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作為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名檔案是進行地名管理、推行地名標準化、開展地名研究的基礎;是地名管理的科學依據和提高地名工作效率的必要條件。地名檔案也是相關學科科研工作的重要資料和國家建設及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資料,還能為國家維護領土完整、外交及國防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據。隨著各地行政區劃的不斷調整和地名工作的蓬勃發展,地名檔案工作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地名檔案工作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機構人員配置不合理
隨著幾次大規模機構改革和人員調整,原本各省市縣已建立的各級地名檔案管理機構,除保留了部分省級地名檔案館(室)以外,市級館(室)已很少,縣一級的專設機構已完全消失。大多數市縣既無地名檔案管理機構,也沒有指定專職檔案人員。這部分地區有相當一部分珍貴的地名檔案資料散存于各個基層部門,它們不但沒有得到合理保管,更談不上有效地利用,如不盡快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勢必會造成檔案資源的損毀和流失。
2 ?經費不足設施落后
據調查統計,95%以上的單位沒有將地名檔案管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嚴重制約著地名檔案工作的正常開展。也造成了多數單位的檔案保管條件較差,沒有專用庫房,缺乏專用設備,各類裝具破舊不堪,檔案存放雜亂無章。很多單位至今仍在使用上世紀八十年代遺留下來的木質櫥柜,甚至有的用袋裝、用繩捆,檔案隨處堆放。檔案丟失散失、受潮霉變、蟲蛀損壞等現象時有發生。極度落后的保管條件,時刻威脅著地名檔案資料的完整與安全。
3 ?人員素質能力待提高
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強,工作能力有待提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現有人員結構比例嚴重失調。例如,某省地名檔案館現有工作人員31人,其中行政管理19人、工勤8人,檔案專業技術人員僅4人。一個專業檔案管理部門只有區區幾個專業技術人員,其整體業務素質當然無從談起。第二,存在大量無證上崗的兼職檔案員。這些人員不具備檔案專業知識和地名知識,沒有經過相關業務培訓,而且其主要精力在其他工作上,根本無法保證地名檔案管理水平,更談不上檔案人員素質和開展檔案工作了。第三,在職學習與業務培訓不夠。由于上級管理部門未能認識到提高地名檔案人員素質的重要性,因而忽視檔案人員的學習與培訓。加之多數地名檔案工作者滿足現狀,缺乏創新,不愿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提高,素質能力較低。
4 ?管理機制嚴重滯后
一是規章制度不完善。大部分地名檔案館(室)在建章立制上嚴重缺失,沒有形成系統的檔案收集、整理、歸檔、鑒定、保管、編研、利用等制度,也沒有檔案工作發展規劃、規范、崗位職責等規章制度。二是檔案管理不規范。由于缺乏科學規范管理,不但導致檔案門類不全,載體單一,內容單調,甚至出現某方面地名檔案斷檔的嚴重失誤,而且很多單位檔案分類、編目等混亂,保管技術水平低下,嚴重影響檔案的壽命。三是開發利用不到位。據統計,絕大多數地名檔案館(室)在檔案的開發利用上幾乎沒有作為。工作人員“死腦筋”,固守一堆“死檔案”。很多單位沒有檢索工具,沒有檔案編研,沒有開放檔案,沒有開展查詢、借閱等服務利用工作,“死檔案”沒有轉化為“活信息”,檔案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利用。
以上問題如不盡早解決,無論是對主管部門的各項工作,還是對國家的檔案事業,都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要改變這種不合理現狀,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增強檔案意識,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地名檔案管理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樹立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做好服務工作,及時準確地為上級部門和相關部門提供檔案信息資源,加強地名檔案重要性的宣傳工作,逐步增強各部門檔案意識,提升地名檔案工作的影響力,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在人員、經費方面獲得支持。
二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積極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質量;加強專業培訓、繼續教育,及時更新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注重行業交流與學習,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是提高創新意識,做好地名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完善檔案管理機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大力豐富館藏,依法開放檔案信息資源,滿足社會需要;利用現代化技術,提高檔案的開發利用水平,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要求;加強檔案編研,提高檔案資料的針對性和實用價值,滿足利用者的不同需求。
(作者單位:河南省地名檔案室 ?來稿日期:2015-06-17)