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弢
(青島農業大學,山東 青島 266109)
動物生物化學是農業院校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藥學、水產養殖等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后繼一系列課程的基礎課,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動物生物生物化學主要討論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有機分子的代謝及其調節,以及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等內容;其涉及的內容龐雜抽象,代謝反應錯綜復雜,又加之該學科發展更新速度快,學生要想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全面的、系統的掌握動物生物化學知識困難重重。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對于學生擴大拓寬知識面,加強學科間的橫向聯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動物生物化學的課程特點決定了采用多媒體教學具有諸多優勢,筆者最近幾年一直堅持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和影響有了更深的認識。
動物生物化學抽象概念多、信息量大、重點和難點多、教學難度大。把單一的文字變成圖文并茂的生動的語言,對學生予以感官刺激,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如緒論講解生物化學發展史時,插入科學家的畫像或照片;講解各種維生素時,插入蔬菜、水果、雞蛋、肝臟等其所存在的食物圖片;講解基因工程時,插入克隆羊“多利”的照片等,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數據和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能有效地克服生物化學課教學手段落后、直觀性不強、生物化學理論和概念抽象難于理解等難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確保教學質量達到預期效果。例如,以往在講解DNA 分子的雙螺旋立體空間結構時最多有一個模型,而應用計算機特有的三維顯示技術就可以很清晰地向學生反映出此空間結構的特點。又如脂肪酸氧化分解過程所包括的脫氫、水化、再脫氫、硫解,以往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這四步反應是如何進行的。我們在制作多媒體時,讓反應步驟動態顯示,使其脫氫、水化、再脫氫分子部位以鮮艷的顏色著重閃爍三遍,硫解時隨著動畫箭頭標明部位,并配以清脆的鈴聲,使反應直觀,便于比較、理解與記憶,較以往的傳統教學更為生動、有趣。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高。
動物生物化學主要講解蛋白質、核酸、糖、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以及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調控等,教學中理論授課一般在40~80 學時之間,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生物化學課程是54 學時,教學內容多,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傳統教學中課堂知識的傳播主要來源于教師的口授與黑板板書,這二者的速度大大限制了課堂信息容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糖的有氧氧化部分,需要向學生講解全部的分解代謝過程,包括每一步反應步驟的催化酶和涉及到的能量變化,這些內容僅在一次課(2 學時)內完成,教師講課難度非常大,學生接受起來也很困難。而通過多媒體教學,應用圖片、動畫等媒體素材就可以輕易得展現這一代謝過程,教師節約了大量的板書時間,留給學生充足的記憶和理解時間,教學效果自然大大提高。又如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配以圖示逐步文字講解,耗時較多,而學生需要借助于想象才能似懂非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插入一段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光盤動畫,短短幾分鐘就可讓學生對整個過程有一個動態、連續的認識。在同等的時間內,多媒體傳授的內容比傳統教學方法傳授的內容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與信息的日新月異,動物生物化學這門課所要講述的內容和深度都在增加?;蚬こ獭⒌鞍踪|工程、克隆等高科技技術都屬于生物化學的內容,如何生動地將生物化學反應、基因轉錄、蛋白質表達等微觀世界的生命活動展現在學生面前是每個生化教師的目標。這促使教師掌握更多的知識,對教師素質提高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原先單一的描述性文字和補充說明性的圖形、圖表,成為一種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于一體的多媒體信息,使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內容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要求教師在提高專業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近年來,本教研室各位教師在多媒體教學實踐中,均感到理論及實際教學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另外,多媒體課件修改、充實、操作方便,因此可減輕教師教學的勞動強度,有助于教師授課時講授得更清楚、更有條理、更生動。而且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減少粉筆的使用。因此,可以減少粉塵給師生健康帶來的損害。
毫無疑問,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多媒體教學可以準確、直觀、形象地演示教學過程,它集文字、聲音、圖像、靜與動于一身,為師生打開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強了教與學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參與熱情,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在多媒體教學實踐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好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水平,能真正集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及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于一體,并具有信息載體的多樣性、媒體形式和媒體設備的集成性、信息表現的交互性等重要特征。目前,許多院校教師使用的課件多是網上下載而非自己制作的,不可能代表任課教師的教學思路、表達方式。況且不同院校學生層次不同,教學方法存在差異,因此使用時常會出現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同時,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容易出現的另一個問題是片面追求課件漂亮的外觀,過多的使用不必要的視頻、音頻材料,對課件界面作過分的渲染,其結果是形式掩蓋了內容、而不是表現了內容,喧賓奪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采用此種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的表現形式上,而忽略他們真正應該掌握的內容。還有許多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只是將課本的內容大段大段的照搬到了屏幕上,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的優勢得不到體現。
