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昌
(三峽大學,湖北 宜昌 443002)
特色是一所大學的個性化表現,是最為突出、最具典型意義的校園魅力。具有行業背景的地方大學,具有打造特色的先天優勢和獨特資源。要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地方大學的繼續教育完全可以根據行業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與發展需求,在校企合作中,構建多樣化、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發揮優勢,形成特色,實現繼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三峽大學是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于2000年合并組建而成的省屬綜合性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就是在服務于水電行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的。組建伊始,三峽大學就充分依托和利用自身的水電行業的辦學背景,充分對接水電行業的需求,大力加強與水電行業的合作,著力服務水電行業,逐步凝練和形成了繼續教育的鮮明水電特色。
地方大學的繼續教育要科學發展,最為關鍵的就是要立足行業實際,充分挖掘和利用行業優勢和資源。行業優勢和資源,主要包括特色企業文化精神、自然特色資源、經濟特色資源、人力特色資源等,是在獨特的行業條件下形成的比較豐富的優勢和資源,有一種稟賦優勢,是地方大學可資利用的寶貴財富,凝練辦學特色的源頭活水。
三峽大學具有獨特的水電資源和水電行業背景。學校所在地宜昌市有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水電樞紐工程以及長江三峽、神農架、百里清江等旅游名勝。地方水電、旅游建設如火如荼,中醫藥資源和特有的生態環境資源豐富,為三峽大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天然的實驗場。同時,還有包括世界最大的水電開發、施工單位──長江三峽開發總公司及葛洲壩集團等在內的一批水電開發、勘測、設計、科研、施工、監理及運行管理單位。三峽大學合并時,已擁有一定的水電學科基礎,水平較高的水電專業和人才,還與國家水電管理部門有著長期的聯系。獨有的水電行業背景和地處三峽的區位優勢,極大地影響了三峽大學繼續教育的建設和發展,為學校繼續教育的特色戰略提供了近水樓臺。
高校發展的前景與行業和區域建設唇齒相依,緊密相聯。地方大學主要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具有行業背景的地方大學的繼續教育尤其要在認真研究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認清自己的任務與職責,以特色適應需要,從特色中找到自己發展的新起點,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行業培養人才的搖籃、“第一生產力”的孵化器與擴大器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輻射源。
三峽大學作為一所地方大學,在繼續教育中,秉承良好辦學傳統,始終堅持兩個服務面向,既服務于水利電力行業,又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始終貫徹“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指導思想,突出水電特色,發揮高校人才、智力、技術、信息等資源優勢,為促進國家水電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三峽大學堅持“立足三峽,突出水電”,緊緊圍繞三峽區域及國家水電工程建設,創新水電技術,全力推進高科技研究和合作,積極為三峽水利工程建設與區域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務。學校長期致力于解決國家水電工程建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參與了長江三峽工程、溪洛渡、向家壩、錦屏、水布埡、龍灘等國內幾乎所有大型水電工程的科技攻關工作。
行業要快速發展,離不開一流的人才。三峽大學作為三峽區域唯一一所以水電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可以直接為水電行業提供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支持。為水電行業培訓和輸送大批優秀人才,是三峽大學彰顯繼續教育辦學特色的重要途徑。
三峽大學作為一所省屬綜合性大學,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各類國家認可的職業培訓資質。近幾年來,學校結合水電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要,舉辦工程碩士研究生班、各種成人教育培訓班、專業證書班和職業技術教育,開展了各種層次的培訓工作,先后為海南威特公司、葛洲壩集團公司、葛洲壩電廠等眾多企事業單位培訓工程碩士、輸電線路、英語、計算機、人力資源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幾萬余人,滿足了水電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要。
三峽大學充分利用其在全國水電行業的影響,在教學科研方面的優勢和文化藝術方面的積淀,在水電行業企業思想文化形象和靈魂的塑造與產生中,發揮積極作用。學校充分利用其人才、成果、信息和文獻資料優勢,注重挖掘自身的文化資源潛力,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服務活動,為豐富和完善三峽區域人們的科技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等素質作貢獻。學校師生文化藝術體育團體積極參加“三下鄉”活動、科技義務咨詢和義務服務、社區公益勞動、大學生志愿者、寒暑假社會實踐等活動,發揮學校在文化科技體育等方面的骨干作用,積極參加到企業基礎文化建設之中去,豐富城鄉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3年參與西部服務計劃,我校志愿者劉勇服務于重慶彭水縣郎溪,在大山中播種希望,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中央領導的接見,其事跡在人民日報、湖北日報等新聞媒體廣為報道。青年志愿者胡海用愛心實踐青春諾言,被評為全國優秀社區青年志愿者。
每一所大學,特別是作為基礎較為薄弱、辦學條件較為艱苦的地方大學,都有其相對確定的服務區域和領域。地方大學繼續教育在發展定位上必須克服以理念層作為高校發展定位出發點的邏輯框架,充分考慮地方大學所處行業和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以服務面向定位作為高校發展定位的出發點,積極拓展辦學空間,逐步凝聚和顯現出自身的辦學特色。
辦學理念的選擇和確立是大學繼續教育特色化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它體現著繼續教育的價值取向、發展目標、培養模式和行為方式。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地方大學繼續教育既面臨著社會需求不斷上升的發展契機,也承受著競爭日益加劇的巨大壓力。科學發展觀為地方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野,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問題的方法,指明了地方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發展的方向。要辦好一所大學的繼續教育,必須以科學發展觀引領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合作,在思想觀念上不斷要有新解放,戰略決策上不斷要有新發展,工作舉措上不斷要有新創造。
確立準確的發展目標。突出辦學定位上的特色,其實質是找準學校繼續教育在行業發展中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和相應位置,提出符合行業和學校自身實際的中長期發展目標。
三峽大學堅持保持服務水利電力行業的優勢,學校繼續教育的辦學思想定位和發展目標逐漸確定。學校的發展目標經過多次討論、研究,通過實踐比較,在學校第二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水電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三峽大學繼續教育按照學校總體目標和特色,確定了自身的發展目標和辦學特色。
培養培訓人才是高校繼續教育的首要職能,也是其特色表現最直接的領域。基于行業對人才要求的特點,地方大學繼續教育應該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同企業需求相適應的培養方案和課程結構,構建與大眾化教育相適應的富于科學性、創造性和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峽大學在長期的繼續教育辦學過程中,主動適應國家水利電力行業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把培養培訓“對口”、“適應”的高級專門人才貫穿于各項工作的全過程,確保繼續教育質量的提高和辦學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