟件組態控制系統參數,逐步提高火電廠系統硬件維護軟件的完善標準。集控系統中的熱機保護是由操作人員完成的,在操作過程中需要確保系統操控人員的人身安全,一旦發生機組異動現象,需要立即停止系統,減少系統故障后產生的各種惡化問題,從而保證機組、操控人員的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發生,實現科學化設備安全保護。
綜上所述,火電廠運行技術中采用集控運營的技術方法得到工業市場的廣泛歡迎,將原有機械設備替換,攢用火電廠集中控制系統,既節約了計數成本,提高了計數控制水平,保證了高校技術生產控制標準,確保了化工生產控制管理的整個技術流程的合理性。通過加強計算機系統網絡的集中控制管理,實現管理、控制的合理性規劃,確保管理互相補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睿.火電廠能源集控運行問題及策略[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0).
[2]任文彬.淺析火力發電廠發電機組的集控運行技術[J].電源技術應用,2013(09).
[3]高洋.現代火力發電機組的集控運行技術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 2012(18).
DOI :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