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老師不用板書,只需講解,教學時很容易出現講解速度過快,忽略與學生交流等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成為多媒體的放映員、播音員,講課只是照屏幕宣科,缺乏恰當、生動、形象的講解,而學生則成為記錄員的現象,對所學內容印象不深,單純的記筆記。個別教師過分依賴預先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不注重教學基本功訓練,課前不充分備課,很少引入課外知識,且授課中經常出現錯誤,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或停電等,就無法采用傳統方式教學。傳統教學對教師語言的清晰準確,邏輯的明白無誤,板書的長短緩舒等都有明確的要求。但多媒體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我們對復雜事物的表述、對內容的梳理,創造性的再現變成了平面式的解釋,形式的創新代替了對內容本身的研究,時間長了,這種代替會慢慢地積累起來,鈍化我們的思維,降低我們的教學能力,削弱我們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的優點,而忽視了課堂教學中的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之間課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師的授課藝術和臨場發揮能力,最終不是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學生搞得顧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
學生學習新的課程,需要一個思考、理解的過程。好的課堂教學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使之能得到一定的消化。以前用黑板上課時,教學節奏較慢,學生相對比較適應,采用投影片時,部分學生就不適應了,而使用powerpoint 信息量更大,如控制不好,會造成學生眼花繚亂。故教學內容必須少而精,重點難點突出,不必面面俱到。每一張都有足夠的停留時間,使文字和圖片都有時間看清,以便學生能記下標題和關鍵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雖起主導作用,但學生是認知活動的主體。眾所周知,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是課堂教學的精髓。利用電子教案授課時,切忌使教師變為單純的電腦操作員,不可忽視動作語言對教學的作用。根據課堂反映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表情、手勢等,調動整個課堂氣氛。同時,學生也能從教師旺盛的精力、飽滿的情緒、富有表現力的眼神、手勢中受到感染。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一直采用教師站在屏幕旁邊,面向學生的方式教學,使學生在看大屏幕的同時也能看到教師的活動,增進師生的直接交流。使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與課件的圖文聲像相結合,達到和諧統一,充分發揮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得主導地位。
在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下,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每位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更新,教師在教學活動不再是簡單的講解者,而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設計者。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業務,更要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設計和開發適應要求的精品課件。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大綱,不同專業和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另外采用多媒體教學可將大量的信息帶給學生,但由于信息多、節奏快,難免重點不突出。同時,由于學生忙于記筆記,跟不上老師講課進度,所以只能被動接受,缺乏思維。所以要求教師一定要注意字數適當,內容簡潔,重點突出,且字體顏色與背景顏色反差要大,避免因視覺疲勞影響聽課效果。評價一個多媒體課件的優劣,不僅在于它是否采用了多媒體的外在形式,還要考慮到其在制作和應用上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的內在特性。所以只有培養較強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意識,才能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實踐,從而使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質量、智能發展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進行多媒體教學要求整個教學過程應該自然流暢、緊張有序、生動活潑。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課前必須對課件進行充分的熟悉,反復備課,使教學內容進度與多媒體充分結合,做到課堂節奏緊湊,課件播放的速度不要太快。據調查,在實際的應用中,許多學生反饋的信息表明,對教學媒體輸出的信息,往往沒有充分的時間去感知、理解和消化,這樣就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再次,克服多媒體教學系統應用中的形式主義色彩,要把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的內在特性、教學內容三者很好地聯合起來。要明白不是因為為了用多媒體教學系統而用多媒體教學系統,而是要樹立現代教育理念、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學系統更好講解教學內容、提高教育效果而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只能在必要時作為一種補充,而不能用多媒體課件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完全放棄板書的使用會大大縮減多媒體教學的效果。這主要是由于多媒體使用時每一頁顯示的內容不多,一般每一頁顯示的都是對某個具體知識點的講解,往往都是一次性、較短時間出現,不能進行保留,因此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不如利用黑板教學緊湊、連貫。其實黑板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各有相互無法取代的優缺點,只有將多媒體教學與黑板教學相結合,兩者才可優勢互補,達到互相提高效果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需結合應用板書,把各章節中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保留在黑板上,以便學生更好地把握每次授課的進度和總體內容,也更易體現教學內容的連貫性。
綜上所述,無論是過去的傳統教學還是現在的多媒體教學,都只是在教學的形式上有所改變,教學的核心思想仍是以提高教學效果為主,我們既要與時俱進,做好、用好多媒體,同時也不必生搬硬套,完全依賴。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在教學中相互補充、取長補短,達到教的好,學的也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是動物生物化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1]高學軍,李慶章.動物生物化學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3):92-95.
[2]何金環,梁月麗.高等農業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4(4):59-60.
[3]索江華,李鳳玲.獸醫專業《動物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嘗試[J].廣東農業科學,2009,8:347-348.
[4]黃小紅,陳文銓.提高《動物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環節和關鍵[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0(6):99-101.
[5]楊群輝,胡建民,胡蘭,等.農業院校提高動物生物化學教學效果的途徑[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2(6):730-733.
[6]王吉貴,劉維全,劉芃芃.動物生物化學教學現狀及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9,9(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