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成(吉林省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中心有限公司,長春 130012)
?
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宋立成
(吉林省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中心有限公司,長春130012)
摘 要:隨著經濟的進步與發展,目前我國職業病人群眾逐漸增多,形勢日益惡化,有不斷擴散的趨勢,因此職業病防治形勢異常嚴峻。雖然我國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進行職業病的防治,但防治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監管不到位,預防機制不夠完善,職業病診斷能力有待提高等。本文首先對我國職業病防治的現狀進行了闡述,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對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職業病;防治;現狀;建議
近年來我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帶來了一些職業問題,人們對職業健康需求越來越高,職業病指的是勞動者在工作中因有毒、有害物質等引發的疾病。目前我國職業衛生工作不能很好匹配社會發展的速度,導致職業病危害形勢的嚴峻愈加嚴重。據調查顯示,疑似職業病人群占用人單位職業人員的0.58%,因此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是目前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
(1)用人單位對職業病防治不重視,社會重視不足。我國一些用人單位只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開展落實不到位,忽視了對單位的安全設備的設立;沒有意識到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勞動者的身體健康檢查;防治監管不夠到位,危害了勞動者的健康利益。雖然我國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防治工作至今沒有受到社會廣泛人民的關注,相關的職業病危害與防治宣傳力度不足,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這導致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
(2)防治部門監管不到位,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性。雖然我國已建立職業病防治法,但是職業病防治相關的監督部門職責不明確,很多防治與實施都是由衛生行政部負責,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的職業病防治工作缺乏統一的協調性,職能交接進展較慢,職業病防治工作機制至今仍未完善,導致我國對職業病的預防效果不佳,嚴重影響了職業病防治的進程。另外我國的職業病危害人群具有典型的群體性,90%以上的職業病患者都是農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建筑采礦業等。
(3)職業病診斷機構人員的鑒定能力與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國職業病診斷機構人員的鑒定能力與技術水平仍未達到相關的標準,難以適應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需求。很多地區至今仍未設立相關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新環境下出現的新職業病對監管部門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診斷機構人員的能力與水平直接影響著職業病防治的效果。但目前一些職業病診斷機構的鑒定管理不夠到位,報告體系不健全,瞞報、遲報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鑒定效率低下,對職業病預防不及時,增加了我國對發病病情的估計難度與控制難度,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產生了很大的阻礙。
(1)完善監管體制與工作體系。我國應盡快完善職業病防治工作監管體制,明確衛生部門的職責,有效地整合行政資源,優化協調機制;建立合理的衛生工作機制,提高監管效率與管理質量;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相關的職業病防治政策,建立合理的綜合管理體系,加強執法監督部門的執法力度,有效地促進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開展。
(2)強化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與考核。職業病防治工作應作為目標責任進行考核,遵從職業病防控指標體系的標準,將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落實到位。社會應在發展建設中對職業病防治進行長期規劃,協調勞動者的健康利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利益。應加強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體系的完善,明確政府與相關部門的職責,引導群眾監督相關部門的執法情況,對領導進行嚴格的目標考核,有效的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
(3)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并落實工傷保險條例。我國應加強對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監督用人單位履行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職責,增強職業病防治監管部門的執法力度,利用《勞動合同法》等相關勞動法律規范用人單位的行為,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利益。嚴格履行貫《工傷保險條例》所規定的內容,不斷完善醫療社會保險制度,有效保障職業病勞動患者的合法權益。
(4)提高診斷機構人員的診斷能力。職業病診斷機構作為職業病防治的基礎機構,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應加強對技術工作人員相關技能的培訓,有效地提高職業病技術人員的綜合專業水平;加強對診斷機構人員的素質教育,減少對診斷結果瞞報、遲報的現象,還應及時更新診斷機構的監測設備,為職業病檢測提高良好的設備保障,保證農民工職業病防治工作順利開展。
(5)強化企業管理,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政府更不斷促進社會產業的優化與升級, 淘汰高危害、高污染的工藝技術與行業。按照標準規范對行業進行合理的規劃,加強對有職業危害的項目的監督與管理。督促企業建立完善的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體系,要求企業切實履行其職業病防治的責任與義務, 積極地采用有效措施進行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嚴格約束企業進行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動合同的簽訂,為勞動者提供合法的基本保障。
我們還應不斷加強群眾監督職責, 利用工會為勞動者提供有效的工作保證,定期開展勞動監督檢查,將勞動者的自身利益作為工作核心。不斷完善勞動者衛生服務體系,提供給勞動者進行職業病維權的綠色通道,增強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勞動者利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基本利益。
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雖然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目前防治工作的現狀不容樂觀,仍存在一些問題與矛盾。我們應不斷完善監管體制與工作體系,增加防治部門的監管力度,強化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與考核;加強對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監督企業對勞動合同管理與工傷保險條例的落實;還應提高診斷機構人員的診斷能力與專業水平,為職業病防治奠定基礎;有效地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建立完善的職業病維權綠色通道,保證勞動者自身的基本利益,不斷推動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黃斌.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D].蘇州大學,2014.
[2]聶森,朱華文.淺議增強行業自律在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意義[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2(06):593-595.
[3]湯淳.當前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08(05):317-319.
[4]張敏. 大型企業職業病防治理論體系的創建和防治模式研究[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9(05):414-420.
[5]孟雨.淺談我國職業病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軟科學,2011(09):589-592.
DOI :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