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芳睿
企業是市場經濟得以正常運行的造血細胞,其中科技型企業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推動者,以其突出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能力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做出重要貢獻。而現實中,面臨著行業的高投入和高風險,初創型科技企業由于其科研力量和研發資本的薄弱,發展中往往舉步維艱。衡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的初創型科技企業。
一、企業概況
衡隆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中國智能型機器人和智慧型機器人的創新研發企業。目前已推出笛卡爾系列機器人和特拉斯系列叉車,為顧客在無人化倉儲物流、無人化生產車間、無人化分揀配送中心、無人化集裝箱貨運港口方面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2014年公司總產值110萬元,同比增長144.44%;研發投資額190萬元,同比增長137.5%;凈利潤-98萬元,同比增長-96%。目前,公司擁有技術人員16人,其中碩士學歷人員占總人數12.5%,其余人員為本科學歷。公司擁有自主研發專利一項,軟件著作權四項。為保證企業對技術的掌控權,公司前期技術資本全部來源自有資金,鑒于初創期盈利能力不足,為避免資金鏈斷裂風險,公司急需拓寬資金渠道。
二、企業發展中的問題
1.研發資金短缺。企業成立至今將近兩年,前期投入80萬全部用于研發投資,目前已然所剩無幾。外加企業訂單數量不多,資金回籠緩慢,使得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如若再沒有外部血液支援,企業發展岌岌可危。經走訪,造成企業資金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籌資渠道單一。高技術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周期性,按照高技術企業發展的四個階段來看,“衡隆智能”的發展還處于種子期階段,種子階段的中小企業籌資方式一般為創業者自有資本或親友借款,幸運的創業者可能會有風險投資。“衡隆智能”創業團隊在創業之初沒有那么幸運,由于高風險高投入的行業特性,作為新創的小企業很難找到其他融資途徑。創業團隊成員早前是其他高科技企業的技術骨干,經過多年打拼積攢了些資本和技術遂成立了“衡隆智能”, “衡隆智能”全部資本乃團隊成員多年積累所得,在企業初創階段沒有外部融資渠道的情況下,緊靠內源融資實屬艱難。(2)“高新技術企業”門檻的限制。國家為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一般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國家創新基金項目的扶持和稅收減免政策。高新技術企業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高擴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經國務院批準,我國科技部、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于2008年聯合發布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該辦法對我國高新結束企業進行了重新認定,結合省內實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六個條件,其中第一項條件便是企業要在“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可以看出,對于新創中小型企業來說,三年持續的研究開發活動是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要件之一。而對于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中小技術型企業來說,頭三年是最為艱難的階段。面對著高額的研發支出、單一的融資渠道、緩慢的資金回籠,雖然企業挺過去便很可能獲取之后的高額收益,但是仍改變不了多數中小科技型企業在初建的頭三年便消亡的命運,更何談享受國家的鼓勵政策。“衡隆智能”成立不到兩年,正處于這種“艱難”之中。
2.技術攻關難題。科研能力是高技術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也是“衡隆智能”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第二大問題。企業擁有的16個核心技術人員是企業的骨干成員,雖然全部為本科學歷以上,符合“高新企業”認定標準,但是其中只有兩人為碩士學歷,作為企業獨立的科研力量還是略顯單薄,在解決關鍵技術時仍顯吃力,企業需要有3D地圖、3D機器視覺的技術團隊給予支持,以解決室內3D地圖的數據掃描采集、數據建模與實時CG(Computer Graphic)展示;在3D機器視覺方面,需解決對三維空間邊界的識別與計量、立體貨架的平面隔層與貨垛碼放的裝卸車壘放逐個貨垛托盤垛孔的識別。這些方面單獨依靠企業自身科研力量是不夠的,需要相關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完成。
