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王新光
摘 ?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所了解,同時一部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程度還比較低。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研究新媒體的特點和趨勢對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內在影響,發掘新媒體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實價值,已成為重要課題。
關鍵詞: 新媒體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實效性
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怎樣培養學生?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這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任務,強調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三個倡導”24個字,凝練概括了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立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的重大決策,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培育核心價值觀,重要的是增強人們的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追求真善美的價值觀,中華民族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每個人心底蘊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深厚的土壤。
大學生核心價值現狀指在大學階段由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教育體系開展的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大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的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的認知、認同和實踐情況。通過電視、網絡、報紙、戶外宣傳及思想政治理論課等途徑,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所了解,非常肯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仍停留在表面層次,深入學習不夠,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程度還比較低。從整體狀況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主流狀況呈現出積極向上趨勢,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不透徹,認識趨于表面化,存在認識模糊、不系統、不深刻的問題;大學生缺乏創新精神和社會道德責任感;大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理論脫離實際等問題。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二、新媒體的特點
所謂新媒體指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依托數字技術、計算機網絡、移動通信等新技術向受眾提供信息服務的新興媒體。如博客、播客、對等互聯、社交網絡、搜索引擎、手機報、手機短信、手機廣播電視,等等。網絡,特別是移動網絡發展迅速,根據2015年7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較2014年12月增加367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
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主要有幾大特點:(1)互動性。這是新媒體最顯著的特點,相對于傳統媒體只能被動接受而言,新媒體傳播過程中接受者可以利用現代先進的網絡通訊技術進行各種形式的互動,使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2)開放性。較之傳統媒體的單一途徑,新媒體的傳播由于方式形態各式各樣,使任何網絡或手機使用者都能通過各自平臺進行交流,使平臺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傳媒主體。同時新媒體傳播時代下的傳播內容無法得到精準操控,如博客及各大論壇都充分說明了這一性質。(3)多元化。新媒體內容涵蓋的豐富和多樣化已經完全讓傳統媒體的單一和固定如大海中的小舟,如此渺小、單薄。博客、論壇、QQ、微信等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4)便捷性。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網民爆炸式增長,使新媒體的運用更加方便,受時空的影響很少。(5)更新快。從BBS到群組,從QQ群到微信群,從百度貼吧到豆瓣小組,從微博到微信,人們使用的新媒體不斷“更新”。
三、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大學生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模式、人際交往、價值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我國數量龐大的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4.6%。
新媒體對大學生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電子產品大范圍普及為大學生使用新媒體技術奠定了物質基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成為大學生必備的東西。而新媒體作為大學生最常接觸的媒體,用它的超大容量的信息存儲和迅速準確的便捷搜索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甚至主要途徑,幾乎所有大學生每天均抽出時間在新媒體上獲取信息。同時,讓大學生對新媒體產生依賴感,只要一想起查什么資料,立即蹦出來的是google、百度、搜狐、雅虎等搜索引擎。其次,新媒體作為交流手段,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迅速俘獲了大學生的心,稱為交流的新寵。發短信和打電話、聊QQ、發微信成為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主要溝通手段。再次,新媒體提供的學習內容更豐富,大學生可以利用新媒體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各方面知識;學習方式更加多樣,新媒體提供了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眾多音影資料;學習時間更加靈活,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學生能更好地利用片斷時間進行學習;學習娛樂更好地融合,大學生在學習之余還能利用新媒體開展看視頻、聽音樂等娛樂活動。
四、如何利用新媒體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
新媒體給大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樣化審視視角和展示平臺,正逐漸成為影響和培育大學生價值觀的新載體。因此,研究新媒體的特點和趨勢對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內在影響,發掘新媒體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實價值,已成為重要課題。要把新媒體打造成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流平臺,就必須充分挖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資源,做大做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媒體傳播平臺,確保網絡安全,凈化網絡空間。
1.觀念更新。利用新媒體創新思政課教學觀念。新媒體時代下大眾媒體正受到個人媒體的挑戰,如果將傳統課堂視做大眾媒體世界,老師就是信息和知識的傳播者。而在個人媒體世界里,學生是知識的消費者,他們使用新的方法創建自己的媒體。因此,教育必須轉變觀念以適應新的學習方法,將新媒體技能融入課程,教育學生創建復雜的個人媒體,學生會表現出極大興趣,充滿熱情和干勁。思政課教師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帶領大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融入新媒體,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提高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興趣,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
2.隊伍建設。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證,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隊伍建設。新媒體時代,不僅要人員到位,而且要提高相關人員的媒介素養,更好地發揮新媒體的作用。高校做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重點要打造四支隊伍。一是思政教師隊伍。教師要把新媒體和課堂結合起來,打破傳統的、呆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通過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新媒體展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學生工作隊伍。學生處、團委老師、學院副書記、輔導員是學生工作隊伍的主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優秀接班人的基石。學生工作老師在平時工作中要善于運用新媒體,抓住大學生的熱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平時工作中,通過新媒體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三是宣傳工作隊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肩負著高舉旗幟、凝魂聚氣的崇高使命,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宣傳工作者要深入把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加強中華優秀文化教育。新媒體時代,以網絡和移動網絡為載體的新興媒體日益成為思想、信息和社會輿論的主要集散地。宣傳工作者要開辟網絡思政教育新陣地,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中華優秀文化教育,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是學生干部隊伍。學生干部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也是師生間的橋梁和紐帶,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學生干部要帶頭學習、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中做好表率。同時,為老師使用新媒體與學生交流提供合理建議,并督促其他學生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平臺建設。新媒體時代,面對“人人都是通訊社”、“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情況,建設好平臺,引導主流思想,傳播正能量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校可以分層分類建設多種平臺,并及時更新以滿足大學生的多樣需求。學校層面,由宣傳部、學生處、團委、網絡中心負責人負責學校網站、微博、QQ、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和維護;院系層面,由院系負責人統籌專業教師,同時結合思政部、網絡中心教師在內,負責院系網站、教師QQ群、教師微博、微信等多媒體平臺的建設和維護;班級層面,由輔導員班主任統籌各班班長、QQ群主、博主在內,負責班級網站、QQ群、微信圈的建設和維護。
4.內容建設。如果把新媒體平臺比喻成信息高速公路,那么內容則是行駛在路上的汽車。全國道德模范郭明義微博的成功,不僅利用了微博這一最新的媒體高速公路,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以郭明義為司機,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車和諧的駕駛典范。這車不僅性能優異、價格親民,而且遵守交規、樂于助人,因此可親、可愛、可信、可學。二是充分利用影視、動漫、游戲等新媒體形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通過組織學生團體制作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諸如漫畫、動畫、游戲、微電影等,既豐富了新媒體內容,又鍛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在制作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可謂一舉三得。同時加強對內容的巡視,篩查和過濾平臺上出現的不良信息,一旦發現學生的不良言行,要及時處理和引導。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5-07-23.
[2]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1).
[3]劉蘊蓮.論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05:106-109.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11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2011SJD88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