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問題凸顯,“社區養老”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研究。對于醫學生來說,參加社區養老志愿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對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活動的長效機制構建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醫學生;社區養老;志愿服務;機制
據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2014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已達2.12億,2020年將增至2.6億。如此龐大的老年人口和老齡化速度的加快,給我國的養老事業帶來了巨大壓力。為此,國家民政部推出了“社區居家養老”計劃,積極動員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但是,在社區養老服務的實踐過程中,志愿服務機制尚未廣泛建立,志愿服務能力明顯不足。志愿者數量不足且缺乏穩定的來源成為了制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開展的瓶頸,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遠不能滿足社會和老年人的需要。
一、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的意義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問題凸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社區養老”的問題。作為醫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根據所學專業進行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區養老志愿服務,對于鞏固專業知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醫學生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社區養老志愿服務具有比較大的優勢。作為高學歷的特殊群體,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有利于鍛煉醫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積極搭建養老服務校地合作平臺,可以進一步地促成高校與社區的有效對接,為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營造良好的氛圍。
2、有利于激發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的意愿和熱情。在構建長效機制的過程中,通過身邊真實事例和人物來感染和影響學生,大力挖掘和表彰敬老愛老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有利于激發大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的意愿和熱情。
3、可以豐富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內容和形式。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也指出要把志愿精神作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建立健全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長效機制,有利于推進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4、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的素質和能力。通過構建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可以引導和幫助志愿者在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質和服務水平。
二、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的機制構建
雖然,我國大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形成了許多有特色、可持續的品牌,如“千班團支部服務孤老”、“模擬家庭”等。但是,我國大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也存在諸多問題,如,服務缺乏長期性和持續性,節日志愿服務出現扎堆現象等。因此,積極構建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長效機制,積極鼓勵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是當前克服當前社區養老志愿服務人員缺乏的有效方式,是預防、控制疾病,保障及促進社區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方式。
1、加強醫學生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形成相對穩定的志愿服務隊伍。醫學生具有較高學歷,具有一定的醫學專業素質和奉獻精神,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具有明顯的專業優勢,醫學生也有責任擔負弘揚繼承尊老愛老傳統美德的重任。因此,為加強醫學生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可以建立醫學生志愿者個人檔案,加強對志愿者的管理。可以為志愿者制作《志愿者服務手冊》,記錄每位志愿者的服務情況,如,每次的幫助對象、服務時間、服務質量、意見反饋等,在服務對象接受服務后簽字確認服務質量,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提高志愿服務的質量。
2、改進和完善志愿服務培訓機制,培養高素質社區養老服務志愿者。一是設置志愿服務選修課,提高醫學生社區養老志愿服務的能力。醫學院校可以開設諸如社區養老服務、全科醫學常識等社會實踐課程,將學生在社區提供養老志愿服務作為該項課程的內容。二是加強醫學生的醫療技能和方法的指導。通過培訓使志愿者基本掌握全科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對社區常見疾病和健康問題的能力。三是根據志愿服務隊每周末服務的反饋情況,有目的地對志愿者進行培訓,使醫療志愿活動能夠高效進行。
3、健全激勵制度,充分調動志愿者服務的積極性。醫學院校和社區應積極制定激勵制度,從榮譽激勵到物質激勵,激發醫學生志愿者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和熱情。增強他們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積極創新服務形式,著力打造品牌項目。如面向參與養老服務的學生設置專項獎勵,包括精神上的思想道德獎以及物質上的各種獎金;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積極參加社區養老服務,以服務時數換取各項獎、助學金;對參與社區養老服務表現優秀的學生優先推薦入黨、就業等。
4、豐富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和形式。醫學生在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對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進行分析。比如:在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可以拓展老年人健康領域的相關服務,如簡單的健康檢查、常見健康問題處置、健康知識宣傳等;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方面,應該更加關注老年人特別是空巢老人、獨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認識和化解老年人的心理問題。結合醫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協助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做好老年人的服務工作。如,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功能康復、健康檔案建立、急救技能培訓等。定期向社區居民普及醫學知識,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基金項目:2015年度贛州市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醫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構建研究”(課題編號:15371)
【參考文獻】
[1] 程 騫. 志愿者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長效機制構建——以河北大學關老志愿服務為例[J]. 商業文化(下半月), 2011(05): 248.
[2] 彭曉娜. 大學生參與社區養老志愿服務問題研究—— 一個文獻綜述[J]. 中國市場, 2015(10): 207-208.
[3] 魏彤儒, 郭牧琦. 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構建路徑探究[J].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12(02): 59-64.
【作者簡介】
謝清平(1979—),男,江西瑞金人,贛南醫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學歷,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