3.銷路受限。成立兩年來,企業訂單量不容樂觀,一方面說明了企業銷路尚未打開;另一方面說明了如果挖掘得當,物流機器人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不過對于企業來說,單薄的訂單量意味著企業無法收回資金,更無力追加投資繼續生產,惡性循環更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形成這種局面原因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小消費企業缺乏“科技改變生活”的戰略意識,盲目節約科技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中小企業是經濟運行的有生力量,但是由于他們生產規模小、效率低下、企業實力薄弱,因而只有科學控制成本,才能在經濟浪潮中立足。受眼前利益驅使,企業管理者往往忽略科學管理以及科技帶來的長期效益,一味看重經濟成本而忽視工作效率。在產品包裝和搬運過程中,仍然大量使用人力和原始方法,看似節約了自動化設備的購買成本,實則承擔了眾多員工醫療、養老的重擔和產品質量不穩定的風險。其次,由于成立時間過短,產品還沒度過“市場檢驗期”,公司沒有形成必要的聲譽和口碑。工業機器人的壽命周期一般較長,多則十年,少則五年。機器人單體價值也較大。檢驗一臺機器人的性能和穩定性往往需要數年時間的運轉,考核一家機器人企業的服務同樣如此,消費企業選用年輕企業的設備往往需要很大勇氣和魄力。一旦設備經過了市場的檢驗,企業聲譽和產品質量才能“口口相傳”,形成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要形成良好的品牌和口碑,“衡隆智能”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再其次,與同類產品競爭對手對比實力懸殊。公司在物流、搬運環節設計的主打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占有市場份額近10%,雖然市場份額較大,但在瑞典阿特博公司(ATAB)、美國Adept公司等科研和資本力量雄厚、治理結構完善的強大對手面前,公司在研發、生產、營銷、融資以及公司結構等方面都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充實。
三、初創型科技企業發展對策
衡隆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雖然只是初創型科技企業中的單個個體,但其發展中反映出的很多問題卻是共性的。在促進“衡隆智能”等初創型科技企業進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進程中,單方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企業、政府和社會共同的努力。
1.構建科技型風險投資體系。地方政府和相關行業可以設立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體系,引導投資者同時向多個符合產業導向、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投資。如此一來,對于被投資企業來說既保證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又免去了抵押的麻煩;而對于政府和投資者來說,不僅可以分享科技型企業高額的投資收益同時又分散了投資的風險。也正是風險投資的引入,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管理得以被監督,發展的更規范。
2.設立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完善激勵機制。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的弱勢群體,往往缺乏對科技市場的宏觀把控,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主體——政府給他們指點方向并給予幫助。針對機器人產業可以設立國家級、省級專項基金,引導中小企業研究方向的同時激勵一批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將專項基金按照固定比例分為啟動基金與交付完成獎勵基金兩部分,例如針對3D機器視覺的空間邊界識別與實際計量的項目攻關,在項目啟動之時領取啟動基金,項目完成是領取獎勵基金。這樣既能明確機器人科技項目攻關的方向性與扶持性,同時又能保護政府科技基金的有效性與激勵性。
3.設立“產—學—研”信息交流平臺。科技型企業發展依靠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單獨依靠企業自身是不夠的,因而溝通科研機構和技術企業的平臺是必要的。現實中,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往往比較理想化,其難以適應市場不能推廣,而一些科技型企業由于信息的非對稱性,不知向誰求助以解決技術難題。推動產業發展,應該建立一條“產—學—研”良好結合的道路,需要企業通過專業科研機構推動創新、形成產品獲取利潤,也需要科研機構走下“高臺”、走進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科學研究,分享企業收益。這個交流平臺則作為中介起著重要作用。
4.建立國家資助的機器人試銷模式。特殊的機器人行業中存在著這樣的博弈關系,在機器人質量沒有得以驗證的條件下,消費企業不愿承擔或一次性承擔設備成本,生產企業倘若愿意賒銷設備,則承擔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不嘗試賒銷則可能面對零訂單的風險。使得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在供需雙方的信任危機下陷入僵局。國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針對機器人產業設立一種信用資助,在需求企業購買機器人時由國家或地方政府先行支付全部價款,經一個生產周期的試用如果機器人質量過關,需求企業可以選擇向政府一次性還款或者按揭還款的方式來支付貨款;如果機器人質量不過關,則需企業憑鑒定報告向供給企業退貨,政府按利息收回貨款,損失由供給企業自行承擔。在試銷的過程中,供給方可根據需求方要求對機器人進一步改進以適應生產,不僅給了供給方一個基于國家信用推廣產品的機會,更加強了供需雙方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產業進一步發展。[項目基金:長春理工大學青年科學基金]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