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值華
(江西九江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江西 九江332005)
九江依傍長江黃金水道,其境內有2條國道、5條高速、5條鐵路和1個機場。九江的水運運輸較為發達,可以通過長江、鄱陽湖通江達海。九江港類屬于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也是江西省惟一一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近幾年,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居民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腳步的加速,“鄱陽湖生態經濟圈”建設力度的加大以及“昌九一體化”的到來等。目前,九江市區岸線長達28公里,其中九江港占2.16公里;全市客貨運及專用碼頭多達47座,九江港占11座。九江港分為三個裝卸作業區,分別是散貨作業區、外貿及件雜貨作業區和煤炭進出口作業區。
九江的出口產品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資源耗費型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產品附加價值比較低;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不足九江出口產品的五分之一,更不用說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量幾乎為零。這些都說明了九江出口產品結構非常不合理。
九江的出口加工貿易企業的規模都比較小,在沒有得到合理規范的引導和管理的時候,加工企業的對外銷售路徑往往會趨向于對過去外銷路徑的依賴。這種依賴性成為九江的加工企業的國際市場過分地集中于亞洲地區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從另一個方面看來,自九江港口開放使用以來,政府一直強調對外貿易模式,相對忽視了國內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造成產品在內陸市場份額較低,產業整體運行的風險較大。
當前,九江加工貿易企業對自主研發和自創品牌的意識還未覺醒,大多仍停留在貼牌加工的貿易狀態,對加工貿易的技術層面不追求,導致加工貿易產業增值能力很弱。目前九江出口加工區屬于貼牌加工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值約占75%的比重,而致力于開創新新技術的產品產值僅占6%左右。從自創品牌來看,九江的加工產業大多是為他人做嫁衣,只靠收取微薄的加工費維持平衡,而憑借自己獨有的技術或品牌進行加工生產的產品產值不足l0%。設計能力不出挑、自主創新能力缺失以及缺乏自主品牌,這些都將導致九江加工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缺少規避風險抵御風險的能力。
九江出口加工貿易從無到有,增長速度飛快,為推動九江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近幾年來,國家提出要依托黃金水道發展長江經濟帶,而九江歸屬于江西,正處在長江經濟帶上,并且江西省正在極力支持“昌九一體化”,這意味著九江全面迎來了一個絕佳的發展機遇。未來,九江要通過支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檔次,繼續利用加工貿易這種方式,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和促進產業發展。
發揮九江港口優勢。九江港,是江西省僅有的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也是國家內河主要樞紐港口之一,通江達海的九江港沿長江順東到上海856公里,往西269公里便是武漢,它坐落于風景秀美的九江市--京九鐵路與長江的交通樞紐點。據統計,江西省每年所需的鐵礦石、原油、原煤等工業原料主要是從九江口岸進口,所占比例分別為50%、41%、60%,而且超過75%的集裝箱途經九江水路到達上海港出口。隨著近幾年的不斷發展,九江港已成為經濟腹地區大型的工業用料以及民用煤炭的重要港口集散地。充分利用九江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活動。
從目前九江加工貿易產業發展的現狀來看,九江的加工貿易企業大部分還存在加工設備陳舊、加工工藝落后、技術含量低下的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九江的加工產業則會繼續向資源、能源高消耗的模式發展,從而造就九江對外來的資源能源更加依賴的局面,資源能源的無節制使用還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料,最終造成環境的惡化。因此,政府要積極引導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向清潔化生產轉型。鼓勵加工企業改進技術使用環保型生產設備,以達到減少資源能源的用量、提高資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工業廢料和污水的排放的目標。在加工貿易領域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推進九江加工企業由粗放的物耗型加工向集約的清潔化生產型轉化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的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循環。對九江加工貿易企業的清潔化生產程度制定標準,對進行清潔生產、使用循環經濟應用的典型企業予以獎勵,提高九江加工企業向清潔化生產轉型的積極性。
一直以來,相比于國內市場,九江出口加工貿易方向更傾向于國外市場,國內與國外的經濟體系大相徑庭,因此,這種經濟增長模式被稱為“飛地經濟”。“飛地經濟”的模式是造成國內與國外經濟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九江現行狀況不利于九江加工貿易企業的進步,也不利于九江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九江加工貿易企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發展國內營銷市場,挖掘國內銷售渠道,充分利用國內市場。此時,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積極引導加工企業在兼顧國際市場的同時,更多的參與到國內各式各樣的展銷會中去。鼓勵九江加工企業開拓更多的國內銷售渠道以提升九江的加工產品在內陸市場的占有份額。除此之外,還要在政策方面給予加工企業支持,例如,進行進口來料加工產成品內銷的企業,可以針對進口來料或者是零部件征收稅務代替現在的產成品補稅。
以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為重點,加大研究開發新新技術的投入,鼓勵九江加工貿易企業設置研究開發小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工業設計研發能力,重點開發先進設計技術、精密制造技術、仿生制造技術、制造信息技術、生態綠色制造技術,提高九江加工貿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與自身相比,九江的出口加工貿易企業的生產制造水平是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但是跟沿海發達地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為了縮小與沿海發達地帶的差距,九江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必需對自身的加工流程進行升級,提高生產制造水平。目前,九江加工貿易企業大多從事傳統產品的生產制造,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比重較低,因此有意識地引導產業資本向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滲透,將是九江實現產品結構升級的主要手段。九江加工貿易企業的加工生產目前還處于低端的配件生產狀態,產成品的主要零部件、主要材料以及核心技術仍被跨國公司的母公司牽制在手,需要大量的從海外進口。想要改變這一局面,九江加工貿易企業必須增加人力投入,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力求實現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的突破,達到國際同行業同類產品的標準。
[1]曲建,王子先,等.基于全球價值鏈角度的中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M].2011.
[2]袁弘立.貿易方式選擇與我國外貿企業轉型研究——以加工貿易企業為例[J].中國商貿,2011(22).
[3]蘭勇,杜洪梅.論我國加工貿易升級的內涵與路徑